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大萧条(2)
洛林不是共产党员,所以洛林是容易收买的,伟大的监守者为利益而生,因腐败而修改规则。赞美位面时代,哪怕只有1%的利润,他们也愿意毁灭另一个位面。
若是洛林也有血统,他一定来自犹太家族。
黄宣甚至不需要再阐述利弊,洛林就妥协了,仰或他已经想明白了利弊。
不过,从这一点上,黄宣也可以约略的了解这台10万年后的智脑,这家伙的想象力,基本和聪明点的狗差不多。故而,洛林先生是喜欢利润带来的能源的,但他却不知道怎么得到利润,黄宣很自得的笑笑,觉得自己和低智监守者真是绝配——当然,只是他的幻想而已。
福特目前的a型车卖的很不错,但在转型期,也就是1927年长达半年的停产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在这段时间,亨利.福特与他的儿子,埃德赛尔.福特用6个月时间开发出了a型车,虽然仍然很快,但强制性的转型让福特丢掉了世界第一汽车厂商的宝座。
不过,福特依然保有他们的rouge制车中心,这里是福特理想中的自给自足的,从原料以至汽车制成品都可在同一处地方实现的车城。直到百年后,rouge仍然是全球面积最大,并由单独一间车厂拥有的制车中心,而为人们广为流传的流水线技术,也正是在这里开始发源。
既然粮食已经不值钱了,黄宣对廉价售出一批粮食的兴趣也就很小了。底特律是一个混乱的城市,也是一个铁血的城市,在这里,黄宣似乎也被感染了——他找到三个落单的小混混,打劫了一身衣服,还凑了1美元。
这就足够到达rouge了。
据说这里曾经是福特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山清水秀,但在30年代,崇尚生产力的人们用浓烟修饰了这里,在正常的生产中,rouge有10万人同时工作,可谓一座自给自足的小城。
rouge门前每天都在招工,在大萧条时期,福特是少有几家上涨了工资的公司,特别是亨利.福特提出的5美元工作制,据说提高了100%的工资。不过按照黄宣的理解,这绝不是所谓的为大萧条做出贡献,而是为了更好的稳定技术工人。
只要看看工厂门前永不休止的招工行为就能够明白,在合同保障尚不明晰的时代,要维持数万名工人的总量,其流动性会有多大。
福特先生每天大约都要招募上百人,在需要的时候,招募人数甚至会达到千人的规模,而为此花费的资金和降低的生产率证明,提高工资是恰当的。
事实的确如此。
站在黄宣身边的工人大多有着粗壮的胳膊和沉闷的眼神,福特只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培养人才这种事情也许会发生在90年代,也可能发生在20年代,但绝对不会发生在大萧条。
在这个无数工厂破产的年代,只有力气的男人们是得不到5美元的,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来试试运气。
一个穿着棕色外套的中年人走了出来,站在常年写着招聘的布告外,喊道:“会用铣床的进来。”说着,就抬着头离开了。
十几个个白人青年高兴的走了进去,不多时,大半人又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黄宣尝试着向人询问福特的技术部门,但却失望的发现,人们认为工厂就是技术部门。
不过黄宣并不着急,一方面,这次他可以留10天左右,另一方面,他对于带什么东西回家很有一些疑惑,他需要仔细的观察一番——大萧条是由生产过剩引起的,但并不是始终生产过剩的,从洛林的资料上可以知道,这个时代最便宜的是农产品,但最难获得的也是农产品——当农场主发现,将一头羊送到城镇的运输费高于羊价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将之杀死丢掉,小麦、玉米也是相同的道理。
有人很奇怪的问,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储存好,等到价格升高后再卖呢——这取决于保存的价格是否超过农场主的预期萧条时间,没有人知道大萧条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也就很少有人愿意再花上一笔钱,用以保存这些产品。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的产品是一文不值的。
而这些问题与黄宣相关的地方就在于,即便你手上有一大笔钱,你也买不到想要的商品,这即是危机的实质,一切都与规律脱节了。
