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634章 宰相必起于州部

第634章 宰相必起于州部


  两天之后,北京睿亲王府东暖阁。嗬

  天气虽然已经转暖了,可是多尔衮大多数时候仍旧缩在东暖阁里,因为一离开暖阁他就觉得浑身发冷,就跟掉进了冰窟窿般。

  曹尔玉走进暖阁就觉得胸闷气短,太热。

  “禀主子。”曹尔玉低着头禀报道,“多罗贝勒罗洛浑这几天常去豫郡王府,每次都会在书房与豫郡王长时间密议。”

  “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多尔衮皱眉道。

  “不知道。”曹尔玉道,“因为两人密议时都支开了旁人。”

  “这么说,肯定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多尔衮沉声道。

  稍稍一顿,多尔衮又道:“不过也没关系,他们翻不了天。”嗬

  正说话间,又一个王府包衣入内跪地禀道:“主子,静海急递。”

  “洪承畴的急递,肯定是那边已经出结果!”尽管对此战的结果不抱希望,但是多尔衮内心仍存了一丝侥幸,当下对曹尔玉说,“赶紧呈上来。”

  曹尔玉便赶紧接过火漆书信,又以双手递给多尔衮。

  多尔衮划开火漆,看完书信,整个人却陷入到了沉思。

  好半晌后,多尔衮问曹尔玉:“明熹宗实录你看完了吗?”

  “禀主子,奴才已经看完了。”曹尔玉应道,“不过仅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其中的许多人或事记得未必清楚。”

  “你怕什么,朕又不考你。”嗬

  “是奴才担心说错了,误导了主子。”

  “误导?你还误导不了朕,朕问你,天启朝时大明爆发的瘟疫次数多不多?”

  “瘟疫?这个明熹宗实录里有记载,而且次数还挺不少,几乎是年年都有,其中又以天启三年山西的那一次瘟疫最烈。”

  “这么说明朝经常爆发瘟疫?”

  “是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崇祯朝就爆发了多次瘟疫。”

  “朕知道了。”多尔衮点点头,又接着问曹尔玉,“对了,明军的封锁壕合拢了吗?”

  “回禀主子,明军的封锁壕仍未合拢。”曹尔玉恭声应道,“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明狗在阜成门外留下了一个四五百步宽的口子。”嗬

  “围三阙一,此乃是明军的攻心之计。”多尔衮冷然说道,“不过这样也好,要不然明军若真合拢封锁壕,北京城与外界的消息也就彻底断绝,这一来,洪承畴大军在做什么,朕就很难及时知晓了,朕的旨意也很难及时传递给洪承畴。”

  多尔衮说完,又抬笔写了一封信装进信封,再用火漆封好。

  然后将火漆书信交给曹尔玉说:“多派信差,务必确保将这封信送到静海,并亲手转交给侯方域,并告诉侯方域阅完即焚!”

  “嗻!”曹尔玉双手接过书信。

  ……

  此时,崇祯正在地坛登高远眺。

  只可惜地坛的高度不及城墙高,所以根本看不见城内景象。嗬

  不过,崇祯仍旧凭着原主记忆,知道隔着城墙就是国子监。

  当下崇祯问侍驾在侧的王家彦:“王卿,朕记得墙对面就是北京国子监吧?”

  “启奏圣上,对面正是国子监。”王家彦恭声应答,心下却有些感慨,甲申国难至今不过短短五年时间,却已经物是人非。

  国子监还是那个国子监,国子监却又不是国子监了。

  王家彦去年曾回过南京,甚至还到南京国子监讲学,才得以知道现如今南京的国子监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原来的国子监教授学生以儒家经义为主,辅以杂学。

  然而如今的南京国子监,儒家经义已被整合为国学,而原先的农政、天文、地理、金石等杂学却被提升到了与儒家经义同等的高度,而且还从西夷引入了物理、数学诸学科,每日还有半天练习队列操炮马术,王家彦也不知道这么做是福是祸?嗬

  崇祯回过头看着王家彦,问道:“王卿怎么看南京国子监?”

