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至爱亲朋,手足兄弟,比猴还精!(求订阅,求月票)
听了索非亚的问题,康熙汗就苦笑着回答道:“索非亚,其实大明的版本,大清的版本,大蒙古的版本都是同源的,从根子上说,都是前明的那一套,或者更准确的说,都是儒家的那一套东西,如果再要往深了挖,就是西周传下来的那一套不断修修改改。朱和墭在前明传下的版本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才有了如今的新明制。而朕则是参考着新明制对源自前明的清制进行改革,才有了如今大蒙古的五八旗体制。”
索非亚一边看着康熙汗给彼得一世提供的参考方案,一边小声询问:“既然新明制和五八旗制是同源的,那陛下为不建议罗刹照着五八旗体制进行改革?”
康熙摇摇头道:“大蒙古自有国情特殊,和罗刹,和大明都是不一样的。我大蒙古和之前的大清,其实都是以寡临众,有点......有点像西班牙人在新大陆的局面,甚至还有所不如,毕竟汉人和印度人可不是印第安人能比的!所以要谨防内变。”
已经当了三十多年皇帝的康熙,现在算是完全明白了。儒家的那一套源自西周,而西周到秦汉这一段,华夏文明一直在东亚大陆上扩张,差不多把东亚这一块最好的土地都占了去......那么好的土地,哪怕在两三千年前,也不可能是真正“无主”的。所以西周的那一套本就有殖民开拓的成分,什么夏君夷民,国人野人的,还有以血脉宗族为核心的组织体系,都是那个时候传下来的。
大清的八旗制度其实就是来了个反向操作,搞起了“夷君夏民”。但是由于满人面对的不是零散的夷人、戎人部落或小方国,而是一個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口巨多的巨型民族,所以就很难搞好了......搞不好不是他不圣明,而是大清自有国情如此!
而康麻子搞出来的五八旗,则是吸取了八旗体制基本盘太小的教训,把八旗搞成了四十旗,佐邻数目也搞到了两千多,旗人户数更是超过了六十万,人口更是达到了三百余万,这实力比起当年的大清八旗真是强太多了!
如果他能把五八旗拧成一团,人口再增加到一千万以上,那大蒙古的江山就稳了!
康熙接着又道:“而罗刹和现在的大明,都是本族治本国,当然要尽可能追求上下一心,同欲同德,能平均的话,最好还是平均一些。如果罗刹贵族连本国的罗刹语都不屑说,而是以说法语为荣,那他们还会把本国族人当自己人吗?怎么搞下去,岂不是要隔绝上下贵贱,生造出一个以寡临众的局面吗?”
康麻子吃够了以寡临众的苦!他如果是汉人帝王,朱和墭无论怎么折腾都颠覆不了大清江山......甚至根本就折腾不起来!所以他得知一部分罗刹贵族居然以说法语为荣,马上就联想到了当年的大清八旗贵胄。
如果罗刹国上面的大老爷装法国人说法语,下面的贫民当农奴说罗刹语,这罗曼诺夫王朝的江山能稳住吗?
索非亚本来也是个“西欧迷”,但她现在当了“三哥国”的大土豪,自信也就起来了——那帮法兰克贵族大部分都是表面光鲜,大部分人家里面连区区一百万银卢比都拿不出......他们的女儿也只配给胤䘦当皇家情妇。
想到这里,索非亚对康熙道:“明白了,我到了罗刹国后,一定让彼得向大明多学学。”
康熙点点头:“不过罗刹也不能照搬明制,毕竟现在的大明是朱和墭领着一般沿海莠民打出来的,那帮人在陆地上没有什么产业,再怎么均田地也是均别人的田。而且那帮莠民之中的骨干中坚本就是海贼海商,重工商和轻农业,所以新大明才能大兴工商海贸......这一点不仅我大蒙古比不了,就连罗刹国也比不了。罗刹虽大,但却占了一大片烂地!所以涉及农奴和土地的改革,最好先从黑海附近新征服的土地开始。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靠近黑海的地方修建一座南京城,作为罗刹国的工商海贸之本。”
索非亚听了康熙的建议,连连点头道:“黑海沿岸和南罗刹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比北方莫斯科周边的土地要好,过去东罗马帝国还兴旺的时候,那里就是东罗马的殖民地和粮仓......不过如今君士坦丁堡在奥斯曼帝国手里,黑海的出海口给锁住了。走多瑙河往中欧而去的路线,也因为河口被奥斯曼控制而难以走通。而且修建一座新首都的投资也是天文数字!”
