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昶变天下 > 六十二 大变革

六十二 大变革


  紧跟着,成立了以赵季良、王处回、管乙为领导的查处李仁罕案小组。管乙是孟昶立挺,以他的全权代表出现在这个小组中的。有了秦时月一案的小试牛刀,管乙也应挑战更高的难度了。

                  赵廷隐因为避嫌没有参与,在他与赵季良等人的一再斟酌下,决定令李延厚率兵马两万前往凤州前线与张虔钊、孙文韶共同迎敌。

                  李从珂政权初立,国库空虚,打的“白条”大多无法兑现,底下将士厌战心理严重。再加上还得调重兵防备“妹夫”石敬瑭,凤翔处不会动真格的,虚张声势罢了。

                  夜明珠重新回到了孟昶的手中,七宝溺器等贵重宝物也都从李府到了宫中。霸占的土地归还,刨的祖坟给了一定的补偿令秦家自己重新修复,李仁罕的妻儿老小流放到蜀北偏远地区。他在成都与遂州的家财和产业在管乙的精心处理中变换成金银流入国库。

                  听闻夜明珠回来了,马依诺的脸上终于露出难得的笑容。

                  李仁罕案告一段落,前线又传来李延厚大败进犯的唐军,稳固了边境一带的消息,蜀国上下欢天喜地。孟昶自是高兴万分,他可以安稳地实施他的改革计划了。中心思想是将军政大权握在自己的手中,重点是管理机构的改革与节度使制度的废除。

                  “李将军的腿还疼不?”孟昶关切地问李肇。

                  李肇的心咯噔一下,连忙答道:“老臣坚持得住。”

                  孟昶笑嘻嘻地道:“老将军劳苦功高,如果身体实在无法坚持,朕也不会忘记的。朕的记忆力很好,许多事情都是无法忘记的。”

                  李肇明白该拿他开刀了,道:“谢皇上指点,老臣有自知之明,知道该怎么做了。”再不退,恐怕幸福的晚年就没了。风里来雨里去的,别到头来和李仁罕一样的下场。

                  那边的张业听得清晰,出列奏道:“禀皇上,李仁罕是臣的娘舅,虽皇上仁慈不追究臣之过错,然臣心中有愧,请辞禁军左指挥使一职。臣愿耕田种地,以抵己罪,以谢皇恩。”

                  你这样的官员,贪婪狡猾,迟早也是我刀下之鬼。既然你自己识相提出,我也慈悲为怀,让你活着吧。“张大人深明大义,知错能改。朕准奏,张大人就在成都郊外弄些土地享受田园之乐吧。”

                  “谢皇上。”张业谢恩。他之前强取豪夺,已有的财富足够一辈子花的,不会真的去种地。舅舅身亡,朝中再无靠山,怎么混也不过如此,还不如远离是非。就这点讲,张业也是个识时务的俊杰。

                  侯弘实见张业如此,也出列禀道:“臣愿卸甲归田,颐养天年。”

                  众臣齐笑。颐养天年这词一般用在老人身上,侯弘实正当壮年,不善言辞,顺口说出。

                  你和张业不一样,就你那点家产,又没别的本事,不当将军怎么混?孟昶笑问:“侯大人此奏是否经过了侯姨?”

                  侯弘实道:“未有。”

                  “那好,朕现在下旨。以后侯大人的奏折若不牵扯到国家利益,军事机密等,只涉及个人的事,必须先经过你夫人允许,才能奏给朕。”孟昶道。

                  这旨比较奇特,众臣甚为惊异。

                  孟昶进一步解释,“朕曾赏赐给侯夫人家庭平安,和和睦睦。若侯夫人不同意,而朕同意了,那朕的赏赐不就是说假话了吗?”

                  侯夫人当然不会同意,小皇帝这么好,为他做事何等的幸福。“你傻啊?”晚上,她的手指一戳侯弘实。

                  第二日,李肇的辞呈便递了上来,孟昶毫不犹豫地应允。

                  他将赵季良、王处回、赵廷隐、李昊留在宫中进行了三天三夜地长谈和讨论。期间,还有毋昭裔、张公铎、温韫等众多大臣都被召入宫过。

                  “赵叔叔,你可曾还记得平董璋时咱俩打过赌,你输了。”孟昶笑问道。

                  赵廷隐叹气道:“是的,当时你说让我在一件大事上听从你的安排。”

                  孟昶道:“好。现在朕决定废除节度使制度,你同意不?”

