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发财靠抢
黎明时分,一夜未眠的武沛,感觉不到一丝疲惫,反而精神很亢奋,其他人都忙着清理各种战利品,只有铁蛋和胡赤儿跟在他身边。
这个时候,聚义厅已经被清理干净,但地上的斑斑血迹,告诉人们这里曾发生过激烈战斗。
武沛悠然地在聚义厅内走着,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厅内的一切。
二道坝这个聚义厅,实际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山洞,当武沛望向洞顶的时候,一滴水滴到了他的鼻尖,顺着鼻尖又流到了他的口角,吴佩轻轻一舔,发现是咸的,他有些讶异。
突然,他脑海中闪现一个念头,就走到聚义厅的洞壁旁,把头贴在崖壁上,用舌头舔了舔裸露的岩壁,发现还是咸的。
他马上回头,问跟在身后的胡赤儿,“你知不知道你们这里的石头是咸的”。
胡赤儿毫不奇怪地回答说:“是啊,就是咸的”,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这种石头在这里多不多?”武沛有点紧张地问。
“多啊,到处都是”。胡赤儿答道。
“发了,发了,发大财了”,突然武沛哈哈大笑。
他这一笑,把铁蛋儿和胡赤儿吓了一跳,忙问:“老大,咋了,什么发了”。
武沛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没什么,没什么”。
可是在他心里,却掀起滔天巨浪。
如果胡赤儿,说得是真的,那么这个二道坝就是一座天然的岩盐山了。
岩盐是一种由远古时期的盐水在地下慢慢蒸发形成的矿物,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晶体属于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
岩盐的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亿万年前,当时一片广袤的海洋慢慢退去,留下了厚厚的盐层。
这种盐矿石被称为天然形成的盐矿石,也称为天然结晶盐或者天然岩盐。
岩盐不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因为其在地下深处经历了漫长的地质作用和压力,所以质量非常高。
由于其纯度高、好溶解的特性,岩盐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天然和健康的食盐选择。
前世为人的时候,武沛那个时候应该叫李沛,在市里组织的青年企业家参观学习活动中,曾经在青海参观过一家岩盐厂,讲解员讲过最传统的岩盐制作工艺,只是这种工艺产量低,耗费人工。具体工艺有五步。
首先,对岩盐矿进行勘探和开采,然后将岩盐矿石运至加工厂。
其次,在加工厂中,岩盐矿石会经过破碎、研磨等工序,使其变成细小的颗粒。
第三步,这些颗粒会被送入溶解池,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溶解。溶解后的盐水会经过过滤和澄清,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第四步,盐水会被送入蒸发池,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蒸发。蒸发过程中,水分逐渐蒸发,盐分逐渐浓缩,最终形成盐结晶。
第五步,这些盐结晶会经过干燥、筛分等工序,得到人们日常所见的食用盐。
这种工艺在武沛这个时空,完全能够做到,这个时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力,前提是只要肯出钱。
食用盐在这个时代,不仅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命脉之一。
拥有食盐就意味着拥有了财富,还是波天的财富。
不过要拥有这样的财富,需要强大的武力或权势作为保障。
权势,武沛一时半会不会有。
武力,武沛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拥有。
临近晌午时,这次袭取二道坝的战果被统计出来。
二道坝土匪原来有96人,除了与武沛一众少年的两次交手,先后死亡32名,胡赤儿等5人反正,其余59名全被俘获。
寨子里还有妇孺78名,其中妇女46名,孩子32名;骡马11匹,其中战马5匹,骡子6匹,6辆骡车;从土匪手中缴获长枪27杆,长刀45把。
最大的收获是土匪的仓库里堆积的4000多石粮食,这可是够张家堡全村一百多号人吃两年的。
在孟一刀的库房还找出来三千多两银子、二百多两黄金,这应该是孟一刀所有的存货了。
武沛心道:还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呀!抢劫果然是来钱最快的营生。
