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第254章
当群臣们重新上班的时候,发现了医学奇迹。
朝中几位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的重臣,在大明刚建立的时候都不显老态。大明建立后,他们为大明殚精竭虑,耗尽了心血。
特别是前两年两广大案和南北榜案连发,几位重臣体态容貌明显衰老。好几个重臣都和李善长一样,走路必须依靠拐杖。
一过年,这些人突然像是年轻了好几岁,连脸上的皱纹都仿佛平整了一些,凹下去的脸颊都鼓了起来。
就过了个年,你们干了什么吃了什么?是陛下和太子赐予你们仙丹了吗?!
当他们在太子身边看到病重致仕的李善长的时候,心中更加确信,陛下和太子一定赐予了心腹仙丹。
他们在正月里拜访李善长的时候,李善长都已经病得不能起身。现在李善长现在居然丢了拐杖健步如飞?!
又过了几个月,当这些朝中重臣灰白的头发上冒出一根一根一缕一缕黑色发丝的时候,群臣们都疯了。
什么仙丹这么有效,能不能给我也赐一颗!!
御医们也很震惊。
他们挨个为发生了“医学奇迹”的朝中重臣把脉,最后得出一个他们自己都不信的结论。
没有仙丹,发生了“医学奇迹”的朝中重臣,唯一和之前不同的地方,只是现在他们心情很好。
唐大夫已经闭门著书立说,唐大夫最看重的弟子王宾,现在已经混成朱标身边第一御医。王宾和朱标私交很好,他向朱标提出了疑惑。
朱标反问道:“为什么叔叔伯伯们身体变好的原因,不能是因为他们心情好?既然郁结于心会缩短寿命,那心情好自然也能增加寿命。”
王宾想了想,点头:“有道理。”
朱标笑道:“你不问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高兴得头上都冒出黑头发了?”
王宾问道:“我可以知道吗?”
朱标给王宾画饼:“十年。这十年帮我把医学校开起来,我就告诉你。”
王宾不觉十年漫长,笑道:“太子殿下,一言为定。”
只当御医,就能在太子面前获得如同朝中相公般的看重,这十年真的不长,王宾干劲满满。
朱标认真地把这个承诺记在了小本本上,并展示给王宾看,以证明自己绝对不会忘记。
王宾笑得更开心,心情就像是要飞起来一样。
他想,心情好确实能让人长寿,他现在就认为自己如果一直跟随太子,一定能长寿。
御医最后也渐渐接受,朝中出现“医学奇迹”的重臣真的只是单纯心情好,影响了身体。
但其他人不相信。
胡惟庸看着自己白了大半的头发,嫉妒地看了一眼刘基灰白头发中突兀的几缕黑发,暗暗下定决心。
我一定要更努力,让太子殿下也赐予我仙药!
胡惟庸确信太子殿下一定有仙药,因为太子殿下是神仙下凡,人尽皆知!
朱标见流言越传越奇怪,只好让报纸辟谣,免得百姓被“迷信”蛊惑,也免得后世哪个不靠谱的自称历史研究者的人胡言乱语。
世间都言人逢喜事精神爽,百姓们信了。
许多大臣仍旧不信,有些人甚至开始花钱找偏方炼丹。
朱标表示自己仁至义尽,不信的人请随意,吃丹药吃死了别怪我。
尊重个人选择,放弃助人情节jpg。
自从朱标告诉了叔叔伯伯们未来后,叔叔伯伯们的心情过分好了,身体一日比一日爽利,干活也一日比一日利落。
以前他们还会和朝臣吵架,还会为未来迷茫。现在,他们只会用看傻子的眼神怜惜地看着这群不知道未来的人,然后强硬地把事情安排下去。
之后朝臣们气得睡不着,他们吃好睡好,每天做的梦都是美梦,一整天脸上都是笑容。
情况如何诡异,朝臣被吓住了。
再加上南北榜案后,朝中对朱元璋执行政策的反扑暂时被按下。朝中明明换了许多不熟悉工作的新官员,政策推行速度却飞速加快,之前吵了许久都没吵出结果的事一一被推行。
比如定下炎黄历和拼音表。
制定炎黄历很简单,只是要把以前史书都和炎黄历对照起来是个大工程。不擅长庶务只擅长读书和编书的学士们本来都在忙于修《元史》,如果再加一个炎黄历,他们感觉会很忙,所以总消极对待。
现在中书省的相公们直接把这件事压了下来,根本不和他们商量,还放言你们不做有的是人做,甚至相公们表示,自己很想做。
几位大先生窃窃私语。
“制定炎黄历肯定会名垂青史,语文课本必定有我一笔!”
