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李菁岚接触朝政
李菁岚刚说出转运和兑运这句话后,脸色微变。
这和她的人设不符啊。
她的人设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后宅女子,不应该懂朝廷的政务。
但陆伯舟和周进都被李菁岚的这句支运和兑运给吸引住了。
没往深层考虑。
陆伯舟忙问:“转运我知道,这个兑运是怎么说的?”
转运法也叫支运法,就是产粮区的老百姓把粮食运到淮安,然后漕兵们再把物资转运到徐州,再由徐州往其他地方运,直到目的地。
老百姓没有运输能力,只能是一个村子或者一个镇派多少百姓运粮食,耗时耗力不说,路上人吃马嚼的,损耗甚大。
实际上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朝廷有确定,凡是参与粮食运输的百姓可以免交粮税。
如果交了粮税的百姓可以不参与运粮。
但不管是交粮税还是参与运粮,对老百姓来讲都是负担。
百姓一年到头都耽误在运粮的路上,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李菁岚组织了一下语言:“我想着,既然百姓们要往淮安大仓运粮,不如把粮食运至附近的卫所或者运至参与运粮的衙门。”
“百姓们只管把粮运到卫所和衙门就不必再管剩余的事,由官方组织进行运输。”
“夫君和周大哥都是懂农时耕作的,运粮的时候正好是农忙时节。这个时候去运粮,很影响农时。”
“还有一点呢,就是漕船。漕船在运转时,需要空着船先去淮安等着。由淮安大仓分派拉粮。”
“如果漕船在本地装上粮食,然后由官府或者卫所统一调度,可以直接由本地前往京师。”
“这样的话,不需要空船去淮安……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陆伯舟和周进对视一眼,发现对方的眼睛都亮了。
然后两人都没有说话,在消化李菁岚的话。
实际上,不管是转运还是兑运,李菁岚都是只知道个大概。
她毕竟没有亲自治理过国家,只是处在纸上谈兵阶段。
她所说的兑运法,实际上是前世周进提出来的。
周进首先出声:“一会我写个条陈出来。”
“我也写一份条陈,然后我们互相印证一下。”陆伯舟也说道。
这种运输大事,不是说提个建议就立刻全国施行了。
那才叫祸国殃民。
提出建议后需要实地考察,然后再结合当地的事务围绕着这个建议开展全局统筹。
结合漕运的运力,还要参考各州县的产粮,这个州县有多少漕船,能调多少漕兵。
要不然你装几船粮食,我装几船粮食,大家互相都不知道。
全局统筹后才可以慢慢施行。
还得先试点,由点到面,然后慢慢铺向全国。
有很多政策初衷是好的,就是因为一拍脑袋去实施,这个政策反而变成了祸国殃国的政策,不仅害苦百姓反而会害苦朝廷。
接下来,陆伯舟和周进都在想事情,连筷子都不动了。
李菁岚看到两人不动筷子,干脆让他们出去写东西去。
周进没回自己家。
直接住在陆伯舟的书房里,两人一人占据一个书桌开始奋笔疾书。
这一写,直写到高大喜过来喊他们。
“殿下,周编修,该去早朝了。”高大喜送来两份早饭。
两人快速吃了早饭,又整理了仪容。
这才去早朝。
早朝开始的时候,李菁岚才起床。
夜里给小潞王喂了两次奶,李菁岚也是困得很。
吃完早饭,她把赵正义和卢升喊过来。
听到让他们一起去淮安打听事情,赵正义浑身激动。
自从高大喜来了后,他和卢升就无所事事。
高大喜是个京城百事通,对官员很熟悉。
而且又熟知宫中礼节。
有高大喜在,赵正义有种被边缘化、他已无用的感觉。
这会听到李菁岚要用他和卢升,怎能不激动?
“我们一定帮王妃把事办好。”
李菁岚轻声叮嘱着两人,“你们去淮安那边打着替王府开拓商路的幌子,比如罐头类的农产品,海上的海鲜,你们都可以打听一下,如果遇到咱们家合适的商路也可以做。但不能欺压百姓,也不能抢小商小贩的生意。”
两人用心听了。
李菁岚又说道:“你们出去后家里的事不能停下。虽然咱们陆记罐头店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百两银子,却是溪水村所有村民来钱的路子。”
“店铺和商路还是得好好经营的。”
“就让你们的孩子负责这些事吧。”李菁岚笑着道。
两人就更加激动了。
从李菁岚这里出去,两人又商量了好半天,准备拿出十二万分的精力去做这件事情。
“不仅要把该打听的事情打听到,还得替王府开拓一条新的商路。”
赵正义如此说道。
卢升连连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两人紧锣密鼓的做准备。
既然是明着去淮安,就不能轻装简从。
而是正正经经的带着家丁下人一起出门。
越是这样,越是不引人怀疑。
两个王府的管家悄悄跑到外地,那才叫有问题。
两人也把杨老实给带上。
说不定江南那边有什么新肥料或者上好的种子呢。
几天后,赵正义和卢升准备出发了。
走之前,李菁岚问杨老实,“家里有什么事吗?”
杨老实摇头:“没啥大事,古先生收了个养子。”
逃难来的苑二病了足足小半个月,现在才慢慢好。
苑二对古先生很感激,愿意拜古先生为干爹,替古先生夫妻养老送终。
古先生喝了苑二的茶,杨老实就把苑二当成自己人了。
听到古先生有人养老,李菁岚也挺开心。
“那个苑二是哪里的人?老实不老实?”李菁岚问。
杨老实回答:“河南人,倒是读过书,可惜脸上有道伤疤。人还是挺老实的,挺勤快。古先生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李菁岚没多想,微微颌首,“那就好。”
赵正义他们走后没多久,袁来求见。
听完袁来的话,李菁岚的表情微变:“尸首?”
“是,小人手底下有些黑道的路子。昨天道上的人和我说发现了尸首。”
“找人确认了一下,这些人就是前些日子冒充大理寺追捕韦彦的人。不知为什么突然横尸路边。”
李菁岚微敛双目。
韦彦派个小内侍给他们送完包袱后消失。
家人也跟着失踪。
然后有人冒充大理寺在追捕韦彦。
现在冒充的人也被杀了。
“找到韦彦!”李菁岚说道。
一切的根源都在韦彦身上。
只有找到韦彦才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
“妙啊!”
这时,皇帝看到了陆伯舟联名周进送上来的条陈。
不禁拍了桌子。
“请王阁老过来!”皇帝把条陈看了好几遍,让刘全去文渊阁叫人。
时任户部尚书的王阁老接到刘全的消息不敢怠慢,立刻进了宫。
看完条陈,王阁老也是眼睛一亮。
“陛下,此法甚妙。如果能让漕船就地装粮运转全国,能省不少人力物力亦能省不少银子。”
儿子的条陈被人夸奖,皇帝就跟大夏天吃个冰块一样开心。
他哈哈大笑:“阁老莫要夸他了,他还年轻懂得甚么?条陈写得虽好实施起来却很难,那么多州县和漕运需要调度运转统筹,哪是一份条陈能写得清楚的。”
话虽这么说,皇帝脸上的得意之色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
王阁老趁热打铁:“不如让沛王殿下负责此事?”
皇帝那天早朝时突然喊陆伯舟的名字问他漕运,实际上就有此意。
闻言颌首。
陆伯舟不建功立业,群臣们不服。
漕运正好是一个很好的撕开口。
有了功劳,才好往下进行。
皇帝微微一笑:“唤沛王入殿。”
(https://www.weishukan.com/kan/109034/2837388.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