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穿越大明迟到,竟成大明战神 > 第237章东洋遣使

第237章东洋遣使


唐国也在这时候选择退避,忠诚的南方就这样再一次回到大明皇帝统治之下。

荣兴言亲自带兵前往云贵之地,去接收大明的领土。

朱祁镇则领着一部分大军踏上返回京城的道路。

南方驻扎的一些军队,拔除不安定的因素之后,就是内阁操心的事情。

需要派遣多少官员,运送粮食救灾等等。

好在南方曾经是大明的通统治地界,处理这么一些事情,倒也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在返回京城后,朱祁镇就开始思考下一步应该对什么方向扩张。

安稳发育,不是不行。

可以大明当下的情况,安稳发育也一样需要战争进行威慑。

就算是不扩张领土,也需要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避免他们过于强大,从而对大明造成不小的威胁。

“似乎最好的选择是渤海国啊!”

回到皇城后的朱祁镇,就站在广阔的地图面前,摸着下巴的时候,很快就将目光放在东北方向的渤海国上。

近来,渤海国扩张的势头还是相当猛。

夺取高丽之地,并且与东洋开始局部战争。

东洋的水师完全被压制,估摸着等到东洋丧失制海权的时候,就是东洋灭亡的时刻。

若是渤海国能占据东洋、高丽以及广阔的东北地区。

那对于大明来说,绝对就是相当大的威胁。

“进攻渤海国,势在必行啊!”

沉思一番后,朱祁镇的心中就立刻有了决定。

随后,朱祁镇就将进攻的想法,呈递给内阁进行商讨。

当然,不是说让内阁决定,大明该不该对渤海国用兵?

而是让内阁思考一番,大明应该以什么理由出兵?

又应该出兵多少?

以及出兵的后勤问题怎么处理?

就跟出兵南方一样,打出来的旗号就是南方诸国作乱,不听皇命,密谋作乱。

师出无名,百姓就很难保持有较高的战斗意志。

这终究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人的意志。

一场战争的发动,跟底层民众还是有很大关系,需要他们辛勤在工厂劳作,制造出来相应的后勤物资,以及百姓踊跃参军等等。

“高丽是大明属国,貌似听内阁说,渤海国进攻高丽的时候,还有在大明读书的高立人上访求援。倒是可以通过高丽这一点,对渤海国发起战争。”

朱祁镇心中暗自决定,就将阮浪呼唤过来,让其递交折子,送到内阁去讨论。

内阁设立有常任八位内阁大学士,他们的功能就跟先前的内阁大学士一样,分拆相国的权力,代替皇帝处理国家事务。

内阁大学士采取轮值,每四年进行一次推举,由内阁学士进行推举,并且内阁大学士最多可以任职十二年,超过后将不再具备担任大学士的资格。

同时,还有五十多名的内阁学士,这个数目还在不断扩大。

他们就是专门对一些较大的事情进行讨论。

而什么事情算是大事,什么事情算是小事,那就是写在内阁章程上的东西。

达到什么标准就是大事,需要全体讨论,唯有超过三分之二同意才能决定。

章程的修改,就属于大事中的顶格。

其他的大事,诸多对外战争,裁撤军队等等事务。

这样的制度,自然说不上是最好。

但是,朱祁镇觉得作为起步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后续随着不断的发展,自然有机会去进行调整。

由于大军暂时在南方,进攻渤海国的事情,只能算是被提上日程,想要立刻就发起进攻,依旧是不可能。

“既然没有什么事情,不如就好好锻炼一下分身,顺带游山玩水一番,和昌不是一件美事啊!”

朱祁镇带着这样一种想法,就开始接下来相对愉快的生活。

期间,还有不开眼的家伙,上奏朱祁镇,希望朱祁镇能励精图治,而不是贪于享乐。

起初,朱祁镇还以为是那个利益集团有小动作,这就是一次试探呢?

