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远在京城的变故(二).
……
……
“朕要诛了他们的九族!诛了他们的九族!”
等到几位阁老赶到了御书房外,还没有来得及求见,隔着大殿听到了德庆皇帝的怒声咆哮。.
一时间,不仅是守在御书房外的太监们一个个皆是噤若寒蝉,连见惯风浪的众位阁老也全都是身体一颤,心满是忐忑。
正如大太监张德所说——德庆皇帝向来是城府深层,往日的喜怒大都只是伪装——实际已经有许多年没有真正的震怒过了。
天子一怒,伏尸千里!这句话绝不是说笑的!
德庆皇帝平日里出于大局维稳与后世名声考虑,手段总是以制衡权术为主,但他若是震怒之下失去了理智,直接采用强硬手段,哪怕是周尚景也只能束手待擒、毫无反抗之力。
所以,众位阁老不敢直接进入御书房觐见,纷纷把目光集到了大太监张德身,希望张德前往御书房先行通报。
在众位阁老的注视之下,张德的面色苍白,但还是咬着牙用颤抖的双手推开了御书房的殿门,悄悄的闪身进入其。
片刻之后,张德快步走出了御书房,向几位阁老轻声说道:“各位阁老,陛下正等着你们,快进入御书房觐见吧!……各位阁老面圣的时候务必要谨慎小心一些,绝不要再招惹陛下生气了!陛下如今的模样,已经快要把咱家给吓死了!”
说完,张德远远地躲到一旁,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进入御书房伴驾了。
听到张德的劝告之后,几位阁老相互对视一眼。
然后,在沈常茂的带领下,阁老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陆续走入了御书房之内。
此时的御书房内已是狼藉一片,德庆皇帝几乎是砸烂了自己面前的所有物件,殿内到处都是被德庆皇帝丢掷于地的杯盏碎片、笔墨纸砚、奏疏书册,德庆皇帝的脸满是震怒,瞪着双眼狠狠盯着进入御书房的几位阁老,而鲍杰则是俯首跪在德庆皇帝的面前。
等到几位阁老陆续站在德庆皇帝面前,不等他们行礼问安,德庆皇帝已经是伸手指着他们大声喝骂道:“内阁辅政无力,致使地方失控,也全都是无能至极!尤其是你!梁辅臣!朕对你信任有加,视你为心腹近臣,屡屡的提拔重用,你又是如何回报于朕的?若不是赵俊臣前往西北办差,朕都不知道西北已经糜烂到了如此触目惊心的地步!简直是要公然造反了!”
听到德庆皇帝的训斥,众位阁老更是心大惊!
梁辅臣乃是“帝党”干将,更是德庆皇帝插手内阁的重要棋子,自从他回京辅政之后,德庆皇帝对他多有维护,屡屡找机会为梁辅臣树立威望,扶持之意十分明显!
但这一次,德庆皇帝在众位阁老面前直接训斥梁辅臣,完全没有回护之意,也不在乎梁辅臣的威信受损,显然是说明德庆皇帝已经近乎失去理智了!
想到这里,阁老们不敢怠慢,连忙是行礼请罪。
梁辅臣听到德庆皇帝提及西北糜烂,面色连连变幻,同样是下跪俯首,没有任何的辩解之意,只是沉声道:“臣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见到梁辅臣这般模样,德庆皇帝的怒意不仅没有稍减,反倒是愈加的一发不可收拾了,吹着胡子怒声骂道:“你还有脸请罪!你还有脸请罪!朕让你镇守陕甘多年,原本还以为你能够稳定陕甘大局,但如今的西北官场不仅没有稳固,反倒是愈发的无法无天了,封疆大吏已是彻底的失控堕落,眼再也没有朝廷!山西、陕西、甘肃的督抚们暗勾结、封锁军情,瞒着朝廷截留了赈灾钱粮、关押了逃荒百姓,竟是准备把这些钱粮与百姓拱手送给蒙古人,只想要乞求蒙古人息事退兵!这些事情若不是赵俊臣的揭发,朕还不知道要被欺瞒多久?这何止是欺君罔?简直是公然的造反割据了!”
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几位阁老更是面色大变。
虽然他们已是事前猜到西北出了变故,但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是这般惊人!
暗截留朝廷的赈灾钱粮、关押逃荒百姓,这种事情的性质原本极为严重,还打算把粮草与百姓拱手送给蒙古人私下乞和,性质更加恶劣了!但最让人惊骇的事情,却还是几位封疆大吏暗勾结、欺君瞒,正如德庆皇帝所说,这般作法与公然反叛也没有太大区别了!
这一系列事情,不仅是代表着西北几位封疆大吏的畏敌如虎、短视愚蠢,暴露了西北边防的底气不足,更是表明了朝廷对西北各省的控制力正在沦丧,地方官员已经失去了对朝廷的敬畏之心!
最后一点,才是德庆皇帝大为震怒的真正原因!
也难怪德庆皇帝会直接训斥梁辅臣,梁辅臣毕竟是一任的三边总督,这一系列的事情哪怕是梁辅臣毫不知情,却也脱不了干系!
