唯书阁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130章 内阁成立

第130章 内阁成立


朱雄英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走到朱元璋的身边,小心翼翼的帮朱元璋开始按摩着肩膀。

  朱元璋也默契的没有开口,静静的享受着这段和谐的时光。

  “你这手艺,生疏的很,和你皇祖母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听着朱元璋的吐槽,朱雄英笑了笑:“孙儿的手艺怎么和皇祖母比呢?皇爷爷,自从您取消了宰相制后,所有的政务都由您一个人处理,这哪忙的过来啊?”

  朱元璋苦笑一声,有些无奈的道:“那能怎么办?难道恢复宰相制?如果再出一个胡惟庸呢?宰相的权柄太重,统领百官,咱是绝对不会再立一个宰相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雄英自然知道相权过重会威胁到皇权的地位,所以他从来没想过要恢复宰相制,他所想的是现代的很多国家都还在采用的内阁制。

  “皇爷爷,孙儿有个主意,既能分担皇爷爷的压力,也不会造成相权过重的情况。”

  听到自己的孙儿又有想法了,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致,毕竟自己的大孙儿每次有想法,都能给自己带来很多惊喜。

  “哦?你有什么想法?和咱说说。”

  朱雄英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细细的说道:“皇爷爷,孙儿认为朝廷之上可以组建内阁,内阁由多人组成,彼此配合的同时也能互相牵制,主要的职责就是帮助皇爷爷处理政务,每天朝廷收到那么多份的奏章,小事就通过阁臣之间协调处理,大事内阁无法决断的,也要给出自己的意见作为参考,这样皇爷爷每天要处理的奏折就减少了一大半,剩下的经过内阁的梳理,条理也会清晰很多,就不用每日那么劳累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脑海中不断的考虑着内阁的可行性。

  诚如自己的大孙儿所言,如果真的组建内阁的话,不止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还加强了自己一直想要的中央集权,也不会出现宰相那般独揽大权的情况,确实可行。

  “那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入选内阁?内阁的品级应该如何制定啊?”

  因为前世内阁的人员选定就有相关的标准,朱雄英也有过了解,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虑后,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皇爷爷,孙儿认为,内阁官员的品级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好是正二品与从二品,这样与六部尚书平齐,既不会威望不足,也不会喧宾夺主,至于人员的选定嘛,必须要有出色的执政能力与管理能力,行文能力也要好,最重要的是人品才学都要上佳,例如吏部尚书凌汉,户部尚书杨思义,中书舍人刘三吾,均可以胜任。”

  朱元璋痛苦的揉了揉脑袋,这几个人确实可以胜任,但是如今兵部和礼部的尚书出缺,礼部还好,还有朱雄英顶着,但是终究也还是要挑选新的官员入主礼部的,如果再把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也调入内阁,那可是四部尚书的人选,自己去哪找这么多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朱雄英眼睛一转,也知道了皇爷爷的苦恼,不由得附在耳边,低声不知道说了什么。

  只见朱元璋的眼睛不知不觉的亮了起来,一旁伺候的朴半城则全当没看见,将已经快要燃烬的蜡烛换下,点亮了一根新的,随后悄无声息的退下。

  扬州距离南京城很近,怀揣着对家人的思念,朱标一路疾驰,已经能够隐隐看到南京城的城墙了。

  如今南京城的城门日落关闭,日出才开启。但是太子殿下已经到了城下,哪里还有人敢真的等天亮才开城门。

  只见城门缓缓开启,一人一马站在城门已经等待良久。

  朱标眼睛一亮,笑哈哈的道:“臭小子,你怎么知道你老子今天回来?”

  来人正是朱雄英,从太极宫出来后,他连东宫都没回,直勾勾的来到了城门下,就等着自己的老爹回来。

  朱雄英做出一张苦瓜脸,谄媚的笑道:“这不是想您了吗?爹,您累不累?儿子给您捏捏?您渴不渴?儿子给您倒点水。”

  朱标顿时防备的上下打量了一番自己的儿子,警惕的道:“咋了?你这是犯了啥事了?这么殷勤?你先说,省的你老子承受不住。”

  朱雄英尴尬的笑了笑,但还是义正言辞的道:“爹,您咋能这么想我?儿子是真想您了,只不过是皇爷爷有点事,让我来找您。”

  朱标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我就知道你小子没憋好屁,说吧,怎么了?”

