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转发博客
推荐阅读:向神明许个愿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穿越成反派炮灰,我被迫征战沙场 误嫁豪门,她闪婚了顶头上司 我仙门弟子,身边都是妖女魔女 巨物!一分钟长一厘米,只手摘星 带崽离婚后,江总每天都想扑倒我 福乐翁主 神豪:开局高考,走向人生巅峰 忧斩笔录
秋来暑去,适宜外出游玩,戊子年虽然光景不好,良辰美景仍不可辜负,苏州街巷上,又满是过来打卡的游人骚客。
刚看到篇游记《一入秋,苏州就成了姑苏》,题目应该仿自《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点进去,果然红枫黄杏,朱阁绮户,曲水流觞,园深叠墅,加上羊糕鱼羹,肥蟹醇酒,一派烟花十里,红妆似锦的天堂景象。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多少物是人非,沧桑变幻,可世人对苏州城的印象,依然停留在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推城及人,风流城出风流子,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惹得佳人芳心可可,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只因生在姑苏,这里的男子就有了浮华轻薄的恶名。曾有北方少女对我说,不敢和苏州男孩子谈恋爱,因为他们太容易进入一段恋情,又太容易离开。
当时陪在她身边的苏州男孩,脸憋得通红,满眼的不服,却不知如何辩驳。标签害人,况且这标签一贴千年,又不断有夫差、唐寅等人的风流韵事做背书。以讹传讹,也难怪外地人对唇红齿白的苏州少年没有安全感。
难道苏州真是一座绚丽又轻薄的城?
其实,只要在苏州多逗留几日,把眼睛从被滤镜加持得苍翠欲滴的照片中移开,然后步出淡妆浓抹得不似人间的景区,你会发现另一个苏州。
园区新区繁华又无聊,与其他大城市几无差别。这里的秋裤不会比京师的裤衩更体面;中南中心也不会比五羊城那个小蛮腰更妖娆;李公堤的菜色,放在朋友圈里,看起来不会比魔都外滩的更亮眼;圆融广场的姑娘,不会比芙蓉城太古里的,更弹眼落睛;金鸡湖 路上行人的步伐,也不会比香江弥敦道赶路人更快速。
但这里是苏州的另一个维度。苏州早已不仅仅是个静谧和缓的水乡古城。这里的节奏,这里的压力,这里的变幻,这里的发展,仅次于近邻上海,工业产值,甚至已经超过。
但古典和繁华依然不是苏州的全部。
苏州能在小桥流水和高楼大厦之间游刃有余的底蕴,在于文化。有百年大学的城市不少,可有百年历史的小学和中学的,恐怕就不多了。叶圣陶、杨绛等人的母校,依然在培养着莘莘学子,让孩子从小就能触摸到苏州文化的雅致与厚重。文脉不断,老苏州的巧思与精工,让新文化、新经济有了有力的依托。而吴侬软语口口相传,又让传统道德和规矩,代代流传。让人不至于在快速发展中迷失。
吴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让苏州有了儒雅大气的的底子,使它有能力包容消化各种外来文化。在这里,拜城隍的和信上帝的,可以排同一条队伍喝桂花糖粥;听评弹的和听歌剧的,可以在同一间网红店大快朵颐;喝咖啡的和吃大蒜的,可以在同一个team共同推进一个项目;西装革履和夹克便鞋,可以在同一个包厢把酒言欢。这里没有上只角和下只角的割裂,没有内环和外环的天堑,也没有中环和深水埗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只有来者皆是客的尊重和包容。
但苏州又不是万花筒,变色龙,他会在万紫千红,喧嚣热闹中,不声不响地坚持自己的底色。
苏州人贝聿铭知道那底色是什么。并在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苏博不张扬,不宏大,不奇诡,只是不显山不露水地隐身在一片粉墙黛瓦中。在某个夕阳西下的黄昏,蓦然回首,那简约又律动的风格,优雅又利落的线条,还有那精心调配出的灰白,美得让人无法自拔。是的,只有苏州能调配出那种灰白,晴朗时淡雅,润湿后肃穆,春光里明媚,秋风里沉静。
只一片灰白,几根线条,就胜却无数姹紫嫣红,雕梁画柱。在市井中波澜不惊,却又在无声中惊雷,惊艳懂它的人。
这才是真正姑苏城。
看到过很多篇写苏州的文章,五光十色,却抓不住重点。于是就动笔写写我心里的苏州城。文字风格不像是我的,有点像zf笔杆子写出来的。我是不是该去宣传bu 要点稿费呀?
