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 第302章 皇宫门口

第302章 皇宫门口


  应天府。

  皇宫门口。

  朱元璋和马皇后看到群臣和一众百姓向自己参拜,反倒不急着进去了。“妹子,要不咱在就在这门口歇一歇?”朱元璋向马皇后说道,“咱以前是农民出身,挑两箩筐土豆下山倒没什么。妹子你出身大户人家,没干过这样的重活,肩膀肯定吃不消。”

  “陛下刚才说了,臣妾背上背着的是大明百姓的丰衣足食,所以就算肩膀再痛,臣妾也得忍着。”马皇后笑道,“再说了,臣妾虽然出生大户人家,但跟着你大江山的时候,什么苦没吃过?”

  “不过好在我们现在已经到家门口,百姓已经可以生活富足了。”

  群臣听到二人的对话面面相觑,都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不由得疑惑起来:筐子里的东西真有那么神吗?

  “皇上担着如此重沉重的担子走那么远的山路回来,我们这些当臣子的却空着双手,实在是臣等的失职啊!”跪在地上的李善长道,“臣不能为皇上分忧,臣有罪。”

  “还有皇后娘娘,本是母仪天下之尊,却要背着背篼下山。臣等不能位置分忧,也是臣等之罪。”刘伯温道。

  “臣等有罪!”

  其余的大臣闻言,也都战战兢兢的说道。

  皇帝皇后都在干活,他们却什么也没干,显然是不合尊卑礼仪。

  然而他们却不敢说要上前代劳的话,因为朱皇帝刚才说了,他担子里担着的是江山社稷。而江山社稷这副重担,只能皇帝来担。

  群臣要是谁敢在这个时候说想要帮忙,就是摆明了想谋反。

  皇后背上背着百姓的丰衣足食,是同样的道理。

  他们不能帮忙背,还不够格。

  而百姓们闻言也是一头雾水:皇帝的担子里怎么就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了?

  皇后的背篓里怎么就是百姓的丰衣足食了?

  不过百姓们看到皇帝皇后的一身农夫农妇打扮,不但没有觉得当今的皇帝皇后皇家威严,反而更加觉得他们亲切,贴近百姓。

  朱皇帝本是农民出身,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华夏古代本就是农业为本的国家,农民当皇帝让大家觉得更符合天道。

  难道皇帝和皇后这么说是在故弄玄虚?百姓们心中暗想。

  “伯温,你知道皇上皇后为什么这么说吗?”李善长偷偷瞄了一眼箩筐和背篓里的‘土疙瘩’,看起来像是何首乌却又不是,小声向刘伯温问道。

  “我也不知道。”刘伯温道,“皇上和皇后带回来的东西,我也不认识。”

  “就连大名鼎鼎的刘伯温都不认识,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和百姓就更加不认识了。”李善长感叹道。

  “不过我敢肯定的是,此物必定是大明之祥瑞!”刘伯温道。

  “为何?”李善长问道。

  “李兄可曾记得当年周文王拉姜子牙的典故?”刘伯温道,“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文王多拉车一步代表周朝多一年的江山。”

  “如今皇上担子里担着大明江山,皇后背着百姓的丰衣足食,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敢肯定,这些土疙瘩必定关系着大明是否强盛,百姓是否富足。”

  “有道理。”李善长点头道,“只不过我等肉眼凡胎,都不识得宝贝而已。”

  “皇帝皇后这次穿着农民的衣服背东西回来,是和文王拉车一样的神异之事?”其余的大臣和周围的百姓闻言,心中纷纷想道。

  ……

  “此事与你们无关,你们没有罪就不需要瞎请罪。”看到群臣都在请罪,本就心情很好的朱元璋摆摆手说道,“这种有利于大明江山和百姓民生的重活累活,咱和妹子就算再苦再累也愿意干,不需要尔等代劳。你们这些臣子和百姓们,都平身吧。”

  “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群臣和百姓闻言,这才站起身来,全都好奇的向箩筐和背篓里打量个不停。并且窃窃私语,议论纷纷,都在猜测那东西到底是什么。

  甚至有百姓猜测那是土疙瘩,是神物息壤,能长出灵丹妙药来,吃了之后能百病不生。

  要不然皇上也不会把它说的那么重要。

  因为刚才走的太累了,朱元璋直接坐在箩筐上,拉起粗布衣襟给自己扇风。

  和农民干活累了休息的时候别无二致。

  朱元璋和马皇后此时都是农民打扮,旁边还有箩筐、背篓,朱元璋还一副正宗农民做派。要不是被群臣和百姓围在当中众星拱月,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他们就是普通农民。

  没多久二虎带着人把其余的土豆都搬了回来,并向皇帝缴旨。

  一千多斤的土豆,在皇宫门口足足堆了一大堆,像一座小山一样。

  “皇上,请问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此时,李善长走上前来,问道,“臣等鼠目寸光见识短浅,实在是不认得,还望皇上赐教。”

  “还有,皇上刚才为什么说,这东西能代表大明的江山社稷,和百姓们的丰衣足食?”刘伯温道。

  两位大人都是跟随朱元璋的老臣子了,知道什么时候该开口说话。

  就像合格的捧哏一样,要不然皇帝不好发挥。

  “要是咱不告诉你们,谅你们想破脑袋翻遍古今典籍,也认不出来。”朱元璋休息够了,这才站起身来,道,“这东西叫做土豆,是一种作物。”

  “一种农作物?”

  “没见过。”

  “也没听说过,就连番邦、西域都没有这种农作物。”

  群臣和百姓闻言,纷纷摇头表示没见过。

  “皇上,莫非这东西是灵丹妙药,吃了能让人百病不生?”刘伯温问道。心想也只有吃了能百病不生,才当得起江山社稷的评价。

  “非也。”朱元璋道,“咱刚才之所以说它是大明的江山社稷,百姓的丰衣足食。是因为它的产量高,而且极其容易栽种,基本上大明的所有地方都可以栽种。”

  “尔等知道土豆的产量有多高吗?”

  “它的产量,是亩产五千斤!”


  (https://www.weishukan.com/kan/77848/2426263.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