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尼山圣境
云丞三人如拨云见日般,心中的阴霾顿时消散。他们沿着蜿蜒的山道,脚步坚定,逐步向半山腰的菁我书院前进。山路崎岖,但似乎在他们的决心和期待下变得平坦顺畅。
不久,前方山道两旁现身两名儒院的学子,他们身姿挺拔,气质儒雅,宛如两座静立的山石,守护着通往书院的道路。
云丞三人走到他们面前,抱拳施礼,表示对儒学的敬意和对学子的尊重。
在两名儒院弟子热情的引领下,他们穿过葱郁的竹林,踏过清澈的小溪,最终抵达一处山谷。
在这片仙境之间,灵气四溢,浓郁得仿佛实质化,化作一层缥缈的薄雾,轻轻覆盖在地面上,如同轻纱拂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雅致。
踏入这片神奇的谷地,中央耸立着一座宏伟壮丽的儒院建筑,古朴庄严,岁月在其身上留下无数印记,却不减其风采。
这座儒院宛如一位智者,静静地守候在这片天地之间,以其沉稳的身姿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吸引着寻求知识与智慧的人们纷至沓来。
建筑周围绿树成荫,花香袭人,掩映在山林之中,与天地融为一体。
站在这里,仿佛可以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和儒学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生出一种清净幽雅之感,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远离尘嚣,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洗涤。
三人来到门前,只见大门匾额上写着“尼山圣境”四个大字。
云丞心头一震,尼山圣境他是知道的,穿越来之前,他还曾到过尼山圣境旅游,参拜过孔庙。不知道这里的尼山圣境,和记忆中的尼山圣境有什么不同。
“这里不是儒院吗?为何叫做尼山圣境?”云丞疑惑地问道。
明心摇摇头,表示不理解。
李少卿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份敬畏与神秘:“传说中,孔子之父母在尼丘之上祈祷得子,这才有了我们敬仰的孔圣人。我猜想,儒院之所以更名为尼山圣境,很可能与这个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话音刚落,一位儒院的学子恰巧经过,听到他们的对话,接口道:“这位学弟所说非虚,但也有所遗漏。儒院之所以被更名为尼山圣境,的确与尼丘有关,但这里并非真正的尼山。真正的原因,与儒院内供奉的孔子圣像息息相关。”
云丞心中好奇愈发浓烈,拱手施礼,恭敬地问道:“还请师兄不吝赐教,愿闻其详。”
那位儒院学子,自称陈国瑞,他笑容可掬地解释道:“其实,尼山圣境之名并非书院的秘密,只是少有人愿意主动提及。”
“既然你们对此感兴趣,我便为你们详细说说。尼山圣境之所以得名,并非仅因殿堂之内供奉的孔子雕像多次显灵,震动不止。”
“更因传说中是在古早的春秋战国年间,儒家学问逐渐兴盛,孔子的教诲更是传播四海,为了向孔子致敬,菁我书院派人上书朝廷,希望以尼山的灵性命名儒院,而当时正值国家繁荣昌盛之际,朝廷恩准了此请求,于是,儒院便更名为尼山圣境。”
“这在整个大夏国,只有我菁我书院的儒院能够叫做尼山圣境!”
陈国瑞的言辞之间充满了对儒院的自豪和对孔子的敬仰,三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与孔子一同传道授业,共享那无边的才气。
“原来如此,多谢陈师兄解惑。”三人齐齐施礼道。
陈国瑞谦逊地还礼,温文尔雅地笑道:“三位师弟初来乍到,面孔陌生,想必就是那今年文试金榜题名的新秀吧。我在菁我书院已浸淫三载,对于书院的一草一木都颇为熟悉,若是有任何不明之处,尽可来找我哦。”
云丞闻言,脸上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般灿烂:“陈师兄此言甚合我意,我代表我兄弟三人向你表示由衷的谢意!”
“诸位师弟客气了。”陈国瑞谦逊地摆手,语气温和:“我并无什么要紧之事,就由我引领诸位进入书院吧。”他转身,步态从容地向前走去,袍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
云丞紧随其后,忍不住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陈国瑞。
只见陈国瑞身高七尺,身材修长如青松矗立,面如冠玉,眼神深邃如星辰,即便同样穿着儒院长袍,也难以掩盖他身上的贵气,这显然是一位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子弟。
在陈国瑞的引领下,他们四人渐渐深入书院。
突然,陈国瑞悠然地转过头来,微笑着望向明心三人,宛如春风拂面般地说道:“我看三位师弟,气宇轩昂,宛如云端之上的仙鹤,令人敬仰。不知在金榜之上排名几何啊?”
明心闻言,心中正愁无法开口搭话,此刻却如逢甘露,他自信地笑道:“这位乃是我的大哥云丞,正是金榜榜首的状元郎!而这位,则是我二哥李少卿,位列金榜之次席!”
陈国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惊之色,他目光在云丞与李少卿之间流转,仿佛在确认明心所言非虚。云丞与李少卿的谦逊与沉稳,更是让他确信无疑。
明心见陈国瑞的反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之情。他拍了拍胸脯,笑着说道:“小弟明心,虽不及二位兄长,却也在金榜之上摘得了第三名的桂冠。”
陈国瑞心中一震,连忙拱手施礼道:“原来是金榜前三甲,失敬失敬!看来今年能否引得圣像震动,降下无边才气,就看你们兄弟三人了。”
说着,他似乎陷入回忆。慢慢地说道:“记得上一次引起圣像震动是在三年前,是同我一同进入书院的苏逾尘!”
“真的是他?”云丞一听苏逾尘的名字,心中一沉。他之前便听明心说过,苏逾尘曾引起圣像震动,降下才气。
“怎么?云师弟认识他?”李国瑞见状,问道:“我听说他后来进入了道院,不知现在如何?”
云丞道:“我与他并不相熟,只是在姑苏城听过他的名号罢了。”他并不想让太多人知晓自己与苏家的纠葛,敷衍的答道。
(https://www.weishukan.com/kan/108590/2837568.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