康熙拍了拍胸脯,笑道:“这些都抱在朕身上......朕会给奥斯曼留一条活路,奥斯曼自然也会给罗刹留一条活路!只有这样,大家才都有的活!
至于建立新首都的投资,朕可以出一部分......索非亚,朕不会让你空手而去的。不过这投资一定得有回报,这罗刹南京城里面的好地块,彼得得给朕留下一些。
另外,朕的印度银行也得在罗刹南京开个分号,也劳烦彼得多多照顾了。”
康熙历练了那么多,早就把自己历练的比猴还精了。他当然不会被波斯湾边上的荒地吸引了去帮路易灭奥斯曼帝国了。有奥斯曼帝国在前面顶着,路易是盟友,彼得是亲人,而朱大魔鬼......为了维持奥斯曼帝国的生命线,也不会发兵来个大蒙古国开战。
而奥斯曼帝国一旦灭亡了。那好不容易形成的平衡就被打破,到时候至爱亲朋说不定都靠不住了!朱大魔鬼那就更靠不住了!
......
同一时间,康熙皇帝的好儿子,没有野心的胤禔和生性淡泊的胤禛,正一块儿在南京紫禁城外的一条夯土官道上骑自行车......这两兄弟正骑车前往南京平天府城。胤禔的直郡王府就在平天府城里面——平天府城就是原来的拉合尔城,是莫卧儿王朝的都城之一,恢宏富丽,在当今世界上也能排得上号,可比康麻子后来让人修建的棱堡式紫禁城繁华多了。
所以许多大蒙古的权贵都在棱堡式紫禁城内(这座紫禁城并不只是宫城,而是拥有官员住宅区和朝廷衙门区的城堡)和南京平天府城里置了宅子。
而胤禔离开南京的时候,康麻子的棱堡式紫禁城还没完工,所以他的直郡王府是在平天府城里面的。今儿这两兄弟从南书房里出来时,当大哥的胤禔就提出要在自己府上请好兄弟胤禛吃一顿正宗的法国大餐,以表示对胤禛不远数百里去木坦儿迎接他的感谢。
面对大哥的邀请,向来重视手足亲情的胤禛当然不会拒绝,于是就先和胤禛一块儿回了自己的府上,又叫了邬思道同行。
胤禔、胤禛两兄弟都喜欢赶时髦,所以一人一辆自行车踩着就出门了。而邬思道则和一群侍卫骑着印度折耳马在后面跟随......也不知道是胤禔、胤禛两兄弟骑的印度制造的自行车速度太快,还是邬思道他们的折耳马其实都是瘸马,总之一行人出了紫禁城没一会儿,骑车的就把骑马的甩在了身后。
这个时候,两兄弟终于可以说一些悄悄话了。
“老四啊,这个青帮到底是咋回事儿?是不是老二成心搞出来和阿玛作对的?”
大阿哥胤禔向好兄弟打听起青帮的事儿了......他在凡尔赛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青帮可是无处不在啊!
胤禛一笑:“大阿哥,这个青帮啊,就是不识字儿,或者识字儿比较少的儒宗。在清、蒙、儒三个八旗之中,读书多的都是儒宗子弟,没念过什么书的就是青帮门徒。至于这青帮是不是老二搞出来的,小弟就不大清楚了。”
胤禔又问:“老四,依你这么说,南京平天府这边也有青帮的人?阿玛分给我们的俩的清八旗的正白、正红两旗里面也有......青帮门徒?”
“那当然了!”胤禛苦笑道,“要不然阿玛怎么会那般忌惮老二?”
“那咱俩......”
