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 第617章 青天 (求订阅、月票)

第617章 青天 (求订阅、月票)


  在道兴坊,有一处地方,阳江穿入江都城,经流此处。

  是南北行船交汇之处,周遭多有酒肆茶楼,四方行商旅客,文人名士,多在此歇憩。

  江边有一座寺庙,名瓦棺寺,傍水而建。

  寺中有阁楼,依山而起,名上元楼。

  可府视阳江,登楼远眺,阳江美景,一览无遗。

  是这一带最为有名的所在。

  游人墨客,多至此停船登楼。

  寺中僧人,也不阻止。

  甚至为方便游人,还派了知客僧在阁楼中设了茶棚,备了吃食,供人享用,也不收受钱财。

  若是有心,饱览江景山色后,便在寺中上一柱香。

  若是不愿,也自可离去。

  不过能有闲心至此流边游览之人,不是富贵之家,便是清闲文人。

  也不在意那仨瓜俩枣,下楼之后,都会施些香火钱。

  也因此,瓦棺寺中香火算不上鼎盛,却也经年不绝。

  不过寺中却依旧清贫,也不见因此阁楼之名远扬,收了许多香火钱,而变得富足。

  来往之人,都曾听坊间邻里言及,寺中香火钱,大多都被僧人们拿去周济贫苦。

  剩下的,也是备在寺中,但有来往落难之人,登门求助,寺中僧人都会施些盘缠,供他救急。

  因此,瓦棺寺的名声不算显贵,但知道的人,都会竖上一个大拇哥。

  每年佛门施戒之日,也有不少人想要拜入寺中。

  或是因日子实在贫苦,索性剃了头,受了戒,入了寺中,尚能得一顿饱饭。

  或是确实心中有佛,因瓦棺寺的门声,想要入寺修行。

  不过,却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瓦棺寺有什么高僧大德,神仙尊者。

  似乎这就是一座平常的寺庙,并非仙宗教门。

  此时,上元楼下,有一个身穿粗布僧衣的女尼,正拿着簸箕、扫帚,一下一下慢慢地扫着。

  地上的尘土和落叶随着扫帚划动,轻轻地打着旋扬起。

  竟颇有几分宁静的韵味。

  “妙寂。”

  苍老的声音自她身后响起。

  妙寂回头一看,却是一个瞽目老僧。

  妙寂放下簸箕,单手合什:“住持。”

  瞽目老僧看了一眼她手中扫帚,叹道:“唉,门前尘土侵肌,心中积垢销魂,你扫了这么多年,仍未扫清么?”

  妙寂神色未变,垂下头来,用淡然的语气道:“住持,杀父杀夫之仇,不共戴天。”

  “若寻不到此贼,为吾父吾夫雪仇,我愿尘土埋身。”

  “唉……”

  瞽目老僧又长叹一声道:“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罢了。”

  “既然你放不下心中仇恨,你在我这里扫洒再久也是无益,离去吧。”

  妙寂看似波澜不惊的神色,终难免一怔,抬头道:“住持要赶弟子?”

  “不是我赶你,你作茧自缚,也无人能赶你。”

  “离去吧,去寻你的仇人。”

  妙寂眼中现出几分茫然:“我每日每夜,都想找到仇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可我到哪里去找……”

  瞽目老僧双手合什,一双黑洞洞窟窿之中似深沉无底,如无底之渊,偏偏直视其中,又似能见一点光明,能照亮人心。

  其轻念一声佛号,沉声道:“何不见抬头睁眼,拂净乌浊见青天?”

  “青天……”

  妙寂心中悲戚,眼中茫然,面现讥嘲:“犲狼当道,妖氛弥世,青天何出?”