“什么语文课本,应该是历史课本。”
“难道不是就算不考试也必须了解的常识吗?”
“全世界都用我们的炎黄历。”
“改个名字,叫公历好了,黄帝元年就是公元元年。这样把公历传出去的时候,其他国家不会抵触。”
众人看向刘基,刘基摸了摸自己鬓边的黑发,笑得高深莫测。
众人拍板:“就叫公历了!‘公即天下’,这不是我们大明自己的历法,是天下人的历法。”
他们想起朱标所说的后世把西元叫公元就一肚子气。
大先生们表示自己除了自己手头的工作,再编纂一部历法毫无问题。各位大学士们见诸位相公居然要来抢工作,立刻就不愿意了。
太子正式参政后,官员福利越来越好,皇帝也变得和蔼可亲。再加上太子妃这个钦差当得太过卖力,努力监督官员在地方上的违法乱纪行为,他们在地方上捞不到什么钱,倒是跟着太子“投资”,钱大把大把的进口袋。
再加上太子将两广大案和南北榜案的舆论把控得非常厉害,百姓们看完了报纸,经过了自己的分析,再加上两广逃难的百姓和那三千上街散发报纸的考生亲身倾诉,他们认可和皇帝对着干的人都是坏人。如果现在他们因不想修历而辞官,回到家乡之后肯定会被人指指点点。
所以许多想“大隐隐于朝”,只拿俸禄不干事的前朝大文人们只能被迫工作了。
大明朝不是除了朱元璋的老班底外没有能人,只是大部分能人不和朱元璋一条心。
现在他们无论被迫还是真的改变了心意,终于肯在行动上和朱元璋一条心了,就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出来。
朱标看着“拼音表”都傻了。
最终,朝臣们仍旧没有达成用哪个国家表音符号来为汉字表音的共识,于是他们自己编出了一套符号为汉字表音。
以前汉字音律都是用反切法,即找两个常用汉字,一个表声母,一个表韵母。朝臣们都是精通声韵的人,把用来反切的常用字找出来,然后简化成类似偏旁的符号,作为汉字的声母和韵母。
然后,他们又根据这套新创造的拼音表,弄了相应的罗马字母、天方字母(阿拉伯字母)、梵文字母拼音表,以“普惠外藩”。
朱标本想弄一个通用的拼音表来减轻对百姓扫盲的困难,没想到朝臣们不鸣则已,一鸣就拿出来四个拼音表。朱标也不知道这算简单还是搞得更复杂了。
不过除了朱标本人在考虑这个推广难度,其他人都认可了这个拼音表。
在他们看来,这比反切法容易许多,连这个都学不会,还读什么书?
朱标只能说,只要比现在普及汉字和官话读音的难度低,就算进步。推广吧,就这么定了,各地公学和大学都得教导拼音表。
全大明文人迅速接受了这件事。虽然各地方言众多,但要科举当官的人都得学官话,否则你让皇帝和上官和你用文字交流吗?现在有了更容易更规范的途径学习官话,他们都很乐意。
于是,拼音表顺利推广。
草原上,一些从中原逃回去还没死的蒙古贵族仍旧心系中原。他们从游商手中高价买到了报纸和拼音表后,都十分郁闷。
元朝曾经推行过表音文字,试图取代汉字,即八思巴字母。
忽必烈曾经强制推行八思巴文字,就像是朱标前世历史中的大清强制推行满文后。八思巴文字的结果和满文一样,王朝灭亡的时候,那文字就变成了“死”文字,迅速衰亡,连他们自己的民族的人都不愿意学习。
蒙古贵族都很奇怪,为什么大明推行拼音表会这么容易。难道他们做的事不是一样吗?
“这你们就不懂了。”朱棡喝完一碗羊奶酒解渴,用手背擦了擦嘴,道,“你们不行,大明行,原因有两点。”
蒙古贵族竖起耳朵。
朱棡竖起一根手指:“第一点,大明的汉文拼音脱胎于反切法,其内核仍旧是汉文。梵文、天方文、罗马文都有其对应的文明。这四种拼音都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让人接受起来就很容易。”
蒙古贵族想起他们的八思巴文,心里有点堵。
成吧,他们的八思巴文是忽必烈大汗让人现编的,确实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朱棡竖起第二根手指:“第二点,表音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汉字更容易学习啊。你看这四个拼音表,表音符号都非常容易书写和记忆。八思巴文字列一排,你们乍一眼看过去,真的能认清吗?”