                  “哈哈。”赵廷隐得了便宜般大笑道,“臣同意。原来是这事啊,就算没这个赌,臣也同意。皇上,这次你亏了。”

                  “呵呵,朕故意吃点亏的。吃亏是福。”孟昶道,“那下面咱们来制定军队的管理制度。”

                  李昊与王昭远、王朴、赵普三人在旁做记录,胳膊都已酸痛。

                  终于在第四日凌晨一切妥当,孟昶打个哈欠道:“今日休息,吩咐明日所有重要大臣上朝候旨。亚父,王叔叔,赵叔叔、李伯你们也别回府了,就在宫中歇息吧。朕好困,先去睡了。”说完,朝桌上一趴,睡着了。

                  赵廷隐将其抱起送去了寝宫。

                  “昶儿毕竟还是个孩子。”赵季良心疼地道。

                  王处回也很感概,“是啊。这个年纪就处理国家大事,真难为他了。”

                  “你们也去休息会吧,老夫将这些再整理整理。”李昊对二人说。

                  赵季良道:“呵呵,我们还不能休息。王大人,咱们再把官员任命的细节讨论下。”

                  “还有我。”赵廷隐已匆忙赶回,“早想劝皇上休息,可见他兴趣昂扬,不忍扫了他的兴。你们看,这不说睡就睡了。”

                  “哈哈。”几人齐笑,“我等也是如此想的。”

                  王昭远三人道:“几位前辈都不休息,我三人自当陪着。”

                  “后生可畏。好。”赵季良几人赞道。他们也看出了孟昶的心思,后继力量的培养刻不容缓。

                  有这样的皇帝,有这样的大臣,国家怎会不和谐,不强盛?

                  大蜀国家机构及地方机构的改革大纲,各种制度的改革大纲,军队制度的改革大纲,足足让李昊念到了晌午。大臣们简简单单地在宫中就餐后,又开始了激烈的辩论。孟昶也放弃了君威,加入了进来。大臣们畅所欲言,极己所能,十分地火热。

                  转眼天黑,孟昶与众臣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又简简单单地晚餐后,继续进行。

                  转眼夜深,承德殿烛火通明,人人无倦意。

                  “各位伯伯、叔叔都辛苦了,暂且回府休息,明日继续。”孟昶不得不开口喊停。

                  众臣这才退去,还恋恋不舍。这种场合从没遇到过,不论君臣不论官阶大小,平起平坐,无所顾忌,何等爽快和舒服,真是舍不得离开。

                  管乙、王昭远、王朴、赵普等人也被孟昶要求参加,虽然在这些长辈面前没说几句,但从中获益颇多,受益匪浅。

                  如此进行了三日,一切终于出来了。

                  政府机构主要实行三相六部制度。三相为一名丞相与两名副丞相;六部为吏、户、礼、工、刑、兵,设尚书一名,侍郎两名。部下分司,具体管理。

                  设御史府为监察机构,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御史数名。

                  成立翰林院,负责科举,选拔人才,招揽人才,推荐人才,发展文化事业。

                  地方设州、县,州的最高长官为刺史,县为县令。

                  成都设独立的府,府尹一名。

                  军队的变革幅度巨大。废除节度使制度,所有武装都属于中央,皇上成为军队的最高领导,兵部是具体管理执行部门。军队的任务是协助地方管理,保护地方安全,不得干涉和越权。

                  实行屯兵制,在驻兵处划地归军队所有,实行耕种。

                  出现战事等状况时,由皇上任命统帅,选拔将领,进行调动。

                  具体部门职责和人事任命的诏书没几日便发布了。

                  赵季良为丞相,赵廷隐与王处回为副丞相,共领六部。其他人等便不一一介绍了。

                  管乙资历尚浅,户部便由王处回监管,他成为户部侍郎。在没有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孟昶在外的产业仍由他负责。

                  孟昶又将年龄较小的几位进行了安排。王昭远放在兵部,王朴放在工部,赵普放在礼部,他们并无任何官衔,在那锻炼和学习。

                  毋昭裔兴奋不已,他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正合其心意。

                  孟昶对那些乱七八糟的官名曾头疼不已,下令三相进行简略和删除。

                  出来的结果让孟昶很满意。比如武官官衔,由小到大分为校尉、都尉、中郎将、将军四种。编制也进行了简化,五十人为队,三对为都,五都为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各级别的最高长官,队为队正,都为都头,营、军、厢都为指挥使。

                  文治武攻,这正是孟昶要的效果。军政的适当分开,既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又加固了皇上的权威。可以说,从现在起,大蜀的军政大权已牢牢被孟昶掌握。

                  在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中,孟昶有了些忧虑。若想国富民强,仅仅靠一些制度的变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从一开始就竖立良好的风气。望着从李仁罕处查抄来的“七宝溺器”,他有了主意。

                  “各位爱卿认识这个玩艺吗?”孟昶指着乔公公手举的“七宝溺器”问道。

                  赵季良与王处回见识过,并不作答。

                  “是个做工精细的茶壶吧?”礼部尚书毋昭裔猜道。

                  “毋大人说的没错,是茶壶。”很多官员应和。

                  孟昶接过乔公公递来的“七宝溺器”,摇摇头道:“非也。王丞相,你告诉大家吧。”

                  王处回道:“此为‘七宝溺器’,一个夜壶,是从李仁罕家查抄来的。”

                  啊?众臣纷纷惊讶,交头接耳。

                  孟昶举起那溺器道:“奢侈至此,岂不败?荒淫如斯,岂不亡?”说完,将“七宝溺器”重重摔在地上,碎片无数。

                  殿堂上鸦雀无声。


  (https://www.weishukan.com/kan/121750/10759122.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