胤禛叹了口气:“一边是咱们的阿玛,一边是咱们的手足兄弟......大阿哥,这事儿可真是难为死我们两个了!”
胤禔点了点头:“的确难......阿玛怎么总是给咱俩出难题呢?”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老四,你说老二的消息一定很灵通吧?”
胤禛又是一叹:“那是当然的!南京这边发生的大事,他要不了二十天就能知道了!”
胤禔又试探着问:“那会不会有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之事发生?”
胤禛只是摇了摇头,不置可否。
兄弟二人,就这样一路无语,蹬着脚踏车往拉哈尔城而去。
......
胤禛有一点是没说错,二阿哥胤礽的消息是非常灵通的,大阿哥胤禔、四阿哥胤禛受封为清八旗正白和正红两旗旗主的事儿还没正式宣布,他就已经知道了!
而同时传到北京开天府的消息还有索非亚皇后携带着大笔银卢比在哥萨克雇佣军和吐尔扈特骑兵的护送下,离开南京平天府启程前往罗刹国的消息。
“大龙头,看来大汗想要扶着几位阿哥对付您了......另外,索非亚皇后还带着一大笔财货往罗刹国而去,看来是想联合罗刹一起对付大龙头您了。”
在一间宽敞明亮,当间供着关二爷神像的厅堂当中,身穿青布长衫,要系黑布带子,脚蹬一双布鞋,左手龙头棍,右手一把纸扇子,光头没戴帽子,露出了刚剃过的秃脑门和一根大辫子的大清同治皇帝胤礽,正在听一个穿戴打扮和他差不多的二十四五岁,样貌非常俊秀的青年报告着刚刚得到的消息。
这青年姓张,名廷玉,字衡臣!
就是那位历史上的一代名相张廷玉,他爸爸张英是儒宗大老,他则是青帮大老。父子都是大老,这前途实在也没谁能比了!
不过这个青帮并不是儒宗的分号,更不是儒宗的青年组织,而是一个和儒宗平行的帮会组织......儒宗走得是上层路线,青帮则是走下层路线的。
因为下层的人数比上层多,而且由于康熙西迁后,五八旗子弟基本不参加科举,也没有儒家科举可以考,所以儒宗就难免有点式微。在这种情况下,青帮崛起就正当时了。
而这个青帮的出现......还真是有点神秘兮兮的,其实也不是胤礽办起来的,而是由三个来西清国贸易的,心向大清的明朝商人发起的。这三个商人的背景非常神秘,叫什么名字都没人知道,青帮中人只管他们叫“黄老板”、“杜先生”、“张大哥”。
胤礽这个皇帝,还是在青帮起来以后加入的。不过他的身份明摆着,当然不能当门徒了,所以就给你他弄了一个一步登天大龙头。
当然了,胤礽这个大龙头当然也不是空头的,而是真有实权的,只是这个青帮的财政大权始终在那三个明朝商人手里捏着......
这胤礽呢,实力是真有一点的,光是基本盘就有儒八旗的三百多个佐邻和科尔沁蒙古以及噶尔丹带来的一部分准噶尔蒙古的人马,而且草原上的哈萨克人和费尔干纳盆地里面的天方教徒也归他统治。真要努力动员,十万二十万大军都能拉起来!
但是他的软肋也很明显......穷啊!
跟着他的儒八旗三百多个佐邻是不交税的,科尔沁蒙古、准噶尔蒙古当然也不交税给他,哈萨克人最多交点牛羊马匹意思一下。唯一能给他纳粮上税的,只有费尔干纳盆地里面的天方教徒。
不过费尔干纳盆地就那么一丁点大,能上多少税?能纳多少粮?所以胤礽的西清根本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要维持下去就只能靠爸爸给钱——这也算是啃老吧?
但是胤礽和康熙的关系不好,所以只靠一个康爸爸是不行的,还得向东面的朱爸爸要钱,这才能勉强维持到如今......而如今康爸爸眼看就靠不住了,这以后光靠一个朱爸爸,胤礽还能维持下去吗?
(https://www.weishukan.com/kan/68544/715326754.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