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收缩
推荐阅读:综影视凰歌 教书育人,我的目标是最美教师! 诸天:开局到达苍云岭 四合院:从五二年开始 穿书70,炮灰女配KO恶毒女主 玄幻修仙开局,携成精丹田破万域 错穿末世,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莲花楼之李相夷天幕看莲花 万古同尊 快穿:树精靠摆烂,修炼成仙啦
现在谁也没心情搭理纳兰明珠,朱媺娖把纳兰明珠强留下来,打发了他一个随员回去商议和满清通商之事。只是朱媺娖没抱多大希望,因为她也知道自己都明白的事情多尔衮不会不明白。
“多铎该死了吧。”朱媺娖仰头看着星空喃喃自语,她身后秦怀贞给她披上斗篷防寒。
是,多铎该死了。
多尔衮没心情关注什么使节,刘宗敏的神来之笔,堪比李存勖直袭后梁,一举扭转了天下大势。
陕西的消息传到山西,无论是围困大同的阿济格部,还是忙着反抗的西北兵民,无一不心神俱震,不过前者是吓的,后者是喜的。
历史上打姜镶时候,虽然多尔衮都跑去了前线,但实际上仅仅只是阿济格一部围困大同。此时因为清朝治理上的严重问题,大量民众或降将再反。此时江南各种民众起义和金声桓等人反正,吸引了大量清军兵力;西北同样有大量民众起义,后来任三边总督的孟乔芳就因为此时的功劳被清史稿认为是入关汉将第一人,可见西北反抗的激烈程度。
这位历史上的汉将第一人孟乔芳,已经被他的老冤家孙守法弄死了,孙守法都没想到他顺手弄死的一个降清汉将,和他还有这样的渊源,毕竟现在南明普遍认知,跟满将比起来,汉将不值钱。
现在大同还有外围起义部队支持,比如刘迁起义部队等,大用没有,可还能塞塞牙缝。
刘宗敏没有在西安停留多久,他本身没有多少政治智慧,但好歹朱媺娖还是教导了他一段时间,历史上忠贞营的遭遇也让他清楚自己现在的境地,他识相的离开西安,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北上陕北,继续努力。
朱媺娖也麻溜的下令,让李过重整队伍,北上回自己老家。
这个命令引起了极大的波澜,很多人不理解,就算很多人明白,也觉得没必要让李过他们北上。
如果让刘宗敏和李过回到了陕西,那这和昔日弘光元年局势有何不同?
“不同?”面对众人的疑问,朱媺娖浅浅一笑:“自然不同,那时候大顺的招牌还能立起来,现在……可谓是人人思明。”
是啊,正如同望风而降的山西一样,人人意图建立一个全新的大顺王朝,而现在,李顺的招牌已经不值钱,甚至某种意义上非常烂。
忽略种种看不见的、深层的事情,大多数人能看见的是李自成的一败涂地,看到的是李自成轻弃陕人,陕人抛头颅洒热血让你李自成当了皇帝,换来的是什么?一年,一年你就把大顺玩完了?
现在太行山的义军遍布山陕,又有谁是打着大顺旗号的?人心思明可不是说说。
“而且陕西在捷轩和补之手里,我放心。”朱媺娖又补上一句。比起在满清手里面,哪怕日后李过和刘宗敏反叛,朱媺娖也放心,因为他们都没有满清那么反人类。
于是在大多数人不赞同的眼光里,朱媺娖的命令北上,李过也准备动一动。
“吴三桂的信——”朱媺娖凝视着一封意想不到但似乎在情理之中的信,这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英雄豪杰”,看起来好像完成了他“借虏平寇”的使命,要回归大明了。
朱媺娖忍不住笑了起来,对于这封信接不接?接,当然接,别说吴三桂了,就是多尔衮阿济格尚可喜耿精忠的信她都要接。
看来陕西的局势让满清麾下的二五仔们都起了想法,正常,太正常了。
朱媺娖低低笑着,哪怕右手微微发抖,她依然在笑,她深吸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写了一封回信,弘光给的蓟国公,好吧,这个位面没有这回事。
“力穷楚覆求秦救”,好句,好句,朱看着自己写下的这句话,还没到“心死韩亡受汉封”的时候,好歹朱媺娖还是崇祯直系。
朱媺娖在信里唏嘘感叹,在大明遭遇国难,流寇李自成占领北京,崇祯皇帝殉国后,大明忠臣吴三桂决定效仿唐朝借兵回纥,借兵东虏平定流寇。
吴三桂代表明朝与满清达成协议,借兵平定流寇李自成,成功后割地酬谢满清。
吴三桂借到满清兵后,双方联手击败了李自成。不料这时候满清背信弃义,鸠占鹊巢。吴三桂怒发冲冠,要与背信弃义的满清死战到底以死报国。
正巧这时田皇亲和一个太监带着崇祯遗诏和朱三太子找到了吴三桂——划掉划掉划掉,朱媺娖的剧本里没有朱三太子的戏份。
以上内容全部来自于吴三桂反清时发布的檄文,朱媺娖废物利用,懒得自己绞尽脑汁在那里瞎想。
按照此时的封建伦理道德,吴三桂就没做错啥。他吃崇祯的俸禄,忠于崇祯,守山海关,既忠又勇。崇祯让他回援他也回援了,来不及不是他的错。崇祯死了,李自成和他有弑杀君父大仇,哪怕亲爹在李自成手里他也要借满清兵击败李自成。这在当时看来是申包胥借秦兵救楚的大功,南明士大夫都是大为赞赏的。接下来他主要和李自成打仗,又去驻守锦州,再次入关已经是1647年,那时候明早就没了,他主要对手也多为李自成的旧部、张献忠的旧部,和正牌明军几乎没有冲突。
如果自己抗清成功,吴三桂又回归明朝,朱媺娖也不可能动他。吴三桂搞死的是朱由榔,朱媺娖又没穿越成朱由榔,没有非要搞死吴三桂的心理压力。
不过就不知道吴三桂会不会成为历史上曲线救国的典范,就算目的不是那么纯粹,但也瑕不掩瑜。
而李过刘宗敏他们会有什么特殊想法……谁当家做主?谁说话算数?
