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穿成农家老妇,卖豆腐还债致富 > 第374章 时机还不成熟

第374章 时机还不成熟


接下来,信中提及的另外一件事,令她对于进驻京城一事,更加有了底气。

  那就是,她机缘巧合教给岳忠凛的表格记录法,被他献给了他的老父亲岳正君,也就是大齐的现任户部尚书。

  当时,苦各部账目杂乱无章已久的岳尚书如获至宝,将这个法子汇报给皇上后,经过批准,便大刀阔斧得在户部进行账目改革。

  这一改革,整整持续了五个月,虽然过程缓慢而艰难,户部怨声载道,但效果却十分惊人。

  改革前,皇上要什么具体的财务数据,非得翻个昏天暗地,速度慢得令人发指。

  改革后,皇上要某省某年的税收情况,最迟不过一刻钟就能要精确的数据,甚至还能得到更多的往年数据的参考对比。

  而且,这调取数据所花费的一刻钟的时间里头,其中有一半的时间是花在来回传话的路上。

  不仅如此,这次改革,还有意外之喜。

  重新梳理账目的时候,各地汇报上来的数据查出了不少错漏,有些是纯粹的失误,改正即可,有些却是故意的人为,于是顺藤摸瓜,挖出了不少地方上的蠹虫,以及同地方官员勾结的户部官员。

  皇上表面气咻咻得在朝堂上下旨拿人抄家,心里却已经美滋滋得计划着,要继续从哪个部门开始账目改革了。

  也因此,一开始上折要求改革的户部尚书成了众矢之的,其他部门的官员恨他恨得牙痒痒。

  但是,岳忠凛在信中如此说道,“父亲为人刚正,从不做什么害国害民的勾当,又正值圣宠,些许小人攻讦,就如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接着,他还说道,“父亲令我向您致谢,若没有您的慷慨赐教,户部的改革不会那么顺利,也揪不出那么多隐患。若是您有机会到京城,请一定到岳府做客,岳府上下扫榻相迎。”

  郑晴琅读到这里的时候,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她一个偏远山区的老农妇,就这么搭上了京城户部尚书的线,那可是正二品的实权大官呀!

  同时,她也终于意识到,岳轻娥身后的家世竟如此显赫。

  怪不得当年那男子不惜用那么肮脏的手段,也要谋得她的亲事,实在是权势动人心呀。

  她多年前的日行一善,竟能结出这么多的善果来,老天爷待她实在不薄。

  既然京城有大腿抱,她何不走一遭,看看能不能干出另一番事业来。

  越想越觉得可行性挺高的,当下,她决定,将这个议题摆上薛家的家庭会议。

  当天晚上,趁着一家子人吃饭的时候,她开口问了大家的意见。

  刚从藏区回来的薛满仓,听见他娘想去京城开作坊和铺子,差点没将嘴里的饭喷出来。

  “京城?娘,你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咱们云南府一个分铺子都还没开出去,就杀去京城那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风险太大了,不合适。”

  薛秀慧附和道,“是呀,娘,虽说岳大人给了一笔大单回来,但咱们按照以前的做法,派车队送货过去就行了,没必要特意跑去京城开作坊和铺子的。”

  薛满仓听罢,又想到一点,“而且,若是京城开作坊和铺子,咱们派谁去管,眼下这一大摊子已经够咱家忙活了,我身边暂时还没哪个人可以接下这里,或者去派去京城的。”

  其余大人也纷纷赞同这两人的意见,觉得此时去京城,时机不太成熟。

  倒是几个小孩,听说要去京城,兴奋得不得了。

  薛子仁拍着胸脯说道,“奶奶,要是去京城,我可以跟着去,到时候铺子作坊我都可以待。”

  薛晓春举起手,笑道,“我也是,看铺子也行,作坊里干活也行。”

  薛晓夏见状,高举双手,“还有我,我也可以帮忙干活的,要去京城,我也去,我都还没出过宜良县呢!”

  薛子俊和薛子善要读书,没时间去看铺子和作坊里打工,却不妨碍他们也想要去京城,异口同声说京城的书院更好,他们不介意过去那里念书。

  薛秀慧的三个儿子如今跟薛子俊两个玩成一团,听见他们这么一说,也嚷嚷着要跟着他们一起去京城念书。

  闹得小小的薛子良也跟着几个哥哥,一派天真得喊着,“去京城!”

  一时间,餐桌上只听得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着去京城的打算,好似大人们已经下了决定要过去了。

  郑晴琅并没有被孩子们的渴望左右了决策,她将薛满仓和薛秀慧的意见听进去了。

  确实,京城于他们而言,实在太过陌生了。

  天子脚下,一板砖砸下来,能砸倒一大片他们平常都见不着的大官。

  以此推彼,在那里做生意,门道也肯定比宜良县这种小地方复杂得多。

  她就这么不管不顾得杀过去创业,即便她借助岳家的力量在那里立足,但她总不能遇事都靠岳家吧,人情可不是这么浪费的。

  “罢了,还是得等自己羽翼丰满的时候,再过去一飞冲天得好。”

  她斟酌了一番后,确实眼下的时机不成熟,去京城开店的事情,还是押后再谈,先把在云南府的分店开起来再说。

  薛满仓听见她娘“回头是岸”,心里轻松了不少。

  他也有开拓薛家生意版图的意思,京城的市场也确实诱人,但多大本事干多大事,目下,京城他们搞不赢的。

  所以,他更倾向于稳扎稳打,先把云南府拿下,再考虑其他地方。

  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他身边可用的管理人才太少了,他必须为薛家后续的生意扩张储备相关方面的人才。

  其中重点的一个,就是自己的儿子,薛子仁。

  薛子仁已经从珍馐楼辞职了,目下正在作坊里当个机动人员。

  按照郑晴琅对他说的原话就是,你是作坊里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饭后,薛满仓将他叫到一边,问起他在作坊里的工作情况。

  薛子仁似乎料到了什么,很是兴奋得说起自己在作坊里的优秀表现,末了生怕他爹以为他是在吹牛,强调道,“不信,爹你可以问问奶奶。”

  薛满仓倒没那么多疑,听见他作坊的工作说得头头是道,很是满意。

  终于,他说出了薛子仁最期待的那句话,“下回我走商,你跟着我一起吧。”

  薛子仁愣了一秒后,原地蹦了起来,“啊啊啊,老爹终于同意我跟着行商了!”

  话音未落,他就歘得一下子跑去跟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薛满仓隔着老远,都能听见他的大嗓门,忍不住笑了,“这孩子,真不知道像谁……”


  (https://www.weishukan.com/kan/126188/2837214.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