却不想,就是那言官自作主张,以为能跟古时魏征之类的官员一样,通过批斗皇帝,获取到不俗的地位。

不用想就能知道,又是读书读傻的家伙。

教育是百年大计,朱祁镇早就在各地兴办学堂,收纳五岁以上的孩子入学。

原本,礼部在地方弄出来那些个培养儒生,类似于学校的机构。

正好就被废物利用,稍微扩大改造一番,就是极好的学堂。

同时,为避免改革幅度太大,引起读书人的反感和不适应。

朱祁镇依旧是非常人性化的弄出来三级升学考级。

小孩子入门就是地方县城的小学,有六年的时间可以认真学习,考试进入到府城的中学。

到中学后,又是六年时间的学习,迈步进入到京城,或是某些重点省城的大学。

类比过来,升学到中学之后,就算是有秀才的身份。

能抵达大学,就算是有举人的身份。

等到大学毕业,就能算是进士。

当然,也就是类比,并不存在有实际上的权利。

按照大明的新规矩,唯有一路读完之后,才能有机会去科考当官。

并且,还是从最为底层的官员一步步干起来。

另外,就是中学读完后,就能选择去官场当吏。

官吏不分家。

如今大明的官员,也会从吏中提拔。

无非就是能者上,庸者下。

等新一批的官员上来,估计就很少会有这样的蠢货。

当然,对待这样的憨憨,朱祁镇自然是没有多少怜悯。

剥夺官身,打回家种地。

同时,还让东厂稍微盯一下。

若是鱼肉乡里,就直接拿下。

除开中间的一次波折外,余下的生活就属于是相当的惬意。

朱祁镇本体就不断修行,分身就不断享受。

享受的空闲时间,朱祁镇才会去校场学习一下战场上需要的作战技巧和手段。

骑马射箭,马上对拼,以及长兵器的使用。

反正朱祁镇的学习能力强,就是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

完全就可以耗费不少时间去享受,也不会耽误学习。

还能劳逸结合,多是一件美事。

为处理南方的事情,耗费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大军才陆续开始从南方撤离回来。

抛开必要的驻守军队外,大军基本被调集到北方。

之所以,会浪费这么多时间,还是因为南方的既得利益者群体,不愿意接受大明给出来的条件。

至于条件,自然就是内阁给出来。

内阁,在没有朱祁镇插手的时候,乃是大明内部诸多利益方的集合体。

他们自然不愿意让这么一些家伙,分润大明的蛋糕,并且还是分润那么大一块。

给出来的条件,自是说不上优渥。

就这样,双方发生冲突,进而出现一些暴乱。

同时,云贵地区的土司死灰复燃,开始要求以往大明对土司的待遇。

内阁自然不会惯着,大军还在南方呢?

