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乱世枭雄 > 第八百四十章 弹劾王君临

第八百四十章 弹劾王君临


  王君临离开小雨剧院,又来到了旁边的武林公会。

  有聂小雨亲自经营管理,武林公会已经不是秩序井然能够形容的,最科学有效的机构,最合理的制度,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又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历时两年时间,打造出来的武林公会,已经成为一个堪称是最严密、最神秘、最有效的组织,这样的组织所呈现出来的办事能力、组织能力、动员能力根本不是这个时代任何组织乃至朝廷官府所能想像,甚至所能比拟的。

  武林公会总部是一个占地一百多亩的院子,情报堂、执法堂、悬赏堂、长老会各占一个区域,所以武林公会大体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又根据下属不同的职司分成更多的小区域,其中占地最大的要属情报堂,但最热闹的则是悬赏堂,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来这里发布任务、领取任务和交任务领赏。

  王君临参观了一圈,最后来到了悬赏堂,被正门口那个长足有五十米,宽两米的黑板墙吸引了,此时在这面墙前围了足足两百多人,大多都是江湖武者,因为这黑板墙上面写着各种任务。

  不过,这黑板墙上面只是简单称述了任务,在这里不会暴露任务具体涉及到的人,只有想要接任务的人进入到悬赏堂中,经悬赏堂具体鉴定拥有完成这个任务的条件之后,才会将具体任务情况告诉对方,并发放一个独有的令牌凭证,算是证明此人接了这个任务,而有关这个任务的一些情报则是要到情报堂里面花费银钱去买,当然也有不想花这个钱,自己去打探与任务有关的情报。

  而武林公会会对发布任务和接任务的每一个人身份进行保密,目前为止从未有发布任务和接任务的人身份泄露的事情发生,这让武林公会的信誉不光是在江湖上达到了极高的地步,即使在民间,乃至一些贵族门阀之中也有极大的市场,而通过这些任务,武林公会自然也可能会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知道发布任务和接任务的人隐私和秘密,当然为防止武林公会内部将这些隐私和秘密

  泄露,对于这方面的管理极为严格。

  ……

  ……

  这一日蓝衣卫府很平静,但朝堂上却炸开了锅。

  太子遇刺一案在皇帝和皇后的共同压制下,没有哪个不长眼的臣子再敢多提,逐渐淡出了百官的视线,但另一件事情却被他们摆上了案头,提到了朝会上。

  坐在高高在上的龙塌上,杨广扫了一眼厚厚一沓弹劾秦安公王君临的奏章,始终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淡淡的说道:“关于此事,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都说说吧。”

  “陛下,高句丽国乃我大隋属国,渊太祚是高句丽国宰相,又是高句丽国的使臣,如今被秦安公王君临无辜关押在蓝衣卫府之中,此等行为直接影响两国邦交,败坏陛下天威,实在是太过恶劣,若是不严加惩处,陛下颜面何在啊!”一个中年官员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道。

  此人乃是御史台一名御史,他所说的事情倒也是他的职责之内的事情。

  当然,这位御史站出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他姓元,与关陇巨阀元氏关系密切,有机会弹劾王君临这个仇人,自然不会放过。  

  “元大人言之有理,秦安公肆意妄为,破坏两国邦交,很可能引起两国兵伐,必须严加惩处!”又有一官员站出来说道。

  “元大人和于大人说得对!”

  “秦安公之罪大恶极,居心叵测,必须重惩!”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

  接连站出来十五人表示赞同附议,而且在十五人语言加工之下,王君临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将皇帝放在眼中,有预谋的破坏两国邦交,想要挑起两国大战的大奸臣。总之,罪魁祸首王君临,不杀不足以安定两国邦交,不杀不足以慰臣心,不杀不足以为臣道……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强调了大隋与高句丽国邦交的重要性,以及王

  君临做事跋扈、歹毒等等。

  和这些人相反,武将们则全都在朝堂上打起了瞌睡,长孙晟、裴世矩、房乔等与王君临交好的大臣从始至终都表情平静,一言不发或者面露讥讽,摇头不语。

  这时,一位年轻的御史站出来,本来要上去的某位关陇一系官员脚步顿了顿。

  这位御史是御史台里面官职最小的一个,名叫刘志丰,此时朝会上他也站在最后一排,包括杨广在内,在场很多大臣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他是通过谁的关系,从外州调到京城,成为一名御史。

  “陛下,臣怀疑御史台于成冈、吏部外侍郎元徒……十五人收受高句丽国使臣渊太祚属官贿赂,所以才在朝堂之上为高句丽国使臣渊太祚说话,此乃卖国之罪,还请陛下下旨严查。”

  刘志丰的话说完,静静的立在那里,朝堂上却已经寂静一片。

  刚才被点到名的十二人,顿时心里同时咯噔一下,他们是收了高丽国使团的财物,但是对方做得很隐秘,都是乔装打扮之后,从侧门或者后门进入,本不该被人知道的,可是这个小小御史竟然怀疑他们,这是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是真的只是怀疑,还有这个刘志丰只是一名小小御史,为何敢说出这些话,同时得罪十五名官员和他们身后的势力。

  “刘大人言之有理,臣也认为刚才弹劾秦安公之人名为弹劾秦安公,实为救渊太祚,所以臣也怀疑他们十五人收受了高句丽人的财物。”

  “臣附义,臣听说……”

  “臣也附义,臣以为……”

  ……

  ……

  接下来,又有十来个官员附和刘志丰的话,这些人遍布三省六部,重臣不多,唯有最后才说话的内史侍郎虞世基算是有分量的人。

  不过这些人官品虽然都不超过四品,但却都在朝廷紧要位置任职,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三个月前提出迁都洛阳时被杨广新近提拔上来的。


  (https://www.weishukan.com/kan/69704/48218534.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