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知否笑长歌 > 第250章 理想与现实

第250章 理想与现实


虽然官家说是因为立储的原因,没心思改革。

    但是海文仁岂能听不出官家语气中的消极。

    而官家召他过来的用意,他也想明白了。

    官家是想让他劝说王安石不要再上奏了。

    像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本意其实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的。

    当时很多改革派,甚至都有些自我怀疑。

    反而让很多百姓因此民不聊生。

    正是这一丝幻想,让他一直不愿意确定储君人选。

    这也是官家顶不住压力,不得不叫停的一个原因。

    海文仁说的办法确实具有可行性,但是安插支持变法的人去地方上做主官,人数少了没用,人数一旦多了,官员们都能察觉到。

    “陛下…”

    “陛下,臣确实很认同他的话,但是臣仔细思考过,他说的其实并不全面。不过他的话给了臣极大的启发,让臣想到一个新政能够成功的办法。”海文仁说道。

    正是因为这种对自我的怀疑,让范大相公心灰意冷,自贬出京。

    很多人支持变法,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讨好皇帝,获得重用。

    怎么说呢,海文仁的办法倒也不是不可行,却过于理想化了。

    结果改革派上奏弹劾,说他讥讽新政,差点小命都没了。

    结果呢,变法还是失败了。

    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并不完全对。

    百姓们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有的百姓在春耕时没钱买种子,就会去找大户人家借贷。

    苏轼差点死在乌台诗案中,其实就是他和变法派政见不和遭受排挤,知道难以在朝堂立足,自请外放。

    支持者的多少确实是变法成功与否的关键。

    地方官员一样是既得利益者,也不支持新政,又怎么会严格按照新政的规定去实行呢?

    但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神宗,其实一点都不软弱,甚至到了对王安石言听计从的地步。

    “哦?”官家饶有兴趣道:“卿家说说看。”

    结果变法一派鱼龙混杂,真心支持变法的没几个,很多人甚至借助变法来排除异己。

    听了李安那番话才明白,其实根本不是新政有弊端,而是地方官员并没有严格执行。或者说地方官员故意歪曲新政,才引来诸多弊端,让守旧派有抨击的借口。”海文仁说道。

    一旦还不上,就只能把田地拿来抵债,自己则成为地主豪强的佃户。

    到了地方看到新法实行中弊端丛生,写诗批判了一下。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支持者是多,但那是因为当时官家对王安石言听计从,但凡支持变法的很快就能得到重用。

    于是海文仁便把李安说的那些跟官家说了一遍。

一一四.四一.八四.二五一

    或者说他低估了人性的复杂。

    海文仁本以为自己这么说官家肯定会欣然同意,却没想到官家竟然直接拒绝了。

    而因为官员在实行中打的新政口号,百姓也只会把这些怪在朝廷的头上。

    甚至因为这件事一直郁郁而终。

    很多人说大宋变法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皇帝过于软弱。

    但是等那些官员掌控权利,反过头来就会用新政来为自己谋取好处。

    结果在具体实行中,官员不仅会加高利息,甚至为了赚钱,逼迫百姓向官府借贷。

    若是以前的官家,对这些还有兴趣,然而此时的官家,心中锐意全消,根本不想改革。

    他没心思听海文仁的这些长篇大论,只想知道新政成功的代价。

    若是简单,倒是可以试试,若是麻烦,试他都不打算试。

    作为一直支持变法的海文仁,自然能够希望官家能够恢复信心,再次实行改革。

    甚至新政的很多弊端,都是他们故意弄出来的,好给朝堂中那些反对新政官员抨击新政的借口。

    “卿家直接和朕说,新政如何才能成功就好。”官家有些不耐烦道。

    事实上,新政推行后,确实弊端丛生。

    古代借贷利息非常高,百姓很难还上。

    范大相公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因为担心官家顶不住压力,而是他对开始不自信了。

    若是李安听到海文仁的这套言论,肯定会暗自摇头。

    所谓的新政不仅没有让百姓得到实惠,朝廷强盛。

    就拿王安石来说,和范大相公变法支持者甚少不同,王安石变法,支持者众多。

    官家虽然因为没有子嗣而心灰意冷,但是他之所以一直不立储,是因为他心中还有一丝幻想。

    事实上,守旧派反对新政的借口是新政弊端太多。

    到时候大概率是和王安石变法一样,为了前途,从者众多。

    明明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为什么实施下去,却反而弊端丛生。

    官家倒是没想那么多,沉吟了一会,摇头道:“如此做旷日持久,成效如何尚不可知。朕如今只想选一个合格的储君,来继承祖宗基业。朕老了,这些还是让以后的皇帝做吧。”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是这个年纪有子嗣的也不是没有。

    海文仁仔细品味李安的那番话,终于明白新政弊端丛生的原因了。

    而青苗法则是官府出钱借贷给百姓,利息非常低,以保证百姓能够正常春耕,田地不被兼并。

    等海文仁说话,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卿家既然夸赞此人有才华,可见对此人的言论十分认同,那你也知道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如今满朝文武为立储之事争论不休,实在经不起动荡了,你明白么?”

    就连主持新政的范大相公都有些心灰意冷,在官家想要保他的时候,自贬出京。

    “陛下,要想新政成功,就需要地方上有许多支持新政的官员,只有如此才能让新政落到实处。陛下可以挑选一些支持新政的官员,将其安排到各地做主官,届时再推行新政,必然可以成功。”海文仁说道。

    但是这個支持者,指的是真心支持变法的。

    “因为底层官员支持新政的太少了,守旧派抨击新政的借口是新政弊端重生。臣以前一直以为是因为新政实施太急,没有考虑周全。

    即便把改革比喻成分饼,那些不愿意利益受损的官员,也不可能说自己是为了利益而反对。

    李安那套分饼的说法,他一开始很认同。

    “陛下,臣今天认识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他说…”

    还想再劝,直接被官家打断了。

    “好了,卿家好好劝劝王卿家,让他把心思多多放在本职上。”官家说道。

    (本章完)


  (https://www.weishukan.com/kan/82252/2837338.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