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阁 > 农家女的科举日常 > 第125章 沈县令的小心思

第125章 沈县令的小心思


朱良玉拱手,对着诸葛来富就是一礼:

  “诸葛兄,以你之大才,不去农机院施展抱负实属浪费,况且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于这乡野之间......可愿意同某去往京城,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诸葛来富:“???”

  好可怕有没有?

  其实他就是一介俗人,他的愿望真的很简单,有钱有闲,一家人开开心心,一辈子吃喝不愁。

  更何况,这位叫朱良玉的女先生真的认错人了,特么的,怎么这么死脑筋呢。

  诸葛云疏此时也十分震惊,她来到古代八年,还是第一次遇到和系统一样有远大抱负的能人。

  啧啧,看看这为天下苍生谋福祉都说出来了,还真是不一般。

  【叮!发布随机任务,‘  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  ’,目标一致之人,就该彼此相知相识,请效仿孔融与祢衡,成为忘年之交,任务完成,奖励积分。】

  系统此时异常激动,它还是第一次在这个落后的古代时空遇到这么合心意之人。

  在它的意识里,任何一个有远大抱负之人,如肯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人,就该成为宿主的朋友。

  而此时,诸葛云疏无视系统激动的心情,正一脸懵逼。

  她虽然心动那丰厚的积分奖励,但是她看了眼一脸正气凛然的女先生,自己心里还是有点数的好吗。

  就算除去年龄,她还是觉得两人玩不到一块儿去。

  其实还有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诸葛云疏特别害怕这种类型的人,总感觉和这种一心为了国家之人一比,显得自己尤为市侩。

  这.....这,怎么能成为忘年之交。

  系统不是为难她‘胡汉三’的吗。

  “这位朱先,我都说了,这些图纸都是我家大花画的,全程我唯一参与的就是建议把这些图纸献给县令大人。”诸葛来富很是无奈,怎么会有这么死脑筋一人。

  诸葛云疏看着还想要开口的朱良玉,赶紧打断:

  “朱先生,家父所言非虚,这些图纸确实出自学生之手。”

  “不过,确是误打误撞,画这些图纸之时,学生并未想太多,最终目的就是想让家中爷奶伯娘能够在农忙时,轻松一些。”

  “当时我就想着,能不能有什么农具可以替代劳动力,毕竟从收稻谷到把稻谷晒干装起来这一过程实在过于费时费力且繁琐......”

  “学生虽然心里有了一点雏形,但是还不是很确定,于是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终于在镇学的藏书阁内看到了《天工开物》与《天工奇书》等有用书籍,这才确定心中之想......”

  诸葛云疏为了证明确实是自己所画,把原先还没有扔掉的废草稿一同拿给朱良玉看,并仔细阐述其的功能与原理。

  然后,为了让她更加的理解透彻,又请大伯诸葛来荣与二伯诸葛来华把谷物脱壳脱粒机搬过来,又对着实物一一介绍其的优势及其劣势,总之就是各个部位拆开来分析讲......就连朱良玉之前不明白的地方,也被诸葛云疏详尽的讲解弄明白了。

  ......

  “学生自幼生于乡野之间,干......哦,是看惯了长辈干农活,很是明白农家人的辛苦,所以读书之后,尤为关注农桑之事,这也是学生小小年纪,就能画出这份图纸的真正原因。”

  “......但是仅仅是画出图纸,也只是纸上谈兵,这里学生还要谢过家中长辈和临溪县沈县令的全力支持,没有他们,就没有这种利国利民的农具出现......”

  诸葛云疏确实是这样想的,她虽然有未来技术支撑,但是却没有把这些变成实物的能力,所以功劳不是她一个人的。

  特别是沈县令,据她爹诸葛来富说,沈大人为了在农忙之前做出这些农具,忙前忙后,怕下面的人不尽心,还亲自实地考察,整整一个月时间,原本白净的肤色黑了好几个度,就连显示他富贵的大肚腩也没了。

  不得不说,还真是为了一县百姓,劳心劳身。

  而此时,被诸葛云疏佩服的沈县令正在书房里烦躁的来回踱步。

  不为别的,正是为了诸葛来富献上来的三架农具。

  要知道,这些农具可都是他亲自把关做出来的,也是他亲自看着农把手(干农活好手)把收割上来的稻谷用谷物脱粒机(也可以叫打谷机)打成粒子。

  然后利用谷风机把谷粒中的杂质清理干净,又用谷物脱壳机把粒子打成白花花的大米,最后再利用谷风机把大米中的多余壳子清理干净。

  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简直行云流水,就连沈县令这个不会农活的门外汉,都能看出如果农忙时使用,不知能减轻多少劳动力和省去不少时间。

  其实要诸葛云疏原本的想法,完全可以三机一体,这样不是更省成本,但是奈何时代限制,找不到一些原材料的替代品,只能如此麻烦了一些。

  而沈县令及这个时代的农人们可不这样想,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一个农具上的改革,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于是,沈县令命人记录用新农具收成稻谷的时间与老式收成稻谷时间,进行对比,竟然发现比之前的方法快了三分之二不止。

  怕发生意外,他又试了好几次,最终记录数值都是大差不差的。

  沈县令这才放心把这新出炉的农具之事,上报给朝廷。

  连带着做出的农具成品一并送往京城工部。

  沈县令想着,他这三年一次的考核是否评优,可就指望这件事了。

  这也意味着他六年没有挪动的位置,是否会因此更上一层楼。

  至于原本期待着凭借诸葛云疏那篇关于安置灾民的策论文,他是没指望了。

  也是怪他当时没考虑清楚,就这样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直接上报了上去。

  结果……就是便宜了别人。

  最可气的是,还是他不能得罪之人。

  沈县令一边踱步,一边唉声叹气,他心想着,“难道这次又被截胡了。”

  毕竟从上报开始,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


  (https://www.weishukan.com/kan/86432/2837463.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