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四章 背锅的赵括

第四章 背锅的赵括


  “激发士卒气血之力,勾连天地灵气,与之相呼应,信念统一……原来这就是战阵,果然精妙。”

  赵括掌心绽放出一道道金色的荧光,在半空中缓缓凝聚成一道弯月,仅仅维持数息,便如同烟花般崩散。

  前身是学过战阵的,而且不止一种,赵括虽然还没有完全掌握前身学到的知识,但该懂得也都懂,只看了一遍,便掌握了偃月阵的核心。

  但是掌握核心,和学会整个战阵完全是两回事,赵括觉得自己就算是天赋异禀,没有十天半个月也别想学会。

  “主君,你找我。”管家赵伯走了进来。

  赵伯是马服君府的老人,跟随了赵奢几十年,从赵国到燕国,又从燕国到赵国,一直不离不弃。

  赵括兄妹三人都是赵伯看着长大的,赵伯的两个儿子也都在府中做事。

  深得赵括信任。

  “赵伯,咱们府中还有多少粮草?”赵括问道。

  赵伯沉思片刻,说道:“除去日常消耗,能拿出来三万七千石左右的粮草。”

  “远远不够啊。”赵括叹了一口气。

  三万多石对于马服君府来说已经很多了,但对于长平四十万将士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秦国手握关中、巴蜀两大粮仓。

  历史上打完长平之战接着又打了三年邯郸之战,粮草都不曾用完。

  反观赵国,连支撑长平之战的粮草都没有……

  “凑齐四万石粮草送往长平。”赵括说道。

  “主君,这样的话我们……”赵伯急忙说道。

  “到时候我会将府中大部分私兵和门客都带走。”赵括摆了摆手。

  赵家总共就四口人,加上下人也不超过二十口,人数最多的反而是私兵和门客,足足数百人,而且这段时间还会持续增多。

  只要他出征的时候将家中的大部分私兵和门客带走,剩下的粮食都够坚持到秋收的。

  “诺。”赵伯无奈应下。

  别的将军打仗都是将赏赐和战利品往家里拿,主君倒好,这还没出征呢,就把家里掏空了。

  赵伯离开没多久,又进来禀报:“主君,刘平和贲回来了。”

  “快请进来。”赵括说道。

  不一会儿,两个门客走了进来。

  个头超过两米、浑身肌肉如同小山的门客叫做贲。

  他本是燕国的一个流浪儿,赵奢在燕国做官的时候见其可怜,便收养了他。

  这个名字还是赵括父亲为他取的。

  贲天生神力,赵括的诸多门客中,就属他武艺最高,掌管马服君府的私兵,保护府上的安全。

  另一个门客叫刘平,是一位落魄贵族。

  祖上曾经阔过,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后来穷困潦倒,只能投靠别人当门客谋生。

  贲和刘平是门客中地位最高的两位,一文一武,辅佐赵括。

  “主君,我连夜赶往长平,廉颇将军得知我身份后,并没有隐瞒,他告诉我,军中只剩不足一个月的粮草了,他多次派人请求朝廷支援粮草,大王都未给予回应。”

  贲嗡嗡地说道,声音如同炸雷响起。

  “主君,我走访了邯郸周围几个大邑,百姓饿的只能啃树皮,吃草根。而且由于男人都在前线作战,家中只剩下女人孩子和老人,农田无人耕种,大多数田地都荒着。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即便我们赵国打赢了,国内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刘平阴沉着脸说道。

  秦军进攻长平的时间选得太好了,选在了四月份。

  而五月,是赵国种植粟的时间。

  秦国的进攻刚好让赵国错过了一季耕种。

  错过耕种,全国上下一年都没有粮食吃,这场战争即便是最后赵国打赢了,国内也要饿死无数人,国力大大衰减,无法再对秦国造成威胁。

  ——这就是秦国的阳谋。

  无解!

  赵括揉了揉脑袋,满脸忧愁。

  “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

  “主君,赵国百姓虽然没有粮食,但是贵族有粮食。这是两国之间的战争,没理由百姓饿死,那些贵族却在府中歌舞升平。没理由我们上阵杀敌,那些人在后方享乐。”

  刘平咬牙说道。

  他知道,一旦赵括逼迫贵族捐献粮食,必然会得罪赵国所有贵族。

  连他也会被记恨,甚至可能会被贵族派死士杀死。

  但是他更知道,如果没有粮食,赵国必败。

  赵括作为主帅,最好的结局就是承受赵国数百万人的谩骂,直到去世。

  甚至还会被记载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主辱臣死,刘平宁愿自己被杀,也不能让赵括背负千古骂名。

  “我再想想。”赵括有些烦躁。

  乐毅和刘平都劝他向贵族动手,他也知道贵族有粮食,但问题是对方凭什么把辛苦攒的粮食送出来?

  平心而论,如果赵括自己不是主帅,如果不是为了救自己,他也不可能倾家荡产的去支援前线。

  人性本就是自私的。

  “我是为了救自己,才心甘情愿捐献粮草,想要让别人也心甘情愿……我知道了!”

  ……

  第二天,蔺府。

  “不知马服子找老夫何事?”

  蔺相如声音有些沙哑,面色蜡黄,皮肤松弛,随着俯身的动作,头上的发冠左右摇晃,稀疏花白的头发似乎很难束缚住沉重的发冠。

  只有那一双眼神依旧明亮,似乎一眼便能将赵括看透。

  “括知道先生不愿我替换担任赵军主帅,但王命难违,括不得不从,还请先生能够原谅。”

  赵括先是一礼,诚恳地说道。

  “这不是你的错。”蔺相如摇了摇头。

  他之前确实对赵括不满,现在却变成了同情:赵括恐怕要背锅了。

  长平之战的起因在于上党之争。

  赵国接收了秦国谋划多年的上党。

  这件事赵王做的对不对?

  对。

  上党实际上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韩国手里,还有一部分在赵国手里。

  偏偏赵国的部分无险可守。

  只要韩国的上党被秦国占领,赵国的上党也就没了。

  而且上党的位置极为特殊。

  上党的背后就是赵国的邯郸,秦国占领上党之后,便可从上而下威胁赵国国都邯郸。

  而且上党是太原和邯郸联系的通道。

  一旦上党被攻破,太原和邯郸之间的联系便会被切断。

  所以赵国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上党。

  但错就错在:赵国没打过!

  现在不仅上党丢了,赵国还要被秦国打。

  赵国境内民不聊生,百姓连饭都吃不上。

  全国上上下下都非常讨厌这场战争,认为是因为韩国的土地才导致和秦国交战,得不偿失。

  百姓充满了怨言。

  那么他们会怨谁呢?

  是谁接收的上党?

  有两个人,一个是赵王,一个是平原君赵胜。

  但是赵王会让自己背锅吗?显然不可能。

  平原君赵胜更不可能,他在赵国的名气非常大,不仅贵族和士子爱戴他,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非常尊敬他,怎么可能背锅。

  所以,只能由那个屡战屡败、损兵折将、还丢失土地的廉颇背这口大黑锅了。

  但廉颇是赵国的支柱啊,赵王是明君,明白赵国损失谁都不能损失廉颇。

  那么,这个锅由谁来背呢?

  就在赵王犹豫之时,秦国派奸细到赵国,开始散布谣言:廉颇太菜了,都不敢出来,秦军只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

  赵王一听,打瞌睡有人送枕头!于是将计就计,用赵括换下廉颇。

  赢了,赵国多一上将,之后三十年无忧。

  输了,只需要将赵括治罪,便能平息民愤。


  (https://www.weishukan.com/kan/77858/2560598.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