夹带点私货,朋友在仓街有几间店铺出租,一共三百多个平方,位置不错,沿街邻水,粉墙黛瓦,交通便利,可以做很多业态。有兴趣私信。
柏林金熊电影《肉与灵》开片,有一场屠宰场的流水账,一头头茫然的牛走进特制的牛栏,被电击晕,无知无觉中,被一刀断头,然后,被流水线分割成牛腩,牛排,牛肩、牛腿……还被分为若干等级,最后被一口吞下。
男主问一个前来应聘的小伙子:“你会为在屠宰场发生的事感到遗憾吗?”
小伙子若无其事地耸耸肩。
“你应该感到遗憾,否则你会崩溃的。”男主说。
小时候,家附近有个屠宰场,大孩子常去看杀牛,他们告诉我,牛在上屠宰场前,会默默流泪。
我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我才不要吃会流泪的牛。
为了能心安理得的吃牛肉,我从没去看过杀牛。
现在无所谓了,因为在现代文明让牛连泪都来不及流,就被分解了。
殊不知,一头生灵和一堆牛肉,差别就在那几滴泪。有时候,文明不过是掩耳盗铃,买椟还珠的把戏。
我们的文明发展太快,快到别说灵魂,连身体都赶不上了。所以屠宰场的人事经理为了能应付他那欲望十足的老婆,不得不偷厂里给牛配种准备的春药。
灵魂在现实生活中更是无处安放,于是男女主人公只好在梦中化身为一对恩爱的鹿,徜徉在冬日的山林池塘。
要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原来他们一直在做同一个梦。身体有残疾的男主,和有社交障碍的女主,就错过了。
“在千山万水人海相遇 ,喔 ,原来你也在这里。”没经历过灵魂的焦灼、挣扎和找寻,听不出这句歌词的分量。
即使有幸找到又如何?“为什么我用尽全身力气 ,却换来半生回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多少痴情,只能化作流泪明珠,生烟暖玉。
无意苦相思,一任群芳妒,多少人心受不了相思的煎熬,被零落成泥辗作尘,只留一瓣心香供凭吊。
为什么有情人终不成眷属?
有个黄段子,说男人为什么喜欢少妇,因为少妇懂的配合,一压肩膀,她就矮下身子,一拍屁股,她就换个姿势。
我们连身体都懒得磨合,遑论灵魂。
可两个独立的灵魂不经一番洗练琢磨,如何能合二为一?
而黯然销魂,唯别而已矣。
清楚灵魂煎熬滋味的老男人放弃过,找来老情人,想李代桃僵,聊解相思。
可到底意难平!
这世间有太多年纪不大,却已凋零萎缩的女人,和茫然放荡的男人。
不是有意放任“花自飘零水自流”,只是灵魂找不到可以皈依的去处。
世事洞明的老男人总能找到不伤颜面,全身而退的方式,小女孩不能。
一首情歌,一下轻抚,就打开了封闭已久的情感闸门。爱可发不可收,得不到回应,小女孩就放着离歌,赤身躺在浴缸里,割了动脉。
有些人,会有几首不忍卒听的歌,几处不愿踏足的地方,几个永不会联络却永不会删除的号码。
他们一部分灵魂就留在了那里。
他们是幸还是不幸?