虽然不是皇帝,但朱媺娖已经有了几分唯我独尊的架势。历史上吴三桂只是搞死了朱媺娖一个远房堂叔,你们搞死的可是自己的亲爹亲妈,我为了抗清接纳你们,也能为了抗清接纳吴三桂。
朱媺娖心情愉悦地给吴三桂回信,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思念,和对山海关的思念。反正都是套话,只可惜自己速度快点儿怕是没有《圆圆曲》了,自己该怎样让《圆圆曲》出世呢?
这个时候她非常愉快,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不是这里反正了,就是那里归明了。
刘宗敏一路高歌猛进,孙守法在西安招降纳叛,朱媺娖还特意把王辅臣派回了他老家山西,虽然成功拿下山西的可能性还是不太大,但该做的还是要做。
朱媺娖吃着火锅唱着歌,笑看山西打成一片烂地。不要说朱媺娖冷血,慈不掌兵,山西局势拖的越久越好,打的越烂越好,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八旗兵死在战场上,北方多流一滴血,南方就能少流十滴血,朱媺娖冷酷的计算。
反正多尔衮不可能放弃山西,撕,继续撕,撕得越响越好,反正多尔衮不可能放弃山西,打,继续打,我要看血流遍地,反正多尔衮不可能放弃山西,反正多尔衮不会放弃……不会吧……不会吧……
“靠。”朱媺娖看着新送来的消息,眼睛都瞪大了,这是啥情况?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多尔衮怎么可能放弃山西?
这是姜大总督寄来的亲笔信,什么痛哭流涕,什么敌营五载,什么……什么玩意?满清退兵了?
朱媺娖麻了,朱媺娖木了,朱媺娖呆了,朱媺娖反应过来了,虽然还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朱媺娖还是赶紧给姜大总督补了官职,山西总督、镇朔大将军印,至于爵位,等他上书劝进再说。反正现在谁都可以投降满清,你姜大总督不可能。
朱媺娖和张家玉钻进房间里对于山西的情况猜测了整整一夜,才红着眼睛约摸搞明白了大体情况。
“满清就是一个强盗集团。”朱媺娖愤愤的说,“他们死不起人。”所以满清不能再在山西磨下去了,磨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而且满清的意志不是多尔衮的意志,在满清内部不是没有反对力量,在战无不胜的光环下,多尔衮也不能完全号令朝廷,更别说现在了。
多铎死了,因为天花,满清的力量在衰弱,这一点儿多铎生前就看出来了。不能把满洲人的性命抛掷在山西战场上,绿营,绿营反正的太多了。
所以,满清退了,因为疾病,因为气候,也可能是因为温柔乡,他们看起来有抢完这一票回老家的打算。
姜大总督火速出兵收复山西,无数义军蜂拥而起,只可惜满清退兵的速度比他还要快。满清的力量也不差,姜大总督吃了几个闷亏以后,也渐渐老实了。
“满清在收缩兵力。”整个1649年,是明军全面反攻的一年,也是花钱如流水的一年,以满清的抢劫都付不起九边的军费,更别说朱媺娖了,而且满清不是战败,而是退走,所以连缴获都不可能有多少。如果不是和日本荷兰的贸易,朱媺娖都恨不得把自己都卖了填补九边的军费。
总不可能把他们都逼回满清那里吧。
军事上一片见好,满清控制区反抗愈演愈烈,就连黄得功和袁继咸都能北上,更别说别人了。
但朱媺娖的心却越来越沉,她给李定国的书信是这么写的:“……我知道这是好事,但我一直在忧惧,多尔衮不会一仗不打就这么拱手退出中原,明清之间注定有一场大战。”
“……所以你会来帮我的,对吧,定国。”
1650年的新年到了,在一片热闹的鞭炮声里各地开始辞旧迎新,朱媺娖的节礼送到每一位出镇的将帅手里,刘宗敏、孙守法、李过、黄得功、袁继咸、孙可望、李定国、朱成功……
(https://www.weishukan.com/kan/124454/2837516.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