  瞽目老僧摇头缓道:“快了,快了。”

  妙寂终于听出其语中若有所指。

  她知道住持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仙门中人,法力滔天。

  但她很清楚,这瞽目老僧双目无珠,却比她所见过的人看到的都要多得多。

  在她心中,住持才是真正的佛门大德高贤。

  一心参修佛法,心无旁骛,不修法力,不参道行,却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神异。

  他所说的话,恐怕不是无的放矢。

  不由急切道:“求住持指点,弟子该何往?”

  瞽目老僧道:“你想去哪里便去哪里,心之所安,何处不可往?”

谷</span>  妙寂女尼本想说天底下,除了瓦棺寺,还有何处能令她心安?

  可嘴张了嘴,却没能说出来。

  住持既然开了口,便不会让她再留下。

  而且她在瓦棺寺中,又真的能安心吗?

  若能安心,她又何苦每日扫洒尘土,进出坊间市井?

  前者是为了安心。

  后者是抱着侥幸之心,能在市井之中,听到只言半语,能令她找到仇人。

  但二十多年了,她成了许多人眼里的“万事通”,却依旧半点头绪。

  其实是住持的神异,若是肯帮她,定是可以找到仇人的。

  但瞽目老僧念了一辈子的佛,虽不会阻她报仇,但也是断然不会助她寻仇的。

  “既如此,弟子拜别住持。”

  妙寂女尼终于放下手中扫帚,跪在地上,朝老僧叩拜,才起身,背向瓦棺寺,缓缓离去。

  她一身孑然,倒也不必收拾什么。

  ……

  江宅。

  娑罗双树下,江舟轻声诵念经文的声音在院中回荡着。

  “以本心净明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为贵,故能合乎中黄八极天心,达于无上清虚之境。”

  “守一修仙度人,仙家之最正者。”

  “何谓净?不染物;何谓明?不触物。”

  “不染不触,忠孝自得。”

  “正心诚意为净明,扶植纲常凭忠孝。”

  “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染,愚智皆仰之为开度之门,升真之路。以孝悌为之准式,修炼为之方术,行持为之必要……”

  江舟抬头看了下天色,放下手中的书册。

  这是太智老道赠他的《净明经》。

  他本来并不是很看重,不过是闲来翻阅。

  却没想到这本薄薄的书册,也不是什么道法神通,只看了些许,便对他大有助益。

  这净明道的法诣,与道门,甚至与仙门中一切法统都大相径庭。

  仙门之人,无论道佛,都讲究远世俗,寡心欲。

  修仙参佛,说白了,就是最后都要把自己修得不像人。

  “仙”和“佛”才是他们的追求。

  既非人,自不必有人性。

  人性太重,反而是束缚。

  是以道弘人。

  净明道却反其道而行,讲究“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其所选择的路子,也挺有意思。

  竟与儒门一般,讲究“忠”、“孝”二字。

  以忠孝为绳,正己正人,正如经中所言:由真忠至孝,可复归本净元明之境。

  谓世人若能以孝道二字常蕴在方寸内,则言必忠信,行必笃敬,忿消欲寡,改过迁善,方备人道。

  则道由心悟,玄由密证。

  这些东西,竟然与他最近的苦恼,或者说是感悟,有不谋而合之处。

  他入圣之后,感受到了凡圣之别,隐有出世之念,但始终有不想丢失人性的念头。

  只苦于底蕴太浅,虽然有这样的念头,也不知方向。

  这《净明经》正是他自己此刻所急需。

  难怪这太智老道莫名其妙地赠他经文。

  显然是早已经看出来了。

  这些仙门老怪,果真是没有一个简单的。

  照这么看来,太智老道确实是一片好心。

  他提醒的话语,倒是值得斟酌在意了。

  法海捉了几大仙门的高手回去,其中还有摘星楼的人,若说这些仙门会因他们“几人”入圣而忍气吞声,江舟都不太相信。

  一个两个的他不怕,但是这些人一个个呼朋引伴的,打了小的来老的,打了这个来那个,打了一个来两个……

  就是个源源不绝的大麻烦,想想都头疼……


  (https://www.weishukan.com/kan/73660/688594969.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