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盛唐崛起 > 第四百二十四章 王满渡(二)

第四百二十四章 王满渡(二)


  苏州,吴县。

  提起苏州,就不免让人想起虎丘山。

  作为苏州的地标性风景,虎丘原本名叫海涌山。

  相传上古时期,这里是一片大海,海中岛屿林立,虎丘山最为矮小。每逢潮起潮落,虎丘若沉若浮,若隐若现,于是就有了‘海涌山’这个叫法。然而,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与越国交战,因伤重而死。他的儿子把他葬于虎丘,据说下葬三日之后,有人看到一只白色的老虎蹲在山上,于是就把海涌山改名为虎丘山。

  而虎丘山里,也有两个非常著名的景物。

  剑池就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叫‘剑池’,也有各种传说。

  如果从上鸟瞰,池若长剑,故而名为剑池;也有人说,吴王阖闾死后,将三千名剑殉葬,所以才叫做剑池。甚至,还有传说,这剑池就是吴王阖闾墓的入口。

  虎丘崖左,有篆文‘剑池’二字,据说是王羲之所书。

  月光皎洁,照映在刻有‘剑池’二字的崖壁上,恍惚间似有三千剑气弥漫纵横。

  崖前,站立一人。

  她一袭黑衣,不过衣服略显宽松,更衬托出身材和体态的娇小。

  风吹来,拂动黑衣猎猎,在月光的沐浴下,宛如要乘风归去的仙人一般。

  “阿梅,久等了。”

  一个柔弱甜美的声音响起,从远处走来一个女人。

  她身穿水蓝色袄裙,在胸下束腰,外面则罩了一件半臂。

  如果杨守文在这里的话,一定能认出那女人正是吴县苏家的苏娘子。

  她步履娇柔,款款而行,若风中摆柳。加上她体态娇小,让人不由得生出怜惜之意。

  黑衣女人转过身,朝苏娘子颔首示意。

  “能在此欣赏右君神迹,就算多等些时候也无妨。”

  “此处风大,不如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算了吧,就在这里,我会感觉比较安全。”

  黑衣女子说完便沉默了。

  而苏娘子也没有强迫,微微一笑后,轻声道:“皇泰宝藏已经被找到,里面有价值四千万贯的黄金,准备运往神都。”

  “什么时候?”

  “现在他们正在清点,如此巨额黄金,估计不会一次性运送。

  据阿郎传信,估计会在九月末押送第一笔黄金离开。阿郎的意思是,放过第一笔黄金,咱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后一笔黄金上。这样一来,风险会相对减少。”

  “那岂不是说,还要继续等待?”

  “怎么,舍不得你那个徒弟了?”

  黑衣女子闻听,原本清冷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暖意。

  “我如果耽搁太久,会耽搁了幼娘的筑基。

  这件事,最好还是尽快结束,我还要前往蜀州,请阿竹帮忙……不能提早一些吗?”

  “这个,我会与阿郎商议。”

  苏娘子说完,话锋突然一转,轻声道:“阿梅,你真不打算考虑一下阿郎的建议吗?”

  “什么建议?”

  “就是幼娘的事情……”

  黑衣女子顿时激动起来,厉声道:“这绝无可能!谁也别想把幼娘从我手中抢走,她是我的孩子。”

  “可你要知道,当初你是从杨守文手里抢来的幼娘。”

  “哪又如何?”

  苏娘子怔了一下,道:“若那杨守文只是昌平县尉之子,你抢走也就抢走了。

  可问题是,杨守文而今已声名鹊起,得了圣人的青睐……而且,他的老子也不再是那个一名不文的昌平县尉。他可是弘农杨氏子弟,你不交出幼娘的话,就要面对五大姓之一的郑氏,以及弘农杨氏的追杀。阿梅,我这可是为了你着想呢。”

  一个杨守文,还无法让黑衣女子心惊。

  可如果加上郑氏和杨氏,让她不得不谨慎起来。

  沉吟半晌,她摇头道:“阿兰,你不用再劝我了……幼娘我绝不会交出来。了不起等幼娘得了我衣钵之后,我带她去找杨守文说清楚。如果杨守文还要找我麻烦,我梅娘子又岂会怕了他?这件事就这么说,总之我不会把幼娘交给殿下。”

  见梅娘子态度坚决,苏娘子也就不再劝说。

  她笑道:“我就知道你不会改变主意,傲如阿梅,又岂会被那一个杨守文所吓住。

  好了,我要回去了!

  关于黄金的事情,我会和阿郎再商议,你等我消息就是。”

  “那好,我会住在这附近。

  如果有消息,就在剑池旁边那棵古松上系一根红色绸带,我就会在这里等你前来。”

  苏娘子点点头,微微一福后,转身离去。

  不过,在她转身的一刹那,眼中却闪过了一丝戾色。

  阿梅,机会我已经给过你了……既然你冥顽不灵,那阿郎要找你麻烦的时候,你可别怪我心狠。

  +++++++++++++++++++++++++++++++++

  黎明时,江北下了一场小雨。

  雨不是很大,但雨水很凉……一场秋雨一场寒,果然是如此!

  杨守文从船上走下来,身上已经多了一件大氅。

  码头上,有一群人,还有几辆大车,静静列在那里。当明秀出现的时候,那为首的一个大汉走上前,朝明秀躬身一揖道:“四郎,阿翁听说你要去洛阳,命我等相随。”

  “要不要这么大的场面,这么多人?”