很快又有人喊话,符合要求的人就可以得到面试的机会,而黄宣,则陪着大多数的人等在外面。
“小子,你会什么?”说话的是一名拉美裔美国人,留着一脸的大胡子,是个善谈的老头。
“也许……”黄宣翻翻手掌,道:“开车吧。”他的卡丁车开的还算不错。
每个美国人都会开车,那老头扭过了头,他是个熟练工人,从其的谈话中可以知道,他做过很多的工作:船台、车床、建筑业,不过他的年龄超过了老板们的需要,所以在1930年,他光荣的加入了失业大军。
黄宣扬着头向外边看去,这里离底特律市郊还有一段距离,开车送他来的黑人小伙为此多收了他10个美分,除了眼前显眼的大门外,能够进入福特工厂的地方并不多。
黄宣觉得还能再等等。他观察着周围虽然穿着整齐,但明显生活质量不高的美国人们。如果让21世纪的美国人选择,1931年一定是一个比1943年还要痛苦的年代,在这个安全的大洲上,人们对于贫穷的恐惧远高于纳粹。
“hi,小子。”拉美大叔举起大掌,拍拍一个人阅读资料的黄宣,道:“他们需要两个司机,这可很少有呢,别浪费了。”
黄宣无可无不可的将视线从能量屏中收了回来,招工的仍是那名棕色外套男,黄宣拉住衣角的密织金属,走了进去。
几乎有三百人在竞争这两个岗位,几个身强力壮的大个子跃跃欲试,其他人也不甘落后的跟了上去。
“我们需要两个人,每天开这两辆车从绿村到这里,要自己装卸货物,……”那主管自说自话,其他人则听的很认真,他一说完,就有人大喊道:“我开了20年的车,就算是送*也没有问题。”
“那你怎么不去送。”一片立刻有人反驳,黄宣则向旁边打量着四周。
这里属于rouge的外围,员工的出入通道在一公里外,黄宣的面前是一排高大的平房,与东区的破败不同,刚刚新建的rouge厂区崭新而现代,虽然没有明亮的玻璃结构,纯机械的巨大设备还是体现了力量。
就在求职者们争执不下的时候,几个穿着老式西服的白人走了过来,外套男立刻走了上去,大着嗓门笑道:“托马斯先生,您需要什么?”
“几个作图工,还有能看懂图纸的熟练工人。”托马斯向着诸人看了一圈,明显注意到了黄宣,在一群30余岁的野蛮人中,夹着一个细皮嫩肉的黄皮肤家伙,自然是吸引眼球。
棕外套答应了下来,令眼前的百余人留在这里,自己出门去喊话。福特时代,每年需要招募3.5万人,才能维持5万名工人的需求,换句话说,福特工厂每年有70%的工人离职。而其他工厂的情况也很相似,这才是福特施行5美元制的主要原因。虽然如此,工人的更替依然频繁,招募熟练工人的花费也远要比训练新的学徒工来的低廉。
“菲律宾人?”托马斯没什么事干,走到黄宣附近,问了一句。
“差不多吧。”黄宣没有和人讨论国籍的兴趣。
没有得到预料中的回答,托马斯吹了声口哨,对着身旁穿着黑西装的同僚道:“现在的偷渡犯越来越多了,真是让人恶心。”
对方耸了耸肩,黄宣则挑了下眉毛,并没有理会这个可能中的种族主义者,这种动物到处都是,没时间和他们玩。
却是另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家伙猥琐的笑笑,道:“我打赌他需要工作,看起来很需要。”
“看起来他没找对地方。”托马斯也裂开嘴笑着。
这时远处又走过来5个人,领头的家伙远远的就嘿笑了起来,道:“没准他是需要的。”
“哦,朱利恩,难道你是需要的。”
很多人都嘿嘿的笑了起来,黄宣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于是从兜里掏出剩下的5美分,用大拇指弹起,丢在地下,嘘了一声托马斯,道:“honky,看来你需要这个。”
honky是对白人的蔑称,就像是白人说黑鬼一样,当黑人鄙视白人的时候,通常使用这个词,黄宣此语一出,在场的人顿时呼的笑了起来。
并不是因为这句话真的多么有意思,他们只是喜欢看热闹而已。底特律是一个崇尚强硬的城市,工人们之间的游戏通常是橄榄球,无防护的撞击令之感到爽快,而黄宣面对8个白人这样说,很明显会引起一场斗殴。
不过,除了福特公司的家伙,其他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都站在了中立的立场上,等着看好戏。福特公司的家伙虽然穿着西装,但胳膊仍然能环绕黄宣腰围一周,看起来,他是没什么机会的。
黄宣也知道自己打不过眼前的八个白人,但依然用藐视的眼神看着托马斯等人,缓缓的从人群中走出,道:“我打1个美分,只用两拳就能打倒你。”
(https://www.weishukan.com/kan/68254/5125653.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