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屯兵犍为寻衅端
随着公孙度正式被流放到济州岛吃野牛,这也意味着董卓仗着圣旨给刘备阵营添堵的一切努力,都最终被一一拆解、化为泡影。
糜竺非要坚持选择济州岛作为流放地,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之前通过徐荣了解过公孙度这人的脾性,知道公孙度做过冀州刺史,而且风格铁腕,是个颇有治政手段的狠辣之辈。
要是仅仅把公孙度流放到带方郡以南,也就是汉江南岸的三韩之地,说不定这人真有本事短短几年内成为三韩雄主、裹挟拉起数万东夷青壮,到时候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
但是流放到济州岛,一来是济州岛的蛮夷人口不满万,无法快速裹挟壮大。而且糜竺没有给公孙度留任何造船工匠。靠外行人瞎捉摸,最多也就造出一些可以近海打鱼的小木船。
想指望这种船越过最窄处也有一百五十里宽的海峡,简直与找死无异。糜竺牢牢控制着海军,也就能确保至少十年内不怕公孙度掀起浪来。
一穷二白建立起陆军,这个是比较快的,只要有人口,民风彪悍狠人够多,抓壮丁都能快速壮大。海军就是有钱人玩的奢侈品了,糜竺出身豪商,自己战斗力不行,当然懂得要发挥自己的海军优势吊打贫穷军阀。
当然这么做的缺点也有,那就是尝到了甜头容易出现路径依赖,发现钱能解决问题就愈发重视钱,最后科技树也有可能点歪,走上历史上英国人日本人那种海军强国的发展逻辑。
不过这也无所谓了,反正糜竺只是一方牧守,未来天下的主基调还是看朝廷中枢的。糜竺能为华夏的发展方向多开拓出一种新的可能性,也是好事。
……
闲言休絮,辽东诸事平顺之后,且把目光重新投回西南的犍为郡。
191年六月上旬,李素和关羽、张飞就带兵南下犍为。
张飞屯僰道,关羽屯江阳,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战前准备和集训,争取在进入南中之前最后适应一下客场作战的环境。
刘备入川后,已经休养生息了快一年时间,基本上没有动兵,去年跟刘焉打的时候,真正激烈的战斗其实也没持续多久,所以成都平原的民力已经差不多恢复到跟刘焉战前的水平了。
如果刘备需要的话,现在就征发十万作战部队也是征得出来的。但今年南中之战的动员规模,却依然控制在“同时只调动一万多人部队”的范围内。
主要是南中后勤困难,哪怕国渊在朱提治理航道、沿岸险滩处屯田准备了半年,依然不足以支持太多大军。
后世诸葛亮讨伐孟获时,总兵力其实也就不到两万人,那里面还有几千人是李恢本来就放在永昌郡、拥护汉庭的,还有马忠对付牂牁郡的偏师两三千人。
所以历史上诸葛亮的主力部队绝对不超过一万五千人。而且诸葛亮只要到了永昌,就可以吃李恢给的存粮,这一点优势如今的李素和关张可是没有的,永昌如今还是根本不鸟刘备的状态。
这一次,关羽、张飞也打算各自带五千作战部队,李素再带两千人的亲随护卫,总兵力一万二,就要趁着这个冬天至少把建宁郡和永昌郡拿下,对于没什么经济价值的越嶲和牂牁则形成威慑为主,时间来不及就明年冬天再说,李素是真的不想亲自深入十万大山。
关羽的五千部队,有高顺为副,主要是益州本地的汉人士兵,已经是尽量精选的高素质兵源了。出发之前,关羽也跟他们交代过,这次表现好的,可以提升进新扩建的陷阵营里。
进了陷阵营,上阵可以穿铁札甲、用斩马剑,生存率能大大提升,待遇也会极大提高——目前的普通汉兵,是月给食两石、给士卒家里补贴一石、月百钱。进了陷阵营后,吃的可以从三石提高到五石,还有每月肉二十斤,月饷也提升到三百钱。
关羽承诺这五千人里,表现最好的一千六百人,战后正式编为两个每个八百人的陷阵营。后续作战期间,每次还有运粮兵来替换时,规模大约是两千人,那就会把前线部队中的伤病、抗不下去的替换回去。
然后从新来的两千人里,每次再看作战表现,选拔八百人,一直轮替到扩军后的陷阵营所需的四千人满员为止,先表现好先提拔。关羽素来体恤士卒,知道当兵的要什么,这个赏格开得合情合理,对于士兵们的吸引力极大。
而张飞因为对待小兵不太好,治军办法比较简单粗暴,所以那种“以晋升引诱士兵卖命”的带兵方法也不适合他,故而这次张飞带的都是青羌兵和板楯蛮,也就是刘备帐下的蛮兵部队。
另外,出发之前刘备也担心张飞御下过严,导致蛮兵不堪鞭挞闹出事儿来,所以跟李素商量了一下,想提拔一个心向汉室的板楯蛮本地部将给张飞当副手。这人不一定要能力多强,关键是要血统在板楯蛮中还算高贵,能镇得住场子。
