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61章 示敌以弱还是信任

第61章 示敌以弱还是信任


朱元璋并不知道,  原本历史中,这几个苗将也反了,胡大海和耿再成遇害,  同时遇害的还有胡大海那时仅剩的儿子胡关住(胡大海长子胡舍已被朱元璋处死)、他为数不多的文臣王恺、章程。

        这次多了叶琛辅佐胡大海,  但叶琛并未遭遇叛乱。因为苗将叛乱时,叶琛正在应天生闷气。

        原本朱元璋让叶琛辅佐胡大海,  两人相处也算默契。

        但在胡大海和常遇春吵架时,  叶琛站在常遇春这边,和胡大海也吵了一架。

        叶琛认为苗将首鼠两端,不是真心归服。常将军言之有理,  若他们连去劳动改造营逛一圈,  走个形势都不肯,怎能让人相信他们的诚心?

        胡大海这个人有万般好,比如对朱元璋忠诚无比,  比如十分尊重文人,比如军纪比徐达还严明,但他也有武将和草莽的坏习惯,即太“讲义气”。

        这几个苗将主动来投,  胡大海就全心全意信任他们,直接把他们划入护犊子的范畴。

        叶琛一气之下,  借口生病,  回应天休养。

        胡大海也很生气。他决定好好训练这些苗将,让苗将多立功劳,以向叶琛证明自己的正确。

        明明是常遇春想找个理由和胡大海吵架,  “苛待”主动来投的将领。结果常遇春被丢到了一旁,胡大海和叶琛赌气了。

        常遇春表示脑壳疼,于是和耿再成又吵了一架。

        现在好了,  胡大海一边写信给叶琛认错,一边抱着常遇春哭;耿再成也去找常遇春,抱着常遇春哭。

        常遇春满身大汉(不是错别字),忍无可忍,又想揍两人一顿。

        这两人泪眼婆娑,让常遇春尽管揍,他们不还手。常遇春转头就跑,闭门不出,让他们滚。

        叶琛得知此事后,眉飞色舞,拍手叫好。

        朱元璋想了想,给常遇春写信,让胡大海和耿再成真的进了劳动改造营,改造一个月。

        本来降将再叛,并非胡大海和耿再成的错。

        但有了常遇春和叶琛的提醒,他们却一意孤行,那这就是他们的错,必须惩罚他们才能服众了。

        朱元璋也用他们警示其他将领,劳动改造非常有必要。就算降将再叛,因常遇春坚持把苗兵改造并分田,导致他们阴谋纷纷暴露,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不过也有人弹劾常遇春,说常遇春非要改造苗兵,让主动来投的苗将感到很没有面子,苗将才背叛。

        朱文正一边帮朱元璋磨墨,一边吐槽道:“这人脑子绝对有问题。”

        朱元璋叹气。

        朱文正又道:“如果没有改造苗兵,这场叛乱胡大海和耿再成估计都危险了。就像洪都,叔你给胡廷瑞保留了所有的兵,他要是叛乱,洪都直接完蛋。”

        朱元璋立刻道:“别乌鸦嘴!”

        朱文正道:“我不是乌鸦嘴,我就是打个比方。不过老实说,我觉得洪都肯定会乱。正如常将军所说,如果真心归服,该像丁普郎和傅友德一样,主动接受劳动改造。难道丁普郎和傅友德不是献城之功吗?哼。”

        只要陈标不在,朱文正在朱元璋面前挺傲气,朱元璋也纵着朱文正。所以朱文正点评朱元璋的将领们,语气都不客气。

        朱元璋本想反驳朱文正,但连续两起背叛,让朱元璋心里也发慌。

        他看着自己刚写好的诏令。

        常遇春和叶铮这一对搭档,已经前往洪都丈量土地,准备井田制——即使不搞劳动改造,井田制和军屯还是得照常做。洪都百姓在朱元璋进城时,就有宿老代表百姓来询问,希望还是由常将军来给他们分

        田。

        常遇春只开个头,剩下的工作要其他守将和文臣接替。

        洪都战略位置实在太重要,朱元璋决定让侄子朱文正去镇守,大将邓愈辅助,文臣叶琛为洪都知府。

        胡大海要劳动改造,改造后想和叶琛继续搭档,也得拿出些负荆请罪的诚意来。

        朱元璋不是偏向叶琛,欺负胡大海。他只是单纯想看胡大海笑话。

        邓愈已经启程,近几日就会回到洪都。叶琛还未收到正式任命,等今日朱元璋诏令下发才启程。

        朱元璋现在担心洪都会反叛。常遇春和邓愈还能自己杀出来,顶多护一个叶大先生。要是叶二先生也去了,朱元璋担心常遇春和邓愈那点人护不住。

        朱元璋想了想,把诏令揉成团,换了张纸,重新书写诏令。

        他让朱文正带领一队精锐提前出发,陈英为辅助;洪都知府改为章溢的长子章存道就职。

        章溢的长子章存道修得了章溢一身好武艺和兵书修养,是个能征善战的好(划掉)将领(划掉)文人,跟随朱元璋征伐陈友谅时立下过功劳。

        朱元璋敬佩和喜爱主动投靠他的浙东几个文人,章存道既然有这个本事,朱元璋也想给他封侯封伯的机会。这次虽然危险,但也算是机会了。

        唯一头疼的是,他要怎么拦住得知洪都可能会反叛,一定会非常想去洪都的叶琛。

        于是朱元璋把胡大海偷偷叫来,让胡大海以赔罪为借口把叶琛灌醉,然后扛起叶琛就往婺州跑。

        婺州已经被朱元璋改名为宁越府,叶琛又回去做他的宁越知府了。

        至于叶琛酒醒之后会不会生气……他生气也只会揍胡大海,和我朱元璋有什么关系!