梁辅臣原本还以为德庆皇帝训斥自己是因为西北边军糜烂的事情曝光了,又或者是自己担任三边总督期间暗蓄养私兵的缘故,所以他才会干脆利落的认罪请罚。
但听到德庆皇帝的训斥之后,梁辅臣才发现事情远远要自己想象严重得多。
梁辅臣向来是沉稳冷静,但这一刻也忍不住心大乱,表情惊骇的抬头问道:“西北的封疆大吏瞒着朝廷与蒙古人私下乞和?这、这怎么可能?!”
德庆皇帝怒哼一声,直接把手的奏疏丢到了梁辅臣面前,说道:“这是赵俊臣送来的密疏,你自己看!”
梁辅臣连忙是拿起密疏展开细看,而几位阁老们见到这份密疏之后,心急切之下,一时间也是顾不得规矩,纷纷是聚拢在梁辅臣的周围一同观读。
赵俊臣的密疏很厚,足足有数千字之多,详细记录了赵俊臣进入山西境内之后的所见所闻,又是如何发现了西北督抚们的绥靖计划、绥靖计划的详细情况、出手整顿了山西官场的前后经过,以及赵俊臣的后续计划与想法建议。
按照赵俊臣的说法,他如今已经是控制了山西官场,止了山西的绥靖之事,但因为西北数省的绥靖计划是以三边总督王铮为核心,所以赵俊臣整顿了山西官场之后,目前已是紧急赶往陕甘三边的花马池营,想要彻底阻止陕甘督抚们的绥靖计划,又因为陕甘高层的不可信任,所以赵俊臣抵达花马池营之后,还会行使钦差大臣的临机专断之权,整顿陕甘官场、全权接手三边总督的权柄,在朝廷的旨意传来之前,也会暂时主持陕甘大局、尽力维持西北局势的稳定。
此外,赵俊臣还在密疏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西北各省如今内有连年天灾,外有火筛入寇,正值内忧外患之际,不适宜大动干戈,西北的几位督抚虽然是罪大恶极,但还不能出手惩治,依然要给予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若是陕甘山西的高层被朝廷一扫而空,西北局势必然是一发不可收拾,朝廷算是要惩戒他们,也要等到西北局势稳固之后再秋后算账,并且西北官场的绥靖计划必须要进行保密,绝不可公开,即使是要治罪几位封疆大吏,也要另寻罪名,否则必然会引起天下哗然,朝廷的声望信誉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赵俊臣还提醒朝廷一定要重视准噶尔汗国的出现与强势,认为蒙古部落如今已是有了重新统一的趋势,对明朝的影响极为深远,而今年的边防更是重之重,一旦是让准噶尔汗国认为明朝的边防虚弱,今后会食髓知味,西北边疆会再也不得安宁,但若是今年狠狠挫败了准噶尔汗国的入侵,准噶尔汗国会心存敬畏,不敢随意冒犯,西北边疆今后也会安稳许多!所以,赵俊臣希望朝廷能够尽快的进一步支援西北边防,务必要展现强硬姿态,绝不可软弱退缩!
*
读完了赵俊臣的密疏之后,几位封疆大吏总算是明白了事情的始末详细,心情却是愈加凝重了。
正如赵俊臣所说,西北督抚的罪行固然是可恨,但蒙古部落的统一趋势也不可小觑。
蒙古部落若是由分裂走向统一,明朝所面临的威胁压力极大,当年的土木堡之变,连明英宗都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更有六十余位大臣战死,若不是千古名臣于谦的力挽狂澜,恐怕连京城都要被沦丧。
按照赵俊臣的情报,这个即将要统一蒙古的准噶尔汗国,正是当年的瓦剌分支!
蒙古人的威胁这般巨大,也怪不得西北的封疆大吏们会闻风丧胆了。
梁辅臣读完了赵俊臣的奏疏之后,才知道自己离开陕甘之后竟是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向来是一心奉公的他也顾不得继续请罪,只是抬头向德庆皇帝说道:“陛下,西北数省之糜烂,臣并非是有意隐瞒,只不过这件事牵连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臣入阁辅政之后,也不敢贸然行事,只想着慢慢着手扭转,前段时间臣执意朝廷调派大军支援西北边防,是因为臣深知西北边军已然力竭,蒙古人连年遭遇天灾,又被逼入绝境,今年的火筛入寇必然是格外疯狂,王铮初任三边总督,恐怕是难以控制局面,但臣万万也没想到西北的封疆大吏们会被蒙古人吓破胆子,竟是做出了这样胆大包天的罪行……”
说到后面,梁辅臣已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显然是恨透了几位西北督抚,他认为自己若是依然留在三边总督的任,这种事情是绝无可能发生的!
然后,梁辅臣整理了一下心情,继续说道:“但无论如何,这些事情全都是臣担任三边总督期间御下无方、识人不明的缘故!臣有大罪,无论陛下如何责罚,臣都不敢抱有怨言!但还望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臣并不是奢望自己能够戴罪立功,只是臣认为满朝官员之,唯有臣最是了解陕甘的军政事务,赵尚书理财是一把好手,也有心机手段,但他不懂军略,由他来掌控陕甘大局,臣无论如何也不放心,所以臣斗胆请求陛下让臣尽快返回陕甘三边,与赵尚书共同主持大局!”
