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又出妖娥子了
虞幼窈一件一件地瞧。
款式、花色都瞧了一个仔细,便是担心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府里头的姐儿们穿戴出去,失了仪态与礼数,教人笑话了却是小,若是逾越了礼制,便是大祸临头。
紧跟着,虞幼窈看到一身襕衫,圆领大袖,裙子的膝盖处,有一道接缝,下头一截儿褶裙,雪缎做的襕衫,连纹样都没有,可料子本身素雅又柔美。
虞幼窈能想象得到,这一身襕衫穿戴在身上,上头飘逸秀美,一动一静间,下头一截横襕的百褶,在风中轻轻翻滚着细浪,如花摇曳,画面该多么优雅美丽。
在一干襦裙之中,这件襕衫便显得格外惹眼出挑了。
虞幼窈转头瞧向了孙掌柜,孙掌柜连忙道:“这是府里三小姐自己出料做的,款式也是自个寻摸了样子,让看着做。”
虞幼窈轻点了一下头:“前朝《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服之。”(注:详见作话)
孙掌柜却是一愣,忍不住将衣裳瞧了一个仔细,这衣裳虽然与描述有些不同,可大抵也瞧得出许多相似之处。
说到这儿,虞幼窈语气轻转,透着一丝温软淡冽:“到了大周朝,襕衫便不再盛行,学子,士夫们,都喜着直缀、深衣,但襕衫之仪,仍未废除,且都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比如乡学祭礼,学子中榜庆贺,祭拜孔庙等,都要穿戴襕衫,以尊孔圣之大,女着襕衫,可是开了先例?”
孙掌柜一听这话,连身子也是一抖,连忙道:“便是锦绣庄疏忽了,竟没想到这衣裳的款式,竟是比照着襕衫来做,大周朝襕衫不时兴,我便没太在意这些,只见三小姐画样好看,却是险些出了差错。”
书上也有些襕衫样子,但大多都是男款,与实物又有些区别,底下做衣裳的裁缝哪懂这些门道?便是照着样子做。
哪晓得衣服做出来了,竟是像极了襕衫。
虞府是官家,一言一行愈加谨慎,一件襕衫不算什么,但若是传到了外头,叫有心人知道了,难免会借机攻讦虞府,不尊襕衫之仪,孔圣之大。
虞府是书香门第,尊的便是孔圣,若是传出不尊孔圣之大,可就真捅了天下文人学子的马蜂窝了。
就这一件衣裳,便能让虞氏世代累积的书香名望,毁于一旦。
到时候锦绣庄也脱不了干系。
虞幼窈声音淡了几分:“各朝各代都有极严的衣制礼仪,衣裳出了差错,便是大过了天,便是这襕衫,不在衣制礼仪之内,可也有襕衫之仪,孔圣之大。三妹妹养在闺里头,不知这些,锦绣庄却是虞府用老的绣庄,凡事求新存异,也是生意人该有的心态,便是虞府也是觉得锦绣庄衣裳款式新,才一直用着,却也要谨慎一些才好。”
虞兼葭虽然不争不抢,但处处都要与众不同,便想做襕衫样的衣裳,大周朝襕衫并不盛行,儒家也没有明文规定,襕衫之仪,孔圣之大。
虞兼葭不知道这个,也说得过去。
孙掌柜白了一张脸,除了连连称是,便也说不出别的话儿来了。
这位虞大小姐可是个厉害的人,方才的话说得是头头是道,条理分明,可当中的厉害,她却是听明白了去。
出了错,三小姐养在深闺是无知,锦绣庄却是不知谨慎,三言两语便将画了样子的三小姐给摘了出去,错的全成了锦绣庄。
小小年龄,便有这样的见识、胸襟和手段。
想到虞兼葭,虞幼窈又缓和了语气:“这件襕衫便是重新改一改,圆领做成时兴的圆领对襟,宽袖不改,膝间的横襕,往下挪一挪,缺的料子,从我这儿出,往后切记要谨慎些。”
孙掌柜松了一口气,连忙道:“多谢大小姐。”
虽然襕衫是虞三小姐要求做的,但其中的利害,却是锦绣庄的干系,也是锦绣庄的差错,现在损了料子,也该由锦绣庄赔。
虞府的衣裳是她一手承办,这责任就到了她身上,锦绣庄也要计较一番,她这个掌柜的位子怕也难保。
虞大小姐肯自己出料子,便是不再计较这事,她也不用担责任,叫人抓了错漏与把柄。
难怪虞府里头,人人都说虞大小姐仁厚。
虞幼窈又一一瞧过了其他衣裳,除了这一件襕衫外,其他衣裳也没出差错,满意地点点头:“锦绣庄果然名不虚传。”
这话一出,孙掌柜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大小姐过奖了,剩下的衣裳,锦绣庄一定会加紧赶工,这些天便是推了其他府里的活计,也要先将虞府的衣裳做出来。”
虞幼窈笑着让夏桃给了赏银:“便让孙掌柜多费心。”
孙掌柜轻掂了一下荷包,笑容更深了,要去一趟二房,虞幼窈却道:“天儿也不早了,孙掌柜便先回,衣裳我便作主送到二房,有什么问题,便使人送回锦绣庄里重新改过。”
孙掌柜连连感谢。
现在这时候去二房确实不太合适,但衣裳都送过来了,也没有拿回去的道理,便是一起做的衣裳,也没得先送一房,再送一房的道理。
大小姐的提议却是十分善体人意了。
待孙掌柜走后,虞幼窈又瞧了几身衣裳,确认没有问题后,便使人将衣裳送到二房,又指着一套石榴花襦裙:“送到四妹妹那儿。”
秋杏连忙托了衣裳,便去了含露院。
之前让父亲教训了一通,虞清宁这段时间倒是老实了一些。
这会,虞清宁顶了五本书,在院子里学走路,她已经不像之前总是摔跤,但是头顶的书册,却不准掉,掉一次,便要罚一柱香。
她已经连续走了一个时辰,脚底生的水泡还没好,便又生了新泡,腿上又酸又麻,肚腿儿都在打颤。
便在这时,外头传来断断续续的声音,虞清宁侧耳去听:“锦绣庄先送了一身衣裳过来,大小姐让奴婢给四小姐拿过来,先紧着穿。”
------题外话------
(襕衫始于唐,流行于宋,到了明朝襕衫除了士人穿外,便是用于乡学祭孔六佾舞礼生服饰,此时襕衫已经有了一定的重要意义,女着襕衫并不见记载,大约是我资料有限,没查出来,不过本书设定了,大周朝襕衫并不盛行,但文人学子之间,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便是在重要场合要穿戴襕衫,以尊圣人之大,所以襕衫的意义,就变得有些特别,因是“不成文”的规定,也不是人人都知道,这是我自己的设定,基本上还是吻合历史,但也希望大家不要代入历史。)
这几天票票是不是少了???
(https://www.weishukan.com/kan/67474/96597520.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