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皇后有空间:滚,别打扰我种田!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太子殿下也下地种田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太子殿下也下地种田


第265章  太子殿下也下地种田

大都督审批,钟硕做主,今年所有军田全部种植水稻。

麦子和粟米全部不种了。

因为钟硕知道阮昭正在改良麦种和粟米种子。

既然水稻比他们产量都高,为什么要舍多求少。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已经在阮宅吃过水稻做的大米饭了。

已经完全被红烧肉就大米饭拿捏住。

潼关城的军田总共有两千五百亩,买了个整数,一万五千斤。

阮昭的粮种是按每斤50文的价格卖的。

所以说光是粮种,她就进账三千多两银子。

这随手挣钱的本事和速度也是没谁。

潼关城推出新粮种,她自己的封地更不能落下。

潼关城的新政策她同样也在兆临郡颁布,不过多加了一条。

凡是选择种水稻的,每亩水稻皆能减免一成赋税。

目前兆临郡每年的赋税是两成,减一成便是只需交一成,已经相当诱人了。

当然,减免的这部分的税肯定得阮昭自己补上去。

不过谁让她别的没有,就钱多。

除此外,她还派人给十三位县令都送了一斤粮种试吃。

然后由这十三位县令选择并登记耕种新粮亩数,阮昭再按照每亩多少粮种进行分派。

潼关城的人多少对阮昭的情况还小有了解。

虽说多数只是从说书先生的故事和传言中了解。

但也好过兆临郡的百姓就只知道这位郡主曾是一名村姑。

所以其实阮昭目前在兆临郡百姓的认知中并不太好,威信更不用说。

因此最后整个兆临郡十三个县城,两百多个村,参与新粮试种的田地都不超过100亩。

这还是因为有威信比较高的县令帮着劝说的结果。

所幸阮昭本也没真打算今年能全部推行。

这番新粮种的活动,主要还是考验那十三位县令以及各县民风情况。

县令们在送出折子汇报时还有些战战兢兢。

尤其是那些整个县都无人参与的县令,更是提心吊胆。

不过等阮昭把600斤粮种送来,并没有回折斥责时,不少人便彻底放下心来。

而后有些不屑的想,果然是村姑出身,就是没长牙的老虎而已。

不止阮昭在试探,他们也在试探这位新郡主的底线。

而阮昭的反应让他们觉得这位郡主脾气太好,行事也过于谨小慎微。

想到对方或许能被揉圆搓扁,顿时原本有一些想调任的,又开始寻思留下的可能性。

若这位郡主好拿捏的话,说不定留下获利更大。

虽然她出身不行,但手上的好东西着实不少。

别的不说,单茶就足够挣得盆满钵满。

若能让她同意在本县种茶,或者把种茶的事交给自己,那么……

越想,这些人越激动,已经开始畅想富可敌国的未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阮昭已经跟赵堇廷借了十几个暗卫,放在十三个县。

等她抽出空来整顿的时,该清算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了。

新粮种推广后,阮昭才是真的忙。

土地样品检测,调整肥田液成分,普及水稻种植知识,培训水稻种植指导员。

务必保证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种植方面相关的意外。

然后青山村里,村民们的茶苗需要移植了。

第一批茶苗试种也很关键,她需要亲自进行指导。

接着是她自己买的三十亩田也需要耕种了。

不过她的田只有一亩种水稻,其余二十九亩全部种植不同的东西。

说到底她这三十亩也都算试验田。

所以接下来她请了春耕假。

按照赵国律例,每年春耕的时候,家中有良田的人可请五天的春耕假。

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上官不能不批。

由此可看出赵国,不对,应该各国对于春耕和秋收多重视。

阮昭自然不可能全部自己耕种,她主要还是负责指导。

赐封郡主的时候,除了封号、金印和封地外,还有其他的赏赐。

其中健仆和婢女各十五个,婆子五位。

五个婆子她只留一个下来,健仆和婢女各留十个,其余都被送往兆临郡负责郡主府建设。

这些人,加上她又买了二十个青壮,正好就成了这次她三十亩田的春耕主力。

阮家其他人自也不可能亲自下田。

也学了阮昭,买了几个人,又雇佣一些人,帮着打理田地和茶地。

阮家今年的田也不少,二十多亩茶田,加上二十多亩其他的田地,总共五十亩。

除了茶地外,其余二十多亩田也没有全种水稻。

尤其是阮林瑞夫妻俩的田,只有三亩种了水稻,其余都种各种蔬菜。

山居味的供应链他们打算捏在自己手里。

如果今年成功的话,那么明年他们打算按照三妹的说法,弄个大棚蔬菜基地。

就在整个青山村都进入忙碌的种田活动时,发生了一件让阮昭哭笑不得的事。

那就是赵堇廷竟然也在青山村买了一座小山,和十亩田。

其实买山买田并不出奇,问题是他还打算亲自上手耕种。

谁能想她在看到赵堇廷卷着裤腿,弯腰按着犁,跟着安公公牵的大青牛踉踉跄跄走的时候,她是什么感想。

总之当时她蹲在田埂上差点没笑岔气。

那一幕,让她差点想不起曾经风光霁月的太子殿下是什么模样。

不止赵堇廷惹人发笑,他那些属下也不遑多让。

太子殿下都下地,属下们自然不能看着。

所以邱禾、阿一及一干暗卫、侍卫都解下武器跟着下地耕田。

偏偏这些人都是从小就百里挑一的苗子训练出来的。

也就是说他们也从来没有下过地。

所以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况有多么惨不忍睹。

阮昭笑了半天后,见赵堇廷脸色越来越黑,终于努力忍住笑,然后也下地给他们做指导。

当时阮昭问赵堇廷,为什么不找个老农来指导。

赵堇廷的回答让她差点又当场破功。

他说他已经看过许多耕种方面的书,自小也在父皇的讲述中耳濡目染,自觉已经融会贯通。

阮昭也没少听岑岑说他父皇特别喜爱种田,但看了赵堇廷的种田记后,觉得赵皇可能真的只是喜欢种田而已。

赵堇廷也挺无奈。

如今阮昭每次见他便先忍不住抿唇偷笑,也不知道算好还是坏。

他以前也常为父皇的种田大计出谋划策,因此通读了许多农纲书册,还与大司农与大司空两位擅长农事的讨教过。

只是没想到……

阮昭眺望他买下的那座小山,“所以这座山你又打算怎么整?”


  (https://www.weishukan.com/kan/73848/2837323.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