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大明朱标亲舅权倾朝野 > 第11章 大明辽东招商会

第11章 大明辽东招商会


过了几天,二虎从京师回来了。

  朱元璋同意了辽东盐引开采和生产,设置【大明辽东盐都司分司】。

  收到圣旨,马政是非常开心的,朝廷这次让我开垦辽东的黑土地,并没有给银子,但是提供了种子,农具,耕牛,总比没有强。

  百官们都认为辽东东北这些地方离中原偏远,地方还冷,基本都是荒地,没有开发的价值。

  但是他们可想不到,东北的黑土地一旦成功大开发,将养活大明一半的人口。

  朱标和朱棣都想抢盐引这个生意,二人吵的不可开交。

  看到两个人打来打去,马叔也不敢说什么,问就是惹不起,人家是皇子。

  这不,马叔就匆匆忙忙把马政请来了。

  马政一脸的无奈,吵来吵去也不是办法。

  “殿下,你们再争那你们自己去干吧,到时候经营不好,朝廷怪罪下来,你们自己兜着吧。”

  朱标和朱棣一听到这话,立马老实了下来,这要是让父皇知道,不打断我的狗腿。

  朱标和气到:“马政,我和老四不是那个意思,这不是穷怕了吗,我这个储君太穷了,父皇还贼抠。”

  朱棣也是一脸不满:“大哥,你就不能让让我,你好歹还是老大,以后皇位也是你的,俺这些弟弟多挣点家产有错吗!”

  马政拉住两人的手说到:“你两个是亲兄弟,何必为了这点小事斤斤计较,赚钱的门路多了去了,谁说只有盐引了。”

  两人火热的看着马政:“真的吗,马政,那我就不参与这盐引了。”

  马政看着两人憨憨的模样,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燕王,这盐引就给太子吧,臣有的是手段挣钱。”

  朱棣立马答应了下来,朱棣知道马政说一不二,那煤球的生意谁能想出来,短短几个月就赚的盆满钵满。

  “我想先修路,建个水泥厂,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过几日由太子殿下和燕王主持这个招商会,让天下商人来给咱送银子。”

  朱标听了马政说的,就觉得不靠谱,商人逐利,投银子看不到钱,他们会同意吗!

  而且在商人看来修路是没有回报的,那都是朝廷干的事情。

  马政看着众人满脸疑惑,只能一一解释。

  “商人逐利,无可厚非。谁投钱不想赚银子,可是现在有个比银子更让他们疯狂的事情。”

  “那就是商人地位底下,大明重农抑商,如果给他们几个进国子监学习的名额,你猜他们愿不愿意投银子,他们钱赚的再多,也当不了官,只有当了官考取了功名才能流芳百世,而且就算他们进去国子监,能不能考到功名就和我们没关系了,咱这是用小鱼钓大鱼。”

  “咱修路叫马路,这马路设置收费站,商人也好,农民也好,要收取过路费,根据距离收取合理的费用,马路笔直不会颠簸,不会因为天气影响走不了,这样加大了商品和货币的流通,而且马路朝廷经营,每个路段设置驿站或者卫所,也能保护商人和百姓的安全,他们何乐而不为。”

  “修路利国利民,此乃造福大明千秋万代的万世之基业。”

  这一番话震耳欲聋,让大家无不吃惊的看着马政。

  真不知道马政这个脑子是怎么做的,修路三方都能得利,何乐而不为。

  于是朱标赶紧去写奏折,让二虎交于京师。

  马政和众人也拟定好了招商会日期,大家都知道这一次辽东的风暴将席卷整个大明。

  京师,金銮殿。

  御史大夫,念完马政的奏折之后。

  胡惟庸首先第一个站了出来义愤填膺说到:“皇上,万万不可,商人乃贱民贱籍也,自古以来商人逐利,祸国殃民,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必将祸乱朝廷和整个大明啊,国策不可改,这是大明开朝的祖训。”

  文武百官都纷纷附和到:“臣附议!”