蒙古贵族回想他们的八思巴文,呃,已经回想不起来了。
“原来如此。”蒙古贵族猛饮了一口羊奶酒,羡慕地看着身穿蒙古外袍的朱棡头上的大明发型。
自从他们被驱赶到更北方的地方后,与中原的通商越来越困难,连茶叶、盐巴、铁器等必需品都变得难以获得。
本来他们还可以从西域买东西。西方的几个蒙古汗国虽然内战不断,但都很默契地让西方的商队通行。即使那些物品价格很高,但蒙古上层贵族不缺钱,来了就买光。
但从去年起,西域商人越来越少。他们本以为是盘踞西方的瓦剌从中作梗,结果贵族们聚会的时候,瓦剌贵族在骂人,说他们的物资都变少了,只能往西边和北边扩张。
瓦剌本来试图南下东进,但大明的边防军太厉害,就算一个据点只有不到十个人,都能用那神奇的火|器把他们的勇士轰得人仰马翻。他们只能打更偏远地方的主意。
蒙古大贵族们靠着以前的积累,现在生活水平还不至于降低得太严重。但底下牧民连煮肉的铁锅都找不到,瓦罐又容易碎,许多人过上了原始的吃生肉喝生奶的游牧生活,很多人生病。
虽然蒙古大贵族们不把牧民们当人,但牲畜死多了,他们也会心疼。
他们越想越难过,不由抱怨起这件事。
“难道大明往西方扩张,把西方的国家都打服了,不准他们往蒙古卖东西?”有蒙古贵族猜测。
朱棡笑着摇头:“现在大明休养生息,除非是有人主动攻打大明,大明就不会出兵。你们说的事,我有所耳闻,有些猜测。”
蒙古贵族们立刻再次竖起了耳朵,洗耳恭听。
谁都知道,面前这个蒙古小贵族因为投奔了大明某个厉害的贵族,现在生活过得非常滋润,消息也非常灵通。
按理说,这种投靠大明人的蒙古小贵族是“叛徒”,应该被肃清。
但事实中,大明和蒙古几乎已经“停战”,蒙古贵族们彼此攻伐,没有精力去图谋中原。再加上与中原断了物资联系,他们的生活逐渐难过,这种能找到路子和大明换取物资的蒙古小贵族就特别受欢迎。
而且,他们也对这种“投奔”的忠诚嗤之以鼻。从古至今,他们没少依附中原王朝。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他们拿钱办事,中原王朝衰退了他们就图谋中原。
现在大明强盛,他们依附大明也没什么。只是大元刚被赶出来,他们有点抹不开面子。
等日子越发难过了,这面子就可以丢了。现在抓住这条能和大明的贵族联系上的线,他们就抢占了依附中原王朝的先机,可以吃上肉,后来的人只能喝汤。
所以眼前这个小贵族即使被如今自立的某蒙古大汗通缉,但除非那个蒙古大汗的嫡系,其他人都倾向于保护这个小贵族。
就算不撕破脸主动保护,他们也会通风报信,绝对不让蒙古大汗抓住人。
“你们听说过安南吗?”朱棡问道。
蒙古贵族们茫然。
朱棡道:“云南你们应该知道。比云南更南方,靠海的半岛。”
蒙古大贵族们表示自己听懂了。虽然他们脑海里没有这个地理概念,但云南他们知道,海他们也知道。
这也是这群从中原逃回去的蒙古大贵族,与一直住在蒙古草原的蒙古贵族们说不到一块去的原因。
他们见多识广,不会指着一个大湖泊喊海,而是真正见过一望无垠的大海。
朱棡道:“安南南边的海,连接着西方世界。你们都是从中原来的人,见识很广,应该知道大元时海上贸易非常兴盛。现在那通往西方的航道就被大明打下了,是安南先动的手。”
蒙古贵族们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们脑海里出现出元朝曾经热闹的港口,还有云集的番邦商人。
朱棡叹气道:“你们应该也听说陈标,哦,现在叫朱标,他已经是大明的太子了。大明太子财□□号,你们不会不知道。”
蒙古贵族们都露出了牙疼般的脸部抽搐表情。
朱棡道:“大明太子在安南成为大明一个行省之后,就去安南治理了一段时间,把安南治理得非常繁荣,特别是打造了几个据说是免商税的港口。唉,免税啊!你们应该听说过边贸,有了稳固的边贸,谁还去找走|私的商队?何况还免税!”
蒙古贵族们回过神。
一人结结巴巴道:“不会吧?免税?他怎么舍得!大明的朝廷怎么会舍得!那得免了多少税!”
朱棡咧开嘴露出雪白的牙齿,阴恻恻笑道:“大明的太子认为,能戒断西方前往你们的商路,无论丢掉多少钱都值得。他可是财神下凡,最大的武器就是钱。能用钱解决的事,对财神而言,都不算事。明白吗?”