这时候,张家堡的一众人都坐在聚义厅里,兴高采烈地商量着善后事宜。
这个时候,族长张更生已经带着村里的几个人赶了过来。
攻破二道坝,己方无一伤亡的消息传回村子后,一夜未睡的全村老少,顿时群情振奋,都吵着嚷着,要过来看看。
被张更生一顿训斥后,就都哑了火。
张更生只选了几个村里有威望的人,一起赶了过来。
打下二道坝子,一众人都很兴奋。
有人说:干脆把这些土匪都送到大兴县衙,说不定还会有奖赏。
有人说:不如一把火把这里烧了,免得死灰复燃。
有的说:赶紧把这些妇孺儿童都遣散了,免得白白浪费粮食。
还有人说:从这些女人中选出几个,给村里几个光棍当老婆。
反正是,你一言、我一语,说啥的都有。
听着净是一些没营养的话,不耐烦的张更生,“啪啪”拍拍桌子,“都别说了,一句也说不到正点上”。
然后,他看了看身边的武铁锤,说道:“铁锤老弟,你说说”。
武铁锤挠挠头,开口道:“我就是个大老粗,打打杀杀还行,让我拿主意就别为难我了”。
他看了看武沛,“三儿,还是你来说吧,你读过书,主意多,你有什么章程”。
众人也连连称是,都说对啊,武沛虽然年纪小,但是读过书,有主见,肯定能出个好主意。
看众人这么说,武沛也没有推辞,实际他已经早都想好了。
他缓缓站起身,环视众人一眼,才开口说道:“我问大家一句,想不想让咱们全村今后都过上衣食无忧,也不担惊受怕的日子?”。
“想,当然想,我们成天辛苦,不都是为了这个吗!”众人异口同声说道。
“如果大家想过上这样的日子,希望在两件事情上,要形成统一的意见”。武沛稍顿了一下说道。
“你说吧,三儿,这二道坝你都能打下来,我们都信你”,张更生坚定地出来为武沛站台。
这两个月来,武沛表现出来的睿智、武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有种预感,这孩子不简单,非池中之物,把张家堡的前程命运,压到他身上,可能会是自己一生最正确的选择。
武沛接着说道:“一是加强武备,二是筑堡建寨。先说加强武备,每年秋季,羌胡都会越过大河,寇边劫掠,虽然我们张家堡地偏人贫,在此前几次羌胡劫掠时,未被波及,但我们不能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一定要有自保的力量。再者,就是筑堡墙。张家堡虽然北边和东倚山,可以无忧。但是,南边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西边又临河,冬季大河结冰后,羌胡骑兵畅通无阻。如果羌胡从这里攻掠,我们很难应对,全村无任何安全可言,所以要在东南两个方向筑寨墙,拒敌于外。”
说到这时武沛停顿了一下,看见众人都是一副沉思之色。接着又说道:“俗话说有备才能无患,居安定要思危,为了全村安危,这两件事已经刻不容缓了”。
讲完这些后,武沛停了下来,让众人消化一下。
武沛说的都是实际情况,村里只要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村子面临的最大潜在危机,就是羌胡入寇的威胁。
但知道是一回事,解决就是另一回事了。
现在听武沛更加清晰地分析了出来,众人纷纷点头认可,纷纷说道:“三儿,我的具体怎么办的,你提个章程,都听你的”。
“当前需要几件事要做”,武沛也不推辞,开始安排具体分工。
“筑建堡墙的事,由爹你负责,堡墙要高大,不要心疼银子,先从库里支一千两银子,先启动起来,后期银子不够,我再想办法”。
“再一件事就是,要成立民团,名字就我们背后的大青山命名,就叫青山民团,以先前的十九个人为班底,先扩编到一百人规模。二道坝的二十多个少年可以加入过来,不足的人手,可以从流民中招募”。武沛继续说着。
“这次参加夜袭二道坝的所有人,每人十两银子,村里没有参与的人家,也每户分五两银子,而且今后每月每户发一两银子生活补贴,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他对张更生说道:“更生叔,您从库房里支五百两银子,安排人手,把村里的房屋全都修墡一遍”。
做出这个决定,武沛是想从利益上把全张家堡绑定在一起,这是他的根基。
“二道坝与我们村本就不远,等我们堡墙修好后,这里就跟村里连为一体了,我们就有了更大的空间”。“至于这里的俘虏和妇孺我有大用”。武沛最后说道。
听完武沛条理分明、鞭辟入里的一番安排后,众人皆十分叹服。
“三儿,你安排得都很好,只是这又筑寨、又建房,还要发补贴、招募人手,这点银子恐怕不够呀!”,武铁锤刚说道。
“是呀!这钱恐怕是不够”,武铁锤说完,一众人也跟着附和起来。
看来他们也都是担心银子的问题。
“爹、族长、众叔伯,银子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武沛从容说道。
(https://www.weishukan.com/kan/116168/50418794.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