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第227章 白圭
推荐阅读:美漫:从复制超人天赋开始 无限恐怖之最强中州队 诸天镜道 重生之侯门弃妇黑化了 穿成校草后妈,创飞霸总全家 修仙:我只想进大宗门苟 让你打副本,你搁这养BOSS? 修仙,从抢夺主角机缘开始 帝君太粘人,重生魔后只当美强爽 清穿之康熙柔妃
第227章 白圭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不过话说这位陶朱公好像是很多商人的偶像吧?
连连:不止如此呢,毕竟他好像还是财神之一吧?
网名没想好先用这个吧:???财神在哪里?我要拜财神!!!
晚宁睡不着吖(管):话说财神好像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赵公明吧?
狂踹瘸子那条好腿:是的呢!虽然我不喜欢三霄但是赵公明真的很好啊!他可是财神欸!
雾都不予:要是赵公明知道那时候他以为的小神在后世这么受欢迎会有什么想法吗?
注意看,这个女人叫小美:哈哈哈哈哈!确实!
苏玥看着评论区,说:“好啦,现在咱们来看看下一位商人吧,他就是战国时期发著名商人——白圭!”
白圭,战国时期中原(洛阳)人,名丹,字圭。
有“商祖”之誉。
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
《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
他主张减轻田税,征收产物的二十分之一。
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
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经商。
谷物成熟时,进收粮食;蚕茧出产时收进絮帛,出售粮食。
白圭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认为农业的一个周期为12年。
他亦认为经商要按时机,就像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
一说,水利专家白圭和贸易致富的白圭是两人。
……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所以说这位和商君是同一时期的吗?那个时候做商人,真的很厉害啊!
雾都不予:而且这位好像还是一个很厉害的商人!
注意看,这个女人叫小美:就是说他都青史留名了能不厉害吗?
连连:有道理!
网名没想好先用这个吧:对啊,而且他的眼光真的很好,选择的行业具有前瞻性!
晚宁睡不着吖(管):同意!
苏玥看着评论区,说:“那我们来看看他的事迹吧!”
早年为官
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新兴的封建地主制先后在各国确立。
生产力迅速提高,市场上的商品量急剧增加,人民的消费购买能力也迅速增长。
长期的兼并战争改变了过去小国林立、交通阻塞、市场分割的情况。
在这一切因素的推动下,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飞越,工商界的天下,已经被新兴于春秋末年的自由商人占领了,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巨商大贾,而被后世尊为百代商人之祖的白圭,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
据说曾经在魏惠王初期担任魏国的相。
那时,魏国都城大梁靠近黄河,经常遭受洪水之灾。
白圭施展了他杰出的治水才能,解除了大梁的水患。
白圭自称自己治水的本领比大禹还高超,他说,千里长的大堤,常常因为小小的蚂蚁窝而导致崩溃,于是,他治水的时候,派人沿着大堤检查,堵塞了所有的蚂蚁窝,于是,大堤固若金汤,水患也消除了。
后来,魏国的政治越来越腐败,白圭看到这一情形,就毅然离开了魏国,到中山国和齐国游历。
这两个国家的君主都想把白圭留下,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可是白圭却都婉言拒绝了。
有人问他为什么,白圭回答说:“这两个国家没有必行之事,那么信用已经到了尽头了;不注重声誉,那么名誉已经到了尽头了;没有仁爱,亲情已经到了尽头了;旅行的人没有干粮,居家的人没有食物,财力已经耗尽了;不能用人,又不能自己奋发图强,事功已经到头了。
一个国家出现了这五种现象,一定会灭亡的。”
离开齐国之后,白圭曾经到过西方的强国秦国,当时正值商鞅变法之时,白圭对商鞅重农抑商的政策很是反对,于是没有在秦国做官。
白圭经过一番游历之后,对各诸侯国的政治局势看得更是透彻,也对政治产生了很深的厌恶,于是他放弃从政,转而走上经商之路。
弃政从商
白圭的出生地洛阳自古商业就很发达,洛阳人善为商贾,致力于商业和手工业,追逐利润是洛阳人的传统。
出生于此的白圭有极高的商业天分,很快成为战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商人。
战国时期,商业迅速发展,商人的队伍非常庞大,因此也鱼龙混杂,有的公平买卖,正当经营;可是也有很多商人囤积居奇,垄断市场,很多大商人还兼放高利贷,牟取暴利。
于是,当时人们将商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诚贾”、“廉商”、“良商”,另一类称为“奸贾”、“贪贾”、“佞商”,而白圭正是战国时期良商的典型代表。
战国时期的商人大都喜欢经营珠宝生意,大商人吕不韦的父亲就曾经说,经营珠玉可以获利百倍。
但是白圭却没有选择这一当时最赚钱的行业,而是另辟蹊径,开辟了农副产品贸易这一新行业。
白圭才智出众,独具慧眼,他看到当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敏感的意识到农副产品的经营将会成为利润丰厚的行业,提出“欲长钱,取下谷”的经营策略。
白圭认为,“下谷”等生活必需品,虽然利润较低,但是消费弹性小,成交量大,以多取胜,一样可以获取大利,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农产品、农村手工业原料和产品的大宗贸易为主要经营方向。
白圭有一套独到的经商术,他把自己的经营原则总结为八个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具体的做法是在收获季节或丰年,农民大量出售谷物时,适时购进谷物,再将丝绸、漆器等生活必需品卖给这时比较宽裕的农民;而在年景不好或是青黄不接时,适时出售粮食,同时购进滞销的手工业原料和产品。
而且白圭所说的“与”,是予人实惠,当某些商品积压滞销时,一些奸商坐待价格贬得更低再大量购进,而白圭却用比别家高的价格来收购;等市场粮食匮乏时,奸商们又囤积居奇,白圭却以比别家低廉的价格及时销售,满足人民的需求。
白圭的这种经营方法,既保证了自己能够取得经营的主动权,获得丰厚的利润,又在客观上调节了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个体手工业者以及一般消费者的利益。
无怪乎白圭自诩为“仁术”。
白圭为国理财,常从大处着眼,通观全局,在经营上从不嫌弃小惠小利,也从不靠诡计进行欺诈。
他将货物流通与发展生产联系起来,既能使经营生财,又使生产有利其发展,他认为只有以足补缺,以丰收补欠收,使全国各地物资互相支援才能在辅民安民的同时为国家理财致富。
具体做法是:如果一个地方盛产蚕茧,就购进这些产品,而用谷物等其他当地缺少的东西去换。
如果一个地方粮食丰产,就去购进他们的粮食,然后用丝、漆等类必需品去和他们交换。
这样就使全国的货物得到流通,既利于人民生活,又能从中赚取利润,可谓一举两得,利国又利民。
白圭还很注重扶植农民的生产,以保证和扩大自己的商品来源。
他曾经向农民供应优良的谷物种子,既为自己获取了利润,又帮助农民增加了产量,使自己掌握了更充足的货源。
白圭把自己的商业经营建立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通过商业来促进农业生产,通过农业生产的发展来推进商业经营。
这种经营理念是前所未有的,这比商鞅变法时重农抑商的政策无疑高明了很多。
战国时期的商业,尤其是以权贵富豪为对象的珠宝经营利润极高。
但是白圭选择的“下谷”等生活必需品的经营,面对的却是广大比较清贫的平民百姓,因此白圭奉行了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不提高商品的价格,而是通过加快商品流通、扩大销售的方法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农副产品的经营受农业收成的制约很大,因此,把握时机,尤其是掌握年景丰歉变化的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https://www.weishukan.com/kan/84992/2837361.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