“看看高丽,也是和他做了一番生意之后,就废藩立省了。咱们大元用了多少年都没成功的事,他撒撒钱就做到了。”朱棡越说越离谱,开始胡扯,“更可怕的是,我听说他免了税,还赚了很多钱,不知道怎么赚到的。”
蒙古贵族们都想抱头了。
现在听到“朱标”这个名字,他们头疼。这个名字比大明皇帝朱元璋还让他们胆寒。
谁让朱标两三日连克大都门户,攻占大都?谁让朱标担任北直隶的时候轻松覆灭北元,还把他们不断往北赶?
你说那是燕王朱文正曹国公李文忠干的事?但这两人没有朱标在他们身后大把撒钱,能打那么远吗?
更何况,蒙古最后一支成建制的精锐重骑兵,最后一位骁勇善战的名将,都折损在朱标手中。
碑还立在北直隶呢!
朱元璋厉害,也就是一个普通开国皇帝的厉害。他们的忽必烈汗和成吉思汗也是这么厉害。
但朱标就完全不符合常理,让他们一想起来就要去神佛前磕头。
“他是要把我们赶尽杀绝吗?”一个蒙古贵族骂着骂着就哭了起来,“实在把我们逼急了,我们天天骚扰北直隶,不计代价地骚扰北直隶,我看他能抵挡多少次!”
其他蒙古贵族也纷纷附和。
就算我们必定灭亡,能咬下北直隶一块肉,也值得!
朱棡等他们发泄完情绪后,转着手腕上的黄金佛珠,淡淡道:“他可没打算把咱们赶尽杀绝。如果要把咱们赶尽杀绝,我怎么能活到现在?”
蒙古贵族们把眼泪一抹,目光炯炯。
朱棡笑道:“他野心大着呢。大明皇帝,嗯,那个叫朱元璋的家伙力排众议,承认元朝为中华正统王朝,你们说这是为什么?他可是深恨大元啊。”
蒙古贵族们都不是蠢货,他们想了想,立刻想出了原因。
“大明覆灭了大元,大元的疆土就是大明的疆土。”一个蒙古贵族咬牙切齿,“他不满足中原大地,他眼睛盯着草原!”
朱棡笑道:“现在大明又在清查户籍,无论什么民族,对,包括蒙古在内,都是大明人,以后不分种族,都是大明的百姓。”
朱棡从怀里掏出一块牌子:“看,我现在也是大明人,一应权力和大明人一样。我手下的人已经把儿子送去公学读书了,第一年免学费,第二年看成绩减免学费。”
蒙古贵族们看着朱棡拿着的牌子,表情晦暗不定。
“蒙古人也能免费上学?”一个蒙古贵族道,“你认为我们会信?大元的时候,我们这群贵族上学都不免费。”
朱棡道:“我这次来透露这么多消息,当然是有任务在身。”
朱棡指了指天上:“我身后的大贵族亲自下令,让我告诉你们大明欢迎蒙古人回到中原。只要遵守大明的法令,就是大明的百姓。不过我认为你们不会回去,因为你们现在好歹是贵族,回到大明就是普通百姓,就算有田地有牛羊,也算不上什么贵族,除非你们立了战功,或者考上了大学。”
朱棡摇摇头,低头吃馍馍,等这群蒙古贵族消化自己的话。
等他吃完了一块馍馍后,擦了擦嘴,喝了一口酥油茶,道:“我话带到了,你们哪天走投无路就来北直隶,就喊我的名字,我来接应你们。”
蒙古贵族们再次沉默。
朱棡笑道:“不过你们也要早做打算了。我听说大明那个朱元璋已经把朝廷打整的差不多,不服从他的人都被杀了。现在南方也已经没了战乱,他们估计要重新把视线投向草原。”
朱棡看了在场的人几眼,道:“大明虽然表示不再主动对外征伐,但草原是大元的疆土,也就是大明的疆土。去收复属于自己的疆土,可不在不对外征伐中。而且听说他们要采取的手段并非北伐,而是大明那位伟大英明的太子亲自出手,不知道会做什么。”
蒙古贵族们再次倒吸了一口气,露出了牙疼的抽搐表情。
兵来将挡,大明北伐他们要么打要么跑,还能有抵御的方式。但大明那位魔鬼般的太子,除非他们的长生天亲自下凡出手,否则他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赢。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大明太子会做什么!怎么赢!
“你们好好想想,我话带到了,该回去了。”朱棡掸了掸袍子,留下了一些茶叶丝绸和盐巴,率领自己的蒙古骑兵们离开。
大哥回到北直隶继续坐镇,他又可以满草原浪了,开心!
(https://www.weishukan.com/kan/72206/6748766.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