        朱文正和陈英也很快出发。

        陈英所率领的,是朱元璋麾下最为精锐的一支火铳队。

        火铳起源于宋朝,名为“突火|枪”,以竹管为枪身,曾为宋朝在对外战争上取得过优势。

        不过很快火铳和火|药配方就被宋朝的商人们卖给了金人,又被元人得到。宋朝没优势了。

        元朝时火铳得到极大发展,最主要的改进就是冶炼技术发展,枪身改为金属。

        元末农民起义也用到了火炮火铳等火药武器。其中以朱元璋最为重视火铳,在其他势力多用火炮时,朱元璋已经训练了专门的火铳队。

        后世人多知晓沐英,即如今的陈英是古代火铳战术大师,发明了“段击”战术,即一战时期火|枪步兵的主要阵型“线列步兵”。

        但很少人知道,朱元璋才是最早制定和推行单兵火器与冷兵器相结合的战术的统帅。鄱阳湖一战,除了天时地利,朱元璋的火器战术也是决定胜利的因素之一。

        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也不意外。陈英是朱元璋一手带大的义子,他对火器战术的理解,自然也来自朱元璋。

        不过现在陈英对火器战术的理解已经超过朱元璋了,因为他有外挂陈标在。

        要一步跳跃到黄|火|药时代不可能,陈标在制作黑|索|金的时候,也着手改造黑|火|药武器。

        陈标继承现代记忆的那个富商之子陈标,既然是富二代,自然也是射击俱乐部的成员,会玩枪。

        富人嘛,不玩点一般人玩不了的,怎么彰显地位?怎么谈生意?陈标是个守法的好公民,所以也就是玩玩射击、打猎、赛马、高尔夫等“高雅小资”运动而已。

        其中射击和打猎,是陈标和外国人谈生意的时候,最常做的社交活动。

        在这种社交时,谈论一下火器的发展历史,甚至说得更深一点,谈论一下古

        早火器的构造,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陈标的记忆金手指虽然能把吹牛的内容提取出来,但要做成实物,那简直太难了。他只能给工匠们提供一个思路,让工匠们反复试错,所以现在也没有可以更新换代的黑火|枪,只是制作了一批材料更好的、带标准火|药勺的火铳。

        这第一批改良版火铳,就由陈英的火铳队拿着。

        朱文正所带的精锐虽不是火铳队,但他们佩戴的都是陈标用土法高炉炼制出“废钢”后,又经过匠人手工捶打折叠后的厚背大刀,和寻常铁刀相撞,真真是削铁如泥。

        李文忠直属的那一支精锐也有这样的兵器。

        当然,朱元璋自己的亲兵也有。徐达、汤和、周德兴还没轮上,只有自己换了好兵器。

        朱元璋派出的位接管洪都的官员都是小年轻,带去的兵力也少,一看就很给胡廷瑞面子,非常弱。

        陈标得知自家正哥英哥带着自己精锐部队去了洪都,连隔壁武将章大哥都换回了文人长衫暂时当回了文臣,不小心狠咬了一口手里的果子,又崩掉一颗牙。

        他可怜的小嘴越来越漏风了。

        “爹,大帅这是钓鱼执法吧?”就算嘴漏风了,陈标都忍不住吐槽。

        朱元璋把陈标抱到膝盖上,好奇问道:“何谓钓鱼执法?”

        陈标解释了一下姜太公钓鱼和钓鱼执法,道:“大帅示敌以弱,这不是就等着让人谋反吗?”

        朱元璋失笑:“示敌以弱确实是诱敌之计,但示同袍以弱,就是信任同袍。端看他们如何选择。”

        陈标吐出嘴里带着血的牙齿,朱元璋一脸紧张地带陈标去漱口。

        陈标一边漱口一边含糊不清道:“无论哪种,反正正哥和英哥肯定不会有事。就算赢不了也能逃。”

        朱元璋道:“那自然。别说话,好好漱口。”

        陈标点头,不再说话。他一边漱口,一边心里想,听说洪都是个很重要的地方,迟早有大战。正哥和英哥镇守这么危险的地方,他不放心。看来得再捣鼓一点东西,帮正哥和英哥守城了。

        这个好东西,自然是基建利器,水泥。

        陈标漱完口后,含着药包眯着眼,小拳头捏得紧紧的。

        我家哥哥们绝对不能有危险,也不会有危险!


  (https://www.weishukan.com/kan/72206/8349273.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