  早就看不顺眼胡惟庸的刘伯温当然不会错过硬怼胡惟庸的机会。

  “丞相,此言谬论也。”

  “修路乃利国利民的万世基业,商人固然品性不好,但是没有商人,大明货币和商品如何能流通,国家繁荣强大,必须有工商业,因此必须有商人。所以商人对于大明繁荣富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国库空虚,商人们都富的流油,让他们出钱为大明搞建设再好不过,马路一旦建设起来,加强了各省州府商品,人员,货币流动性,而且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增值,国库每年银子收入将会大大提高。”

  “国库有了钱,国家才能正常运转,现在哪一项东西不要银子,以小利诱之,得大利,而且稳赚不赔,为何不做。”

  胡惟庸气的胡子一抖一抖的:“哼!你说的对,但是这一切皇上说的算。”

  在胡惟庸看来,刘伯温说的再好,都不如皇上一句话管用。

  朱元璋也是思索了很久,这个马政给他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小农思想的朱元璋还是穷怕了,没有钱,国库空虚我还怎么北伐打元狗,赈灾,俸禄哪一样不要钱。

  “依刘伯温所言,咱看有理,利大于弊,恩准马政的提议,给他一些国子监名额,如果这些商人子弟考不上,或者学的不好也怪不得朝廷。”

  “退朝。”

  圣旨传到辽阳城之后,众人皆是喜笑颜开。

  他们都以为文武百官和圣上都反对开国子监名额给这些商人。

  结果是圣上同意了,力排众议,为了不辜负圣上隆恩,这次一定要给朱元璋挣足面子。

  随着上个月辽东生产的煤球席卷大明,老百姓们过上了暖和的冬天。

  没想到当今圣上这么体恤百姓,让他们对大明朝未来感到希望。

  马政命人把招商会的内容告示贴出去之后,没过多久整个辽阳城,包括整个大明的商人都砸开了锅。

  大明是重农抑商的,商人的地位在大明是贱籍,衣服不能穿丝绸,只能穿和老百姓一样的衣服。

  而且还不能做官,还不能乘坐豪华马车,甚至不能考官,虽然他们很有钱,但是缺体会不到有钱的快乐。

  金陵城的一座名叫“仙客来”的酒楼,一群当地有头有脸的商人在这里欢声笑语。

  其中一个商人叫赵昆,刚从辽东回来,消息传得快,没过几天当地富商就让赵坤做东家,来讨论一下辽东招商的事情。

  赵坤红着脸,喝点十分尽兴:“你们知道这次辽东商会是谁来主持的吗?”

  一个大肚子,长耳朵叫陈洪生的商人站了起来,他是江南有名的粮商,他的发家,还是当时朱元璋争夺天下,他不要钱给朱元璋免费送军粮才发家的,朱元璋奖励了他1000亩良田,和500金,三年不收税。

  从此一路飞升,成为江南最大的粮商,他的名字江南无人不晓。

  周围的人立马安静了下来,都听听这个陈洪生知道些什么小道消息。

  陈洪生望着众人客气到:“我就不多介绍自己了,想必你们也知道俺陈洪生。”

  “据我所知,是因为辽东出现了一个比刘伯温还厉害的治国大才,此人才学横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赚钱之术更是登峰造极。”

  “你们知道这个煤球吗!就是他制作出来的,还有那个白如雪的精盐也是他搞出来的,而且卖的便宜,基本上老百姓都买的起,利国利民,不为赚钱,真乃当世奇人。”

  “想必这次招商会也是他搞出来的,我看跟着他赚钱稳赚不赔。”

  赵坤也是笑道:“兄台所言极是,恐怕你也不是想单单赚钱那么简单吧。”

  陈洪生也是不害羞的说到:“咱也就明说了,这次招商会谁投的钱最多,谁就有机会得到国子监的名额,而且朝廷配额人员有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这一句发出,酒楼所有商人都砸开了锅。

  另外一个做棉商的男子,名叫刘秀权的人也说到:“谁不知道你陈洪生家财万贯,但是俺刘某也要和你争一争,这名额也不能让你陈家全拿了去。”

  陈洪生瞪了一眼:“哼!谁怕谁,我告诉你,这次国子监名额老子势在必得,我的银子已经在路上了,告辞。”

  刘秀全也没有给陈洪生好脸色,但也是对大家客气到:“各位,咱商人地位低下,而且进入国子监读书那可真是光宗耀祖啊,还是大儒名师宋濂亲自教学国子监,而且里面还能遇到各种达官贵人和皇亲国戚,咱得子弟如果能进入国子监,必定飞黄腾达,青史留名指日可待。”

  说完也匆匆忙忙回家准备银子去了。

  商人们欣喜若狂,面红耳赤。

  “光宗耀祖,飞黄腾达,青史留名!。”那四个字不让这些人疯狂。

  “他奶奶的,这次我要把银子全部投进去,我就不信争取不到一个名额。”

  “就是就是,还是皇上下的圣旨,太子和燕王主持招商会,肯定绝对公平竞争。”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我先回家准备银子了,再不去就晚啦。”

  今天酒楼的事情,消息传的飞快,整个京师的达官贵人全部砸开了锅。


  (https://www.weishukan.com/kan/109642/2837577.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