导演是个温和的女人,她不希望美如天使的女主就那么香消玉殒,她让男主在女主命悬一线的时候,终于放下了自尊,打来了电话。
本已萎靡沉沦的女主,一跃而起,在男主吞吞吐吐的恳求下,飞一般来到男主的面前。
一夜云雨,落花无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喔 ,原来你也在这里。”拯救灵魂的,只能是另一个灵魂。
最近不顺,朋友推荐了部据说血淋淋,看了会让人忘记现实烦恼的电影,然后命我写观后感。
刚从吴江霓绫王氏举办的“花开见佛”,车、程画展回来。
几个月前,刚看过两位老师的画展,很喜欢车老师魅而有骨,程老师厚而不滞的画风,于是,又去赏花拜佛。
画展,画展,既赏画,也要观展,佳作要配上好环境才能相得益彰。王大美女显然在布展上颇费了一番功夫。一间不大的展厅被她布置成半是书房,半是茶室,凡书笼画案,矮几蒲团,无一不精美,辅以篆香炉、佛手瓜、钧窑瓶做点缀,整个展厅清爽散淡,见之忘俗。
车程两位老师的画作在许多文玩的拱卫下,显得更是倜傥不群,文人气十足。画作尺幅都不大,都是可以拿在手上把玩细赏的小品。车老师的画大多取材于江南常见的瓜果蔬花,颇有稼轩君“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恬淡吴韵。而程老师专工佛像,厚重拙实的佛像,配上笔意大巧不工,内容却有些戏谑的提拔,杂禅俗于一味,妙趣横生。
赏完佳作,正好在楼下碰到车前子老师,先生与人们想象中吴门大儒的形象极为相符:身形消瘦,样貌清癯,言语温润。他身披缁衣,手摇一把新制的竹骨折扇,侃侃而谈,如果颏下再添几缕微须,简直就是座谈于项脊轩的震川先生再世。
与车老师聊了几句,说到他自己的作品,他说最近不喜欢大而无当的东西,更喜欢画一些小品,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体现出值得回味的生活细节,能在细微中表现出人的真性情。这句话给我启发颇深,魔鬼见于细节,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一些具体而微的东西,绘画如此,广告亦如此。
观车老师画册上四五年前的作品,笔墨更嶙峋,用色布局也更犀利,似乎胸藏块垒。如今的画作,我感觉多了许多生活情趣,更加和合圆融。
花开见佛。花静美,佛慈悲。
大美!
挺没出息的,有点事,就睡不着。索性上网找个电影看。这部电影一定要中文,这样看累了可以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节奏一定要和缓,节奏快了更兴奋;一定要稍微有点意思,不至于瞌睡虫还没来,就先不想看了;但也不能太有意思,把瞌睡虫赶跑了。找来找去,找到一本轻喜剧《驴得水》。
16年的片子,当年很红,我实在欣赏不来女主任素汐女士的长脸,所以没去看。后来看了她主演《无名之辈》,觉得这女孩演技真不错,其实男人对女演员,欣赏尺度挺宽泛的,有天使面孔,魔鬼身材,也就不考究演技了,反过来,演技动人,长什么样,也不会太计较。只是演技纯熟到让人忘了长相的女人不太多,任素汐算一个。
《驴得水》很出色的完成了使命,我在一串小黄段子的鼓舞下,看到一半,顺利睡着了。只是第二天吃过晚饭,竟然有些放不下,又接着看完了有点虐心的下半段。
故事算不得复杂,只是情节背后讲了什么,或者能勾起我什么共鸣,倒是挺费斟酌的。
民国一个乡村小学,一个脑子里满是知识分子浪漫情节的老校长,仨位各有污点,却又不无可爱之处的老师,一头冒领薪水的,叫驴得水的驴子,还有照顾驴子的校长女儿。就是前半段的主要阵容。冒领薪水也迫于无奈,乡村贫瘠,没这点费用润滑,别说学生不来上学,老师都留不住。于是校长决定,虚构了一个驴得水的老师,冒领来的薪水,供学校众人所用。
看到这我笑了,水至清则无鱼,要想做点事,不讲规矩不行,但太讲规矩也不行。在天朝做事,要翻得了筋斗云,爬得过火焰山,斗得过妖怪,也跪得下菩萨。太爱惜羽毛不成,老想着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就什么都做不了。
