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我社死在浴室,周围全是消防员 > 第359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第359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平安安的一个儿时的玩伴也和她一样有着超强的信念感。

  她是教古琴的,她从小对房子就有执念。

  她小时候就和大家说,以后要住后面靠着青山,院子里有潺潺流水,能坐在廊前熏香弹琴的房子。

  小时候,平安安现实生活中见的都是鸽子笼商品房,只能看看画册上好朋友说的她向往的房子是什么样,她觉得好遥远啊。

  长大后儿时玩伴高中毕业就结婚了,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平安安时不时想起她说的她喜欢的房子。

  她们小时候是没有,但现在就常见了,不就是围湖而建的高档住宅嘛,一栋都好几千万,估计她朋友是不可能实现了。

  平安安去参加她的婚礼,去她的新房时,被惊呆了,朋友喜欢的房子,竟然具象化了。

  一般打工族结婚都是买商品房,俩人按揭一起还贷款,30层的钢筋水泥楼林里,密密麻麻的喧嚣热闹。

  但她的朋友买了个楼龄超级老的老破小,屋子里装修前特别破,同样的价格,可以按揭几倍大面积的商品房,还是崭新的,时髦的。

  只是楼后面就是山,楼旁边有一条河。

  她装修的古色古香的,门前是好几棵梧桐树,她把阳台打通出一个木地板的平台,夏日傍晚点着的熏香,只不过是熏蚊子的蚊香,那也真的很有意境。

  大家都羡慕她有想法,她说她从小就想住上这样的房子,她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住上。

  后来没住几年,她老公去了其他城市工作,她们也只好搬家了,平安安还想呢,新城市什么都好,只可惜那个房子了,  新房子肯定是钢筋水泥大高层了。

  当时她朋友买这个老破小时,价格也不便宜,但过了几年,带小院,后靠山,前有水的房子就成了稀缺资源了,几十层大高层,除了香港,都是贫民区代名词了,卖房小赚了一笔。

  她朋友去了新城,租了两三年房子才买新房。

  平安安看到她的新房,更惊呆了,有句话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的就是她家的房子。

  南向海,北纬黄金纬度,优质清水海滩,叠拼200大平层洋房,她家买的是下叠,因为是依山而建,南向是坡度三层,赠送了一个超级大的地下室,全落地采光。

  到海边只有一千米的距离,超大的海滨公园,三面环山,一年四季她们家阳台上的山景,春季的绿意,秋季的红黄,冬季的雪景,只会让所有工薪阶层叹息,自己一辈子没住过房子。

  要是知道房子价格就更得羡慕,人家怎么就能那么命好,房子和大家买的刚需商品房一个价格,一点也不贵。

  她的朋友是怎么买到的呢,她朋友是信念坚定,绝不住城市钢筋水泥,绝不挤在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市中心,就是要住从小就梦想的房子。

  然后公婆爸妈,七大姑八大姨,同事邻居,都劝她赶紧买房吧。越来越涨,再不买就买不起了,租房干什么呢,这钱还贷款不好吗?

  但她从不动摇,坚定的说她一定要买到她喜欢的房子,别人问她老公,你媳妇到底要买什么样的房子。

  她老公说,她想买的房子,得先换老公,他肯定是买不起。

  但就是这样,她朋友举着地图,把整个城市好的地理位置,有山有水的区域都研究到细化到每条街的每个门牌号了。

  好地段肯定是稀缺,可丁可卯的都早就被开发了,以她的要求,所有人都觉得是痴心妄想,

  她还同时关注城市规划局的地块规划情况,就这样,用了两三年时间。

  她淘到了,当时她房子的地块一在规划局显示地块规划用途时,她就已经准备想买了,只有预售图纸时,就付款了。

  等大家都知道时,因为卖的好,早就抬价几倍的售空了。

  她老公都不吱声了,不用换老公,竟然真让她买到了。

  当平安安去看她,跟她走在超大的海边公园,海风徐徐,没有几个人,就像私家公园时。

  平安安也哇哇的对着大海喊着:“我也要住这样的大房子,超级无敌好的大房子。”

  可能别人又说是她用功了,努力的结果,难道别人不努力吗,为什么没得到。

  南向海,黄金纬度,几乎不可能再有新地块,她家周边可都被黄埔地产买下了,李嘉诚的,这老人家最有名的一句话不就是不动产要看地段,地段,地段吗。

  但就是在她要买房的时候,被她发现了,原来是一个渔业小公司那么指甲盖一丁点大的地块,突然就要盖几套房子。

  因为被黄埔地产围着,最开始小渔业公司预期很低,所以预售价超级低,但没想到瞬间售空,资金充足,即便是小地产,盖的质量也非常好还速度快。

  之后大家都羡慕,也想买这样类型的,翻遍地图,刷新规划局网页直冒烟,也再遇不到了。

  难道不是高维度空间接收到了强烈的信号让她在不可能中还是实现了愿望吗。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绝对是真理。

  有的人为什么也想了,但却实现不了,觉得这个不灵呢,那是因为方法没用对。

  就像去寺庙求神拜佛,有人非常虔诚,有人不信,非常虔诚的,肯定是因为人家受益了,得到了益处。所以才越来越虔诚。不信的,是确实没捞到好处。

  就像信因果的人,大多数都是五十岁以上的特别信,极个别的,很有悟性的,也是二十多岁就开始信,小孩子没有信因果的。

  中老年人信,那是因为,人生经历几十年,已经尝到了自己的因果,不得不信。

  小孩子和年轻人,还没经历过什么,没体验过因果,所以都不信。

  平安安在七八岁时,就听无数的年长的人都说过一句话,一切都是命,而且语气中,都透着无奈和悲凉。

  就没有一个像吃到好吃的糖,一脸喜气的说:“这命太好了!”


  (https://www.weishukan.com/kan/107080/2837230.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