  “四郎此次前往神都,代表的是明家的脸面。

  小郎君如今不在洛阳,宅子早已荒废,四郎此去,也需要有人照应,还请四郎莫为难我。”

  “我可以住青之家里的。”

  明秀嘀咕了一声,但并没有太坚持。

  他扭头对杨守文道:“喏,你开心了……不过,我小叔家距离铜马陌不远,我还是可以经常去骚扰你。对了,到时候记得多准备鹿门春和清平调,我到时候要送人。”

  鹿门春和清平调两种酒,主要是集中在中原和幽州地区。

  其中,鹿门春以中原为主,而清平调则主要在幽州贩卖。江左之地,这两种酒不太常见。不过当明秀知道了这两种酒之后,就来了兴趣。只是他这种态度让杨守文有些不爽,弄得好像理所当然一样……你送人,和我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哼!”

  杨守文哼了一声,低声骂道:“我这次来苏州,最大的错误就是认识了你这痞赖货。”

  “嘿嘿,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你这家伙。”

  明秀说着,一指那大汉,笑道:“此我明家二十八宿,当年他们的父辈,曾跟随叔祖前往神都。他叫明礼,身手不赖。一对一的话,估计你家的杨茉莉都不是对手。”

  “谁叫我。”

  杨茉莉正牵着马从船上下来,听到有人提他的名字,便憨声答应。

  杨守文看了那壮汉一眼,眸光不由得一凝。

  这壮汉看上去很普通,长的也不是很起眼。但他的身上,却有一种难言的气质,让杨守文感到非常危险。明秀倒是没说错,如果只是单纯的较量,杨茉莉绝对能胜过对方。可要是生死搏杀,杨茉莉虽然力大,恐怕也不是他十合之敌。

  这是一种经验。

  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人,绝不是单纯练武的人可以比拟。

  就如同李元芳……当初杨守文和他在大弥勒寺里动手,杨守文不落下风。可实际上,那次动手,切磋的性质更大。双方都留了几分力,没有真正的下死手。

  如果那次李元芳和杨守文生死搏杀的话,杨守文估计难以活命。

  这也是后来阿布思吉达在见了杨从义之后,为什么想着要离开洛阳的原因。

  那是一个是非之地,又各种繁华令人眼花缭乱。可以生活,可以享受……但对于武者而言,洛阳却是一个容易让人意志消沉的温柔乡。毕竟,那里有太多的诱惑!吉达后来离开,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想起吉达,杨守文突然有些挂念。

  吉达离开洛阳已经很久,也不知道他如今在庭州过得如何?

  是不是还是像他在昌平时那样,每日在生死线上挣扎呢?

  杨守文决定,回到洛阳之后,一定要写封书信送去庭州,询问一下吉达的状况。

  +++++++++++++++++++++++++++++

  明家派来的人不少,除了那明秀口中的二十八宿之外,还有一干随从,有三四十人之多。

  再加上杨守文的手下和张九龄的随从,这队伍的人数,几近百人。

  他们除了骑马之外,还有六辆马车。如果再加上杨守文的两辆,就足足有八辆车。

  八辆车,近百人,这队伍行进起来,浩浩荡荡,颇有些壮观。

  好在,明家这些仆从显然是经过严格的训练,勿论是骑马还是驾车,都非常熟练。队伍沿着官道疾驰而行,速度说不上很快,但一日光景行进两三百里却不成问题。

  最重要的是,因为有了这些车马,他们可以不必进城留宿。

  累了,轮换着来。

  一些人在车上休息,另一些人则驱赶车辆。

  每天天不亮行走,入夜之后,则露宿荒野,令杨守文领略到了一种别样的滋味。

  “按照这个速度,差不多八月十二咱们就能抵达洛阳。”

  明秀笑呵呵对杨守文说道:“我是不是很聪明,用轮换的方法赶路,我简直是天才。”

  “天生的废才。”

  杨守文冷冷回了一句,顿时惹来张九龄、吕程志等人的笑声。

  杨守文和明秀这两个人,简直是天生的逗比组合。从泰伯渎开始,两个人斗嘴就没停过。明秀是屡斗屡败,屡败屡斗,全无半点气馁。而杨守文呢,则是抱定了只要是你明秀赞成的,我一定反对的态度。往往一两句话,让明秀哑口无言。

  这样一来,倒是为这单调的旅途增添了许多趣味。

  大家也在赶路的同时,对对方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一次,杨守文没有再去绕路或者隐匿行踪,而是选了一条最近的路,从泗州下船之后,经徐州、宋州走汴州,直奔洛阳。全程,大约有一千五百多里,路程不是很近。但是在众人日夜兼程的赶路之下,在八月初十就进入了汴州境内。

  进入汴州之后,一场大雨忽至。

  雨势不小,令道路受阻。

  按照原来的计划,他们准备在天黑之前渡过鸿沟渠,就算是进入了郑州。

  可这突如其来的大雨,令鸿沟水暴涨。

  从上游而来的山洪,冲垮了鸿沟渠的渡口,使得杨守文一行人只能望洪水兴叹。

  “征事郎,这雨势不小,弄不好可能会有第二波山洪爆发。

  咱们在这里有些危险,那边有一个山丘,地势较高,而且还有一座亭子,正好可以避雨,还能避开山洪袭击。”

  高力士披着蓑衣,跑到杨守文身边喊道。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的确是有一个山丘,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那山丘上的亭子。

  “这是什么地方?”

  杨守文跳下马,泥水飞溅。

  高力士道:“此地名叫王满渡,那山名为八角山,亭子叫做八角亭……咱们可以等雨停了之后,再渡河赶路。从这里到洛阳,最多只要三天,我们绝对赶得及。”

  ++++++++++++++++++++

  请关注一下老新的微信公众号,搜索‘庚新’或‘gengxin7512’即可,万分感谢。


  (https://www.weishukan.com/kan/71618/302415906.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