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议事
推荐阅读:一品毒妃:重生后嫁给病秧子王爷 逆天神兽:傲世狂妃倾天下 江小太爷的纯情白月光 快穿:娇软万人迷每天都在修罗场 镇世潜龙 我靠扮演文娱成圣 末世重生:和闺蜜的种田囤粮日常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龙王出山 当女剑修开始快穿
步入大堂之中,群臣纷纷拱手行礼。
徐光祚和朱辅看见了许多熟悉的身影,刑部尚书刘璟,工部尚书李遂,御史台左都御史洪钟等人赫然在列,不禁甚为惊讶。
这些人都是曾经和杨廷和等人混迹一处,可称为同党合流之辈,今日居然衣冠楚楚的出现在这里,而不是被抓捕囚禁,这当然令人惊讶。
但徐光祚很快就意识到,张延龄并不想牵扯太广,是要尽快止乱息纷,所以才会对这些人如此宽容。从中倒也可以窥见张延龄的真正想法。他并非是要借此机会搞大清洗,清除异己,成为大权独揽只手遮天的朝堂独夫。
意识到这一点,徐光祚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来之前,他不是没想过大明朝廷今后的格局。他有些担心在这场乱局之后,张延龄会难以避免的成为独霸朝纲之人,会自我膨胀,最终野心勃发自我毁灭。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那其实是一条毁灭之路。
但现在,徐光祚坦然了。张延龄显然没有选择那条路,他选择的还是维护大明朝的稳定和社稷延续,而没有乘机大肆清洗。虽然即便他现在这么做了,也没人会质疑他。但他还是选择了顾全大局。
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很难,换位思考一下,徐光祚认为,如果自己此刻处在张延龄的位置上,也一定难以抵挡权倾天下的诱惑。或许这便是大智慧之人的格局,有节制,有底线,绝不会自我膨胀。
众人落座之后,张延龄喝了口茶水,放下茶盅后轻轻咳嗽一声,大堂上顿时一片安静,知道张延龄要说话了。
张延龄沉声开口道:“诸位大人,今日把诸位请来水军衙门,便是要和诸位会商我大明大事。最近我大明经历大乱,可称我大明劫难。诸位大多都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来龙去脉,我想,关于此事各位心中自有明断,本人也不再赘述。本人今日请诸位来此只有一个目的,便是会商善后事宜以及尽快恢复朝廷秩序,还我大明清平安宁之世。我等都是大明之臣,当为此群策群力,放下恩怨和仇隙,共同努力。我大明不能再乱下去了,我大明经不起折腾了。若不能早日稳定局面,大明再生内乱,百姓涂炭的话,我等都将是千古罪人。”
堂上静悄悄的,不久后,传来一片叹息之声。确实,不管张延龄这些话是否发自内心,但确实是恳切之言。大明朝这十年间纷乱连连,几无宁日。如今又经历大乱,人心浮动,万民惶然。确实已经是危机时刻了。
“诸位,本人既是召集者,理当提出几点建议,供诸位会商定夺,算是抛砖引玉。今日群贤毕至,皇亲国公朝中重臣皆聚于此,我们这些人要承担起责任来,不要推诿扯皮,不要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要认真的思考定夺。这是本人对诸位的期望。本人不希望到了这种时候,还有为一己之私,为朋党之利而阻挠推诿之事发生。”
张延龄的语气虽然平静,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他这几句话中的威严。
“请大都督赐教,我等必当为大明江山社稷计,不敢有半点懈怠之心。”众人纷纷道。
张延龄微笑点头道:“好,那本人便开门见山了。本人认为,眼下有几件急迫之事需要定夺。第一件,便是我大明新皇的人选。你们当中有许多人都参与了杨廷和立新皇的闹剧,立汝安王为帝的闹剧你们都亲眼目睹,有的甚至还是协助者。我并不想计较这件事,毕竟那是杨廷和搞出来的手段,是挟天子以令天下的阴谋。我想说问诸位的是,汝安王这个大明皇帝你们觉得合适么?这场闹剧所立的皇上你们如今还能认可么?”
群臣之中有人脸上发烧,羞愧无地。在座超过一大半人都是参与了那场闹剧的。虽然内心觉得不合适,也知道是杨廷和操控的闹剧,但是当时迫于形势不敢反对,只能参与其中。此刻被点出来,当真是羞惭之极。
“大都督,本官惭愧之极。实不相瞒,本官参与了这件事,虽是迫于杨廷和这逆贼淫威之下而不得不为之,但我内心是不认可的。这件事为本人一生之耻。本官今日要说出心里话,汝安王为帝完全是杨廷和操纵的把戏,不能作数。汝安王本身不是大明新皇的人选。所以,汝安王这个皇帝,不能作数。”刑部尚书刘璟沉声说道。
“我等也认为如此,那是一场闹剧,怎能作数?新皇人选必须重新议定。”
“正是,汝安王即位是一场阴谋,逆贼杨廷和此举人神共愤,宜当废之。”
群臣纷纷附和道。
张延龄点头道:“好。既然诸位都这么认为,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汝安王即位本不合法,倒也没有什么废之之说。实不相瞒,逆贼杨廷和的同党费宏,前日已经携汝安王和皇帝玉玺向我们投降。汝安王已经回归府邸,费宏已被羁押。玉玺已经还于内廷,交于司礼监保管。这件事倒也不必再提了。”
众人惊讶之极,原来费宏已经携玉玺和汝安王投降。听说汝安王失踪,还以为是杨廷和将他掳走,却原来费宏已然背叛杨廷和。玉玺既在,那便安心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皇驾崩已经两月有余,大明无主,民心难安。所以这新皇的人选需要尽快议定,早安民心。这件事我想请定国公领衔,拟定人选,择日共同议定。”张延龄沉声道。
徐光祚忙站起身来,拱手道:“如此重任,老夫何以克当。还是大都督拟定的好。”
张延龄笑道:“定国公,这件事还是你去做比较合适。我不宜担当此责。再说了,这只是圈定人选。议定需要群臣共同议定。您对皇族宗亲谱系熟悉,是合适的人选。请不要推辞。”
群臣也纷纷道:“定国公德高望重,可担此任。”
徐光祚想了想,点头道:“既如此,老夫便不推辞了。如此大事,责无旁贷。”
徐光祚之所以推辞,是他明白,这一次新皇的人选必是要张延龄认可的。最好让他自己拟定。但一想,张延龄将这件事交给自己,一来是他不便指定人选,落人口舌。二则是因为自己才是他信任的人,让自己拟定人选,其实只是借自己之口罢了。
况且,这件事是对自己有利的。推选新皇人选,将来新皇继位,定国公府可是有拥立之功的。这个功劳,张延龄显然不想给外人。
徐光祚打定主意,这人选的选定必须要先依着张延龄的意思定夺。自己不可越俎代庖。好好的当个传声筒就好。
“有劳定国公了。这件事说急也急,但也不能仓促。考察人选要谨慎周详,我大明需要德才兼备,仁义敦厚之主,以担负中兴大责。甚为紧要。至于血脉远近,谱系亲疏,倒在其次。都是太祖一脉子孙,都是有资格的。”张延龄道。
众人心中一凛,都明白这是张延龄给出的新皇人选资格的暗示。有人敏感的意识到,张延龄此言或许意有所指。
徐光祚沉声道:“老夫明白,定当慎之又慎。”
张延龄拱手请徐光祚坐下,转向群臣道:“第二件事,便是关于此次大乱之后的缘由和善后之事。我想,这也是诸位关心的大事。”
(https://www.weishukan.com/kan/77634/100891620.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