  朱雄英便将想组建内阁的想法和自己的老爹大概讲了一下,包括第一任内阁的人选。

  朱标听了之后立马就反应了过来,脸上带着笑意的问道:“所以,现在四部尚书出缺,你想让我给你举荐几个官员,出任四部尚书?”

  朱雄英一拍大腿,笑呵呵的道:“哎,对喽,爹,您协助处理朝政多年,门生故旧那么多,谁适合什么职位,您一目了然啊,这件事除了您之外,还有谁能帮忙吗?只有您啊。”

  朱标挥手制止了自己儿子的吹捧,有些无奈的道:“行了行了,别给你爹戴高帽了,这件事不好办,先回家,在路上我再想想。”

  听了朱标这么说,朱雄英的心就放了下来,这事不好办的意思就是这事可以办。

  从城门到东宫的这一路上,父子二人都没有说话,朱标皱着眉头一直在认真的思考,而朱雄英生怕自己出声会影响到自己老爹的思考,也只能眼巴巴的等着。

  一直到东宫门口,朱标才回过神来,看着翘首以盼的朱雄英,不由得轻笑一声:“行了,看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我说几个名字,你记一下,回去斟酌斟酌,明日上朝之前,我们再商量一下。”

  朱雄英如获至宝的将所有的名字都记了下来,随后就让林朝阳,将天枢中所有人的资料都送了过来,逐字逐句的看了起来。

  在各部之中,吏部尚书的位置最为重要,吏部作为六部之首,负责选拔,推荐,任免,考核官员,如果吏部尚书的人选不能做到公平公正,以德服人的话,那整个大明的官场都会受到动荡。

  如今的吏部尚书凌汉,人称凌铁头,为人公正,处事公允,早年是监察御史出身,起初巡视太原之时,不畏强权,弹劾晋王,被朱元璋所赏识,一路晋升,直至如今的吏部尚书。

  他在朝堂中不偏不倚,一直没有参与过党争,做任何事情都是遵从自己的本心,所以朱雄英才会将他放入第一任内阁的人选中。

  朱标给出接任吏部尚书的人选是云南布政使张紞。

  张紞担任云南布政使已经十三年了,最初的云南刚刚平定,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凡是土地,贡赋,律法,政令都是由他亲自裁定,就连民间的婚丧祭扫也都制订了规章制度,虽然改变了当地的习俗,但是当地的百姓都愿意遵守,在当地的威望很高,可以这么说,没有张紞这十三年的付出,就没有如今稳定的云南,就连朱元璋都曾经夸赞他为“治行为天下第一”。

  这样的人物直接进内阁都行了,最主要的是,张紞是洪武初年太子府的属官,是铁杆的太子党。

  看到这里,朱雄英的内心不由得对自己的老爹又升起了一丝敬意,不愧是历史上地位最稳固的太子,曾经的太子府属官如今在大明的各个角落都占据着要职,怪不得皇爷爷会把这件事情交给自己的老爹来做,整个大明也找不出第二个比朱标更适合做这件事的人。

  除去吏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户部了,户部掌管着天下的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最重要的是,户部掌管着国库,如今的国库之内可是有着上亿两存银。

  如果户部尚书想要上下其手,那可真的是防不住,而且六部尚书之中,户部尚书绝对是受到诱惑最多的一位,没办法啊,朝廷的每一个部门都想要从国库里面抠银子,大明这么大,朝廷的钱再多,如果户部尚书没有能力的话,很快也就败光了,所以户部尚书的人选至关重要。

  之前的户部尚书杨思义就不用说了,洪武初年每年的财政收入就三千万两,他竟然能让整个大明有条不紊的进行,这理财的才能都不用多说了,而且就连朱雄英自己,想要筹备军备司的时候都从杨思义那里扣不出来银子,就更别提其他人了。

  其实朱雄英也明白,户部最好还是由杨思义担着,但是杨老大人已经为大明默默付出了几十年,如今已经过了古稀之年,如今大明的国库也算充盈,所以他也有意想让杨老大人歇一歇。

  朱标给出接任杨思义的人选,是户部侍郎郁新。

  这些年来杨思义的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有心无力,都是郁新在做。

  在去年的时候,郁新在大殿之上细数天下的人口土地赋税,以及地理险易情况,朝臣无不叹服,而且人品贵重,确实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https://www.weishukan.com/kan/106076/2837458.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