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姜先生是谁?
推荐阅读:浴火莲心 世代英魂 诸位艰难求生我躺着狂暴刷 大佬重生后不要太偏执 Hello,执行官 销冠重生九零年代小县城 综影视:多面攻略被娇宠 冲喜守活寡?我嫁残王后宠冠京城 香江第一名媛,我能看到别人气运 娇软女配穿年代文
小伙子名字叫做李兴华,父亲是省部大员,爷爷是硕果仅存的几位国之柱石之一。
十来年前,爷爷就退居二线了,但近几年,因为爷爷有些特殊的本事,所以又被启用,负责组建749局和507所,前者是用科学来研究和阐释超自然现象,后者则是负责处理各地开始涌现的超自然事件。
李兴华毕业后,就被爷爷拉过去充当劳动力,负责所里的一些行政工作,因此知道爷爷正在满世界寻找当初的一些“老朋友”。
这些“老朋友”都自称瓶山卸岭门下,去见爷爷时总会拿出一块这样的牌子,有铜的,也有银的,而这些老朋友,也总会有些特殊的本事。
有一次,李兴华还看到爷爷在书房拿着一块金色的牌子发呆,他顿时意识到,爷爷以前很可能就是那个神秘组织中的高层,甚至是首脑级别的。
他去问爷爷牌子上为什么会刻一个姜字,结果爷爷讳莫如深,又问这个神秘组织的事,爷爷还是不愿意多说。
这就激发了李兴华的好奇心,他找到了许多资料,问过了许多老人,通过推理和猜测,终于揭开了那庞大而神秘的面纱一角。
原来,在民国时期,有一个隐藏在民间的组织,叫做卸岭。
卸岭原属于盗墓四门之一,发丘、摸金、搬山、卸岭,所以卸岭是盗墓贼自发抱团组成的松散组织。
后来出现了两任中兴之主,一者陈玉楼,其统合关内绿林,扶持军阀,资助流寇,养聚势力,隐隐有争霸之心,结果突然有一天陈玉楼莫名其妙消失不见,卸岭人心惶惶,宛若天塌。
这时,有一位从海外归来的卸岭传人持大神锋迅速稳住了局面,并在瓶山设立大本营,从此,卸岭迎来了最璀璨的一次中兴。
神州的古墓巨冢,不知多少都被发掘。
更是西传南渡,满世界发展门徒。
然而,卸岭虽然从事盗墓活动,却并未一直沉沦其中。在后来的二战中,面对敌寇入关,他们大都挺身而出,后来的不少声名赫赫的将领,都出自卸岭门下。
联想到爷爷的金牌,李兴华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爷爷还有这一重身份。
原来,在那十年中,爷爷的急流勇退,退居三线,竟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再翻翻那些比较明确的卸岭出身的将领,大都遭受到了清算,不禁心有戚戚,又为爷爷的高瞻远瞩而感到庆幸。
因此上,当李兴华见到姜钟取出这铜牌的时候,下意识以为这是爷爷召集的又一个“老朋友”。
毕竟能躲过明暗哨,悄无声息的来到自家门口,还能凭空摄物,看起来就是一位奇人。
只是,爷爷的“老朋友”大多都是一些耄耋老人,像姜钟这么年轻的还真不多见。
李兴华偷偷看看姜钟。
想来是那位“老朋友”的后人吧。
姜钟指尖萦绕着一缕常人不可见的莹润白芒,游动片刻后,便化作星星点点,重新钻进了李兴华的眼耳口鼻之中。
此刻他已经把李兴华的所思所想看了一遍,也知道了李恪良目前并不在家。
说起来也跟胡八一他们有关系,一座将军墓,引动了考古队的前去,而在后来的发掘中,考古队发现,胡八一他们去的只是墓地的第一层,下面还有八层,其中奇奇怪怪的东西不少,很是造成了不少麻烦,甚至死了人。
然后这事就被上报给了刚组建没多久的507所,李恪良一看来了兴趣,就亲自带着一些“老朋友”去看看,就当重温当年青春风采了。
只不过当初的身份是盗墓贼,现在却是考古专家。
一来二去,身份也天差地别。
“既然恪良不在,那就不打扰了。”
姜钟从袖囊取出一颗白莹莹的珍珠,略一磋磨,一点灵光透入其中,珍珠霎时间就变得通透澈亮,熠熠生辉。
手往前轻轻一托,珍珠就自动飘飞,钻进了李兴华胸前的口袋里,“你爷爷回来后,把这东西交给他,告诉他姜先生回来了。”
李兴华一脸懵逼。
不是,我这啥都没说呢,你怎么知道我爷爷不在?
还有,姜先生……这个称呼怎么这么熟悉?
旁边顾云舟看着李兴华的表情,心中窃喜,暗道:终于有人能体会我的心情了。
这叫读心术,你就可劲琢磨吧。
师父的神通还真是出神入化啊,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学会?
顾云舟漫无目的的畅想着。
李兴华还没想明白,姜钟转身就走。
“哎,姜先生,来都来了,喝杯茶再走啊。”
他太好奇了,心里也有太多的疑问了。
这段时间奇人他见过不少,像姜钟这样的,还真是少见。
“不劳费心了。”
姜钟摆摆手,搭上顾云舟肩膀,衣衫卷动,已经消失不见。
一缕微风拂过。
李兴华眨巴眨巴眼,下巴险些掉在地上,这特么是什么东西?瞬移?纵地金光?
回头一看,见那两个士兵的表情也跟他差不多,于是板着脸道:“今儿这事儿,烂肚子里。”
“明白,明白。”士兵赶紧拍着胸膛道:“我们什么都没看见!”
见他们还算知趣,李兴华就一边念叨着“姜先生”,一边回了屋。
他无比确信,这个名字自己一定在哪里见过。
来到书房,在书架上一通摸索,连续掏出七八本古书旧典,粗略翻动后却并不如意,然而,就在他将一本书放回书架的时候,书里夹着的一张皱皱巴巴的纸片飘落。
李兴华俯身捡起,刚想要放回书里,却无意间瞥到了纸上的字,见上面似乎隐约有个“姜”字,便拿到眼前看了起来。
这貌似是谁写的摘抄,被夹在名为《民国歌谣祭词拾遗》之中,看字迹和纸张应该有年代了,上面还有一滩殷红血迹,中间有个弹孔,导致字迹有点模糊。
但李兴华还是勉强辨认了出来,这貌似是一首词,他连忙拿出纸笔,誊抄下来。
“秦皇设下炼丹灶,宋亦在此求仙道。猛洞河边筑金殿,绿林道中第一诏。
尊的是姜先生,奉的是红娘子。取的是不义财,仗的是枪和炮。”
姜先生?红娘子?
看着纸上的文字,李兴华眼睛一亮。
那个奇人就自称姜先生。
会是这里说的姜先生吗?
他有些疑惑,拿出那本《歌谣拾遗》,翻到了夹着纸的那一页,发现关于这纸的来历只有一句简略的记载。
“戊寅年,丁巳月,余部被困,粮绝,弹尽,援未至,袍泽奋而高歌,遂士气大振,破围而出。”
“笔者以为奇,故录之。”
(https://www.weishukan.com/kan/112142/2837335.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