后来,李素在巴西板楯蛮第一大宗何賨部落中筛选再三,力排众议选了何族长一个才十六七岁的外孙,名叫王平,破格直接提拔为别部司马。
何族长听说这个任命时,极为感激,私下里给李素送了几千斤香木作为谢礼,还给了几个美女做使婢。因为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一个还没出仕的外孙,能够被李素如此看重,直接带兵进组做到别部司马。
王平本人也是感激涕零,表示一定在张将军麾下帮忙约束士卒,跟随张将军学习带兵打仗的经验。
一万多人的部队,就这样拼拼凑凑到了僰道。
到了僰道之后,犍为太守陈实第一个跑来主动迎接李素,屯田都尉国渊也来了。
陈实是原先蜀儒四宗里实力最弱的陈氏的话事人。刘备和刘焉双簧削、灭了蜀儒四宗里的前三家,总要留下一个陈实作为看板,来显示刘备的仁慈,免得被当地人怀疑刘备的清洗趋势。
加上陈实当初在江阳无血开城直接投降了赵云,所以他也就可以再干几年犍为太守。在北伐成功之前,刘备是不会动他的。未来就算要动,也不会是降职撤职,最多是平调移到南中新收复的郡当太守。
……
李素也是到了僰道之后,才有时间分析今年新打探到的情报,为后续的行动制定具体规划——也怪南中的情报实在太匮乏了,刘焉任益州牧那两年,也都是放养状态,只要南人不明着扯旗造反,刘焉就不去招惹他们。
以至于刘备刚来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南边有多少势力派系,连该打谁该拉拢谁都不知道。
“子尼,这半年来辛苦了,先说说你打探到的南中四郡各方派系实力如何、各自对朝廷的态度如何。”李素开门见山,向最了解情况的国渊发问。
国渊有备而来,拿出好几个卷轴,展开对照着地图一一解说:“都督,如今南中四郡的太守,有两人还是中平年间册封的旧人,分别是建宁太守景毅、牂牁太守刘宠。
另外两郡,连太守都已经是当地蛮夷自行拥立的了。越嶲郡在中平初年朝廷派过太守潘长宝,后因白夷作乱,潘太守死于战乱,是中平五年之事。后来越嶲本地蛮部推举兼并了乱部的高颐为郡守。
刘焉入蜀后的第一年,追认了高颐的自立,高颐当时也顺水推舟进贡了刘焉几百斗香木、香料。不过因为高颐年事已近五旬、且是晚年得子,听说他只有一个尚在冲龄的幼子高定,刘焉考虑到南中瘴疠肆虐、蛮夷普遍寿数短于汉人,也想过等高颐老死后挑动其宗族争权收回对越嶲的控制,不过还是刘焉自己先死了,也就不了了之。
最后一个永昌郡的郡守,光和年间朝廷封过李颙,但李颙在熹平末年就因年事已高,请求退养。然后朝廷任命张化接任永昌太守,但因搜刮南蛮珍货过多,中平初年激起蛮夷叛乱,将其杀死。以至于如今永昌只在孟氏等蛮部手中,抗拒朝廷。
倒是张化的前任李颙,虽然熹平年间就已年过六旬退养、如今更是年过七旬,但居然还活着,只是不问世事。听说这李颙本是巴郡垫江人士,在巴郡时就深谙招抚板楯蛮之法,其子孙也与蛮夷关系不错。
李家虽然无权,但蛮部之间若有纠纷不能调处,各部蛮王依然会公推李家派人仲裁。我们若能在李颙子孙中择其人望较高者合作,对于控制人口最多的永昌郡应该会大有好处。”
李素一直耐心听着,刚才他听国渊说到“越嶲蛮王高颐有幼子高定”时,他就留了个心,暗忖:莫非南蛮之地权力世袭这么严重?如今那些蛮王、太守,都是三十年后诸葛亮南征时那些蛮王、太守的父亲、祖父不成?
不过,这其实也正常,因为西南夷地区一直到明朝“改土归流”的时候,才开始实现从世袭土司向朝廷派遣流官的转变。汉末的世袭肯定比唐宋还严重。
所以,再次听到孟氏、李氏的时候,李素就问道:“那前永昌太守李颙,子孙都有哪些人?可有名单?孟氏蛮部族长叫什么?族中继承人分别叫什么?”
国渊屯田期间情报工作做得还挺足,翻拣了一会儿很快找到了李素要的东西。
李素一看名单,果然李颙得嫡长孙名叫李恢,如今还不到二十岁。
而孟氏蛮部的蛮王叫孟尝,有两个儿子孟节孟获。
怎么没有孟优?李素一想,应该是孟优太年轻,现在还没生出来呢。
除了这些位于顶层的太守、蛮王之外,国渊的情报名单后面还有一长串几十家南蛮势力,大的有几万户部众,小的几千户,李素一时也不及细看,就走马观花浏览一遍。
他心中已经对于主要拉拢谁、打击谁,有了点想法。
(https://www.weishukan.com/kan/69582/616452431.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