听到梁辅臣的说法,德庆皇帝的怒意终于是稍稍缓解了一些,但依旧是目光冰冷,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梁辅臣,良久没有说话。
其余几位阁老遇到这般变故之后,已是大都失去了主意,唯有周尚景再次细读了赵俊臣的密疏之后,向德庆皇帝说道:“陛下,老臣有话说。”
德庆皇帝转头看了周尚景一眼,眼神略有些复杂。
德庆皇帝与周尚景明争暗斗了大半辈子,将周尚景视为心腹大患,但每到关键时刻,却往往只有周尚景可以发挥作用。
想到这里,德庆皇帝有些无奈,道:“说吧!”
“陛下,老臣认为,西北数省的诸般变故,固然是让人触目惊心,但梁阁老并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老臣统领百官多年,深知一个道理,那是‘行下效’四字!官若是刚正,下官大都是恪守职责,官若是昏庸,下官往往会肆无忌惮起来!同样一个官员,换了一个司,秉行操守经常是截然相反、恍若两人!梁阁老镇守陕甘多年,但陕甘一向是局势稳固,从来都不需要朝廷操心,西北的几位督抚也一向是用心办事,从不敢忤逆朝廷,但梁阁老回京辅政之后,这几位督抚突然间欺君罔,变得畏敌如虎、短视愚蠢,岂不是怪?依老臣看来,也未必是梁阁老的用人不明、御下无方,或许……是接任之人起了坏作用!”
说着,周尚景抬手扬了扬赵俊臣的密疏,继续说道:“赵尚书的密疏里说得很清楚,新任的三边总督王铮因为亲身经历了一次蒙古骑兵的突袭,被吓得重病,至今也未能痊愈,甚至是不能亲自处理陕甘军政,然后才发生了西北督抚们勾结起来暗向蒙古人乞和的事情,也正是因为王铮的软弱无能,才会让西北的封疆大吏们有底气欺瞒朝廷、妄自行事!所以,老臣认为,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在于现任的三边总督王铮,而不在于梁阁老!梁阁老回京之后的所作所为,无不证明他对朝廷的耿耿忠心!”
听到周尚景的说法,德庆皇帝的表情再次稍稍缓解了一些。
余光扫视了梁辅臣一眼之后,德庆皇帝冷哼道:“梁辅臣,站起身来说话吧!”
等到梁辅臣谢恩起身,周尚景又说道:“此外,老臣还认为,赵尚书在密疏之的几项建议皆是深思熟虑、颇有道理,西北的几位封疆大吏固然是罪大恶极,但为了稳定西北局势,暂且还要留着他们,秋后再算总账也不迟!西北督抚们的绥靖计划,也必须要隐瞒下去,绝不能公示于众!好在赵尚书如今应该已经抵达了花马池营,阻止了他们的计划,尚没有造成切实损失,一切都还可以挽回!最后,蒙古部落的统一趋势必须要重视起来,朝廷应该尽快调集各地兵力,再一次支援西北边军,正如赵俊臣所言,今年的边防格外重要,必须要表明我朝的强硬与实力,否则今后的西北局势要多事矣!”
顿了顿后,周尚景突然是面现犹豫,再次补充道:“此外,赵俊臣此次奔赴西北,虽然是钦差大臣的身份,但毕竟只是专项专办的钦差,只负责灾情赈济的事情,如今他突然是插手了边防军务,不仅是整顿了山西官场,接下来还想要架空陕甘督抚、接手三边总督的权职,这一切固然是事急从权,但无论如何也是越权行事了,这件事极为敏感,究竟是赏是罚,也需要陛下您谨慎处理、尽快拿出主意。”
听完了周尚景的一系列叙述,德庆皇帝终于是恢复了一些冷静,不再是一味的发泄怒火,开始真正的思考对策。
良久之后,德庆皇帝的目光转向了梁辅臣,冷声说道:“你想要机会,朕给你一次机会!朕同样命你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陕甘的一切事宜,你马准备一下,在今天之前离京,日夜兼程赶去西北,一路绝不能有任何耽搁,尽快代替赵俊臣主持陕甘之边防大计!”
梁辅臣顿时是心一松,再次叩首道:“臣遵旨!”
德庆皇帝沉思片刻之后,又说道:“程远道,你行最好,马是草拟一份圣旨,说朕对于今年的西北防务极为重视、寄望殷切,西北各地的武官员,今年的军功政绩皆是加一等计!并且还要强调一下,让西北官员们放手大胆的办事,切不可畏手畏脚,只要是他们有了军功政绩,哪怕是期间偶有失误,也可以功过对抵、既往不咎!”
说这些话的时候,德庆皇帝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强自忍耐着心怒气。
按照德庆皇帝的想法,那些欺君罔的封疆大吏一个个皆是该死!并且还要株连九族,但考虑到大局之后,德庆皇帝还是给了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https://www.weishukan.com/kan/78426/2836803.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