直接犁庭扫穴,不服气就全部都给弄死。

在性命和利益面前,南方那些特权阶层,自然是能明白过来。

很快就偃旗息鼓,选择举手投降。

他们当中,早就不是地主层次,主要都是土地被征政府赎买,从事商业活动的布尔乔亚。

作为布尔乔亚,天生就具备软弱性,不会进行彻底的抗争。

至于原因,倒是比较简单。

就是光脚不怕穿鞋。

布尔乔亚拥有丰厚的财富,他们的作乱,与什么都没有的饥民起义相比,自然是后者会更加厉害一些。

至于云贵之地的土司,那就是不知道死活的家伙。

诸多土司在当地根深蒂固,统治根基非常深厚,也难怪唐国未能彻底拔除土司的统治。

一些土司在云贵的统治,超过五六百年,比王朝都要久远。

他们才能算得上的千年世家。

只可惜,面对刀锋的洗礼,只要还是肉体凡胎,就不可能会挡得住。

大军开拔,从播州一路打下去,将土司全部剿灭。

不听话的土司就直接杀掉。

愿意投降的土司,就将其家族送到其他地方,好生奉养,做个富家翁就是最好的结局。

至于当地的少民,就开始进行强制性的迁徙。

大草原上,还需要很多人口填充。

将这些少民迁徙走,让当地以汉民为主体,自然就不会再有多么大的动乱。

迁移的补助,以及诸多的政策,与汉民一模一样。

放在如今的时代,已然算是相当丰厚。

如此命令,自然都是内阁作出。

朱祁镇就是知晓,却并没有过问。

放权,就是放权,不涉及到大事,朱祁镇自然不会随便插手。

抛开内部的诸多事情,大明周遭也发生不少事情。

帖木儿帝国在印度的扩张,可谓是畅通无阻。

通过一些消息,帖木儿帝国已然彻底剿灭赛义德统治的德里苏丹国。、

接下来,帖木儿帝国正在持续进攻印度。

曾经的跛足帖木儿,领导着大军进攻德里苏丹国,间接导致德里苏丹国图格里克王朝的覆灭。

谁能想到夺位的赛义德王朝,也一样是毁灭在帖木儿帝国的手中。

帖木儿帝国已然开始蚕食印度向古吉拉德方向。

或许,根本就用不了多长时间,帖木儿帝国就能彻底吞并整个印度河流域。

席卷德干地区,以及印度斯坦和科罗曼德。

相比之下,同样对印度下手的唐国,扩张进程似乎就不是那么快。

到如今,他们就是夺取孟加拉地区一些土地,就未能继续。

或许,想要继续扩张,首先就需要解决孟加拉苏丹国。

不过,还是有一则不太好的消息。

唐国和帖木儿帝国达成盟约,守望相助。

并承诺共同防御,任何一方受到进攻,必然会参与到战争中防守。

就帖木儿帝国和唐国的位置,一个在中亚,一个在南洋地区。

相隔十万八千里,签订共同防御协定,能是防御谁,自然是不用多说。

最后,备受朱祁镇关注的渤海国,也一样收到其消息。

人口大规模迁移到高丽地区,并且在高丽的北部边界,开始依托安徽长白山脉大肆修建防御设施。

就凭借着一点,就不难看出来他们是在担心什么。

渤海国有强大的水师,大明军队想要从海上登陆,绕开长白山脉也是困难。

若是不绕开长白山脉,从这个方向硬生生打过去的话,大明很大概率就会损失惨重。

当消息摆在朱祁镇面前的时候,多少是对出兵渤海国有一些犹豫。

耗费巨大的精力,还不一定能获取到好处。

在知道这样一种结果后,任谁都会好生犹豫一番。

“陛下,刚从津门送过来的消息,东洋使者求见!”

朱祁镇在犹豫的时候,阮浪送上来一则消息。

东洋使者?

朱祁镇很难相信他们竟然还有胆子跑过来,着实是让人有些意外。

“真是不怕死啊!”

朱祁镇念叨一句。

虽说,先前的刺杀,乃是误会东洋。

但是,朱祁镇本身就对东洋没有多大的好感。

误会就误会,本就对其印象很差。

若不是水师不允许,指不定就凭借那个理由,宣战东洋,大军扬帆进军。

朱祁镇倒是很想知道,东洋能获取到几次的神风庇佑。

“陛下,可是不见?”

阮浪小声的询问。

“不!见,怎么能不见呢?去将人给带过来,我倒是很想要知道,他到底是想要说些什么?”

朱祁镇大手一挥,就让阮浪下去带人过来。

从津门到京城,距离不算远。

加上消息传递的时间,也就是小半天的功夫,东洋使者就被送到朱祁镇面前。

“小国使臣叩见大明皇帝,大明皇帝万岁万岁……”

刚见面,东洋使者就对着朱祁镇行礼。

可惜,朱祁镇是根本就不待见,不等喊完,就被朱祁镇打断。

“赶紧起来,有事快点说,不然你这脑袋可就保不住。”

一句死亡威胁,自是不足以让东洋使者慌神。

“我东洋希望能与大明一起讨伐渤海国……”


  (https://www.weishukan.com/kan/83858/2837351.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