  王家彦不由得心头一凛,有时候他真觉得圣上懂得读心术,好似能够看穿臣子心中所想般,比如此刻他刚想到南京国子监,圣上竟然就问他如何看南京国子监。

  崇祯笑了笑,和声说道:“王卿,你不必有什么顾忌,尽可畅所欲言。”

  王家彦恭敬的应了声是,又说道:“圣上,臣以为南京国子监的学科设置以及授学方式颇有新意,可谓是亘古未有。”

  崇祯笑了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就是但是了。

  果然,王家彦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但是,作为一所替大明朝廷培养官员的学府,南京国子监的授学内容似乎有些南辕北辙。”

  其实,王家彦还有句更难听的话没说出来。嗬

  从本质上讲,南京国子监几乎变成了武学。

  所培养的基本都是武夫,恐治理不好国家。

  崇祯也知道王家彦给他留了面子,不过他不在乎这些。

  当下崇祯笑着说道:“王卿不必给朕留面子,你其实想说南京国子监已沦为武学,培养的也尽是些武夫,对吧?”

  王家彦神情便有些尴尬,心说这可是圣上你自个说的。

  崇祯笑着说:“如果朕告诉你,就是想要把南京国子监打造成为培养武官的武学,你是不是感觉很意外?”

  目前的南京国子监是个大杂烩。嗬

  但是在将来,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会逐一分出去,变成医学院、水师学堂那样的独立的学院或大学,届时南京国子监将成为一所纯粹的军校。

  南京国子监的唯一使命就是替大明培养合格的职业武官。

  “臣并不感到意外。”王家彦道,“但是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崇祯反问道:“王卿是想说武人治不了国,只会导致国家动乱,对吗?”

  “圣上明鉴。”王家彦诚恳的道,“翻遍华夏数千年史书,武人治国其实并不鲜见,然而治国有方的却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至于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割据一方所造成的国家动乱就更不用多说。”

  “王卿所见,朕完全赞同。”崇祯竟表示支持,这让王家彦有些意外。

  稍稍一停顿,崇祯又说道:“不瞒王卿,朕并不打算让勤王士子以及南京国子监生进入官场,即便是平定了建奴流贼,朕也不会让他们担任地方官,进入中枢更是绝无可能,他们只能在内务府当差或者在军中担任各级军职。”嗬

  “这……”崇祯这一表态,有些出乎王家彦的意料之外。

  这几年大明国势蒸蒸日上,但是以路振飞为首的文官集团却非常清楚,大明的中兴跟他们文官集团几乎没有半点关系。

  大明的中兴,完全是崇祯带着勤王士子缔造的。

  所以按常理,在平定建奴以及流贼之后,就应该进入论功行赏的阶段,像徐应伟、阎应元这些勤王士子,就必然会进入到权力中枢,担任六部堂官甚至于阁辅也是理所应当,对于这点,文官集团其实早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圣上虽然还是原来的圣上,但圣上又不是原来那个圣上,毕竟已经煤山悟道了嘛,所以大面积更换朝臣也是不足为奇。

  可是现在,圣上却跟他说,并不打算让勤王士子还有国子生进入官场。嗬

  目光无意间转向墙内的北京国子监方向,王家彦忽然之间就有了明悟,当即说道:“圣上是想光复京师之后,重办北京国子监替大明朝廷培养官员?”

  “对。”崇祯说道,“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一南一北,一武一文,南京国子监培养职业武官,北京国子监培养职业文官!职业武官负责带兵打仗、开疆拓土,职业文官则负责牧守一方,治国理政,将来的内阁辅弼也必须是北京国子监生。”

  “职业武官?职业文官?”王家彦感到很新奇。

  但又觉得崇祯的这两个新词定义得非常之准确。

  当下王家彦又问:“北京国子监的学科如何设置?”

  崇祯若有所思道:“既然是培养职业文官的学府,自然也得有所侧重,国学比重肯定要大大提升,事实上南京国子监的学科设置也需要改革,但是这些事先不急,当务之急还是先确定北京国子监的祭酒人选。”

  好嘛,北京都还没光复,就在考虑北京国子监的祭酒人选。嗬

  多尔衮要是能听见崇祯和王家彦的对话,肯定连肺都气炸。

  王家彦却丝毫不怀疑明军能够光复北京,当即推荐一人选:“刘理顺公乃是崇祯七年状元,写得一手好文章,于经义也有独到见解,迄今已于翰林院养望十五载,无论资历、名望还是能力,皆足以胜任北京国子监祭酒一职。”

  刘理顺也是当年跟着崇祯从北京突围的九卿之一。

  而且刘理顺走的也是最典型的储相路线,按照约定俗成的官场潜规则,刘理顺将来是肯定要入阁担任辅弼的,担任国子监祭酒最是合适不过。

  但是崇祯却不这么认为,他不喜欢明朝的潜规则。

  崇祯反而更喜欢宋朝的官场规则:宰相必起于州部。

  所以像刘理顺这样的官员不适合担任北京国子监祭酒。嗬


  (https://www.weishukan.com/kan/77866/2366499.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