这个校长我喜欢。有点类似我的小说《人生如姜》里面的郑平舒,深谙经商之道,通过各种小技巧挖到了第一桶金,钱壮人胆,生出了再造一个强生的念头。只是天意弄人,一个小小的意外,就让他的医药帝国顷刻间烟消云散。还好他早把部分家产转了出去,不然就要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下场。做生意,除了菩萨心肠,霹雳手段,还要学点鸡鸣狗盗,狡兔三窟更是少不了。
几个小年轻互飙黄色段子我也喜欢,颇有点美式喜剧的范儿。后来直接开车倒是让我一惊,倒不是说这个情节不可接受----办公室恋情或者说奸情,难道还看得少吗-----我只是奇怪,这片子怎么过审的。
天朝做事,向来讲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允许你做点坏事,但你要做久了,做大了,又不小心把自己做肥了,那对不起,杀猪刀,哦不,是法网,立刻落下。
上面终于派人来查了。为了混过去,众人决定临时拉了一个过来干活的小铜匠来顶替。小铜匠没见过世面,怕惹出麻烦,坚决不从。于是,任素汐出面,“睡服”了他。
看到这,我也困了,睡了。不是“睡服”的过程不精彩,事实上,虽然碍于国情,情节一闪而逝,但表现的极具风韵,导演和女主角一看就是老司机,没生活,绝表现不出这么风情万种。
一整天,我都在想“睡服”之后,情节该如何演绎。所以饭后马上接着看。小铜匠到底单纯,为报一夕之欢,硬着头皮冒充了一个英语老师,一段蒙语版的莎士比亚,就把糊涂官员糊弄过去了----小铜匠是个蒙古汉子。
本以为雨过天晴,只是小铜匠食髓知味,竟然想把一夕之欢变成天长地久。杨笠所说的普通却自信的男人估计就是这种人把,偶然接住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就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会日日有馅饼吃。也不怪他,我要是碰到这种天上掉美女的好事,也会昏昏沉沉,生出诸多妄念吧。
任素汐在里面扮演的一曼这个角色。争议颇多,有人说她是女权象征,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有人说她是荷尔蒙的奴隶,欲望一来,什么也不顾。我倒觉得,她是个头脑简单,没能力保护自己的可怜人。有位女作家写过,我抽烟,喝酒,纹身,交很多男朋友,可我还是个好女孩。很多男孩对这段话大加讥讽甚至鞭笞,呵斥说这话的女孩又当又立。可我要说,生活中,这样的好女孩真不少。我就知道好几位身份地位不低,既有良好公众形象,又有非常精彩的私生活的女士。“睡”不是问题,怎么“睡”,“睡”谁才是。具体操作别问我,我要是知道,也不会当和尚那么久了。一曼悲剧根源就是被荷尔蒙冲昏了头脑,“睡”错了人,先“睡”了一个小人,然后“睡”了一个蠢人,生生把自己给“睡”死了。
接下来情节有点乱,官员去而复返,还带来一个傻白甜老美,这次要是能继续瞒天过海,不仅能继续冒领薪水。还能骗的傻白甜老美一万美金。只是校长的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小人胖老师追求一曼不成,又眼见她睡了一个铜匠,醋海生波,处处与一曼作对。蠢人铜匠做事不周密,被自己老婆知道,杀上了校门。铜匠自己得陇望蜀的计划破灭,没了梅开二度的机会,也使手段,弄疯了一曼。
高潮是,一曼疯了,众人又把魔手伸向了小张还没成年的女儿,傻白甜老美为了所谓的教育精神,官员和胖老师为了那一万美金,年轻男老师为了所谓的大义,都充当了凶手,逼迫小姑娘和铜匠结婚。而那位可怜的校长,聪明反被聪明误,赔了一曼,又折了女儿。
衣冠云集,却没人能救那个可怜的小姑娘。最后还是铜匠的莽媳妇,撞了进来,搅了婚礼。小人物戏弄长官,创造历史的段子,中外皆有,知识分子尤其喜欢这种段子。只是,只要有起码的历史知识,就会知道,现实世界,小人物和知识分子,都改变不了世界,更创造不了历史,。
这是个知识分子写的,给知识分子看的自娱自乐的片子,官员蛮愚,民众贪婪,读书人没血性,总想钻空子,小姑娘一根筋,总之洪洞县内无好人。唯一的亮色,就是渡尽劫波,几个小老师痴心不改,依然一心教育。
生活其实没那么黑白分明,那么脉络清楚,世界本来就是人性牵动的布朗运动,让这个无序世界不至于陷入危机的,唯有法律,还有人心的一点点善念。
(https://www.weishukan.com/kan/109390/2837467.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