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梁朝会
推荐阅读:大夏第一皇太子 废太子竟是绝世强龙 长生修行,从武考科举开始 大唐最牛王爷 大宋之最强纨绔 斩神从捕快开始 大秦:我暴君扶苏,打造万世神朝! 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洪荒:吾昊天,打造最强天庭! 朕!傀儡皇帝,开局就无敌!
但王伦却是一刻也不得休息,直接起身披衣去了偏殿,萍儿和耶律惊鸿早已在此等候,与迎儿以及一众侍女一起服侍王伦更衣洗漱,又用了早膳。
而武松、马麟以及杜迁、宋万、郝默、阿奇等一众侍卫也早已经到了,随后李青青、李师师与燕青、乐和等内书房近臣也都过来随侍,王伦便在武松等人的陪同下起驾大庆殿,会见大梁群臣。
大庆殿内大梁群臣早已静候多时,王伦进殿之后便移步登阶,高居御座之上,群臣见王伦升座,遂以卢俊义、柴进、耶律梁材三人为首,大梁文武群臣齐声高呼恭迎梁王归朝。
王伦潇洒地挥了挥手,让众人全都落座,而在王伦的御书案前两侧又各有一排桌案并排摆放,便为主席台,卢俊义、柴进、耶律梁材、岳飞、韩世忠、史文恭、杨志、田虎、鲁智深、林冲、完颜宗弼、吴用、公孙胜、李纲、张叔夜等人各分左右在主席台前就座。
岳飞边上还空了一个座位,却是在东州未归的赵云的位置,其余林士远、朱武、张宪、扈成、史进等人按职司不同分别在主席台对面而坐,李青青、李师师、燕青、乐和等内书房的人在偏席入座,武松、马麟一左一右立于王伦身侧,杜迁、宋万、郝默、阿奇四大护卫则守在王伦御座之后。
王伦此次远征西域,在外的时间长达近两年之久,期间远离大梁中枢,现在
回来自然是有着诸多事情都需过问,所以这次大梁朝臣大会,便连开了数日,更是研究制定了多个议题。
第一个议题便是由留守在家的卢俊义、柴进以及大梁三阁各部主事人员,汇报这两年以来三阁各部以及大梁诸州的发展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第一项便是大梁各州全力推行的土地改革,因为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千万百姓流离失所,离家失地者极多,使得大梁境内各州都是有着无数良田荒芜废弃,王伦为此一早便命在大梁各州推行土地改革新政,将所有土地全部收为国有,经过测量核准并统筹规划之后,再按需进行统一分配。
同时大力推广大农场政策,逐步取消落后的,效益低下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种植方式,将农田承包给有能力有经验的大农场主,以实现规模效益。
并以此为机,推出优惠条件,鼓励中原百姓向金、元、新、辽、雪诸州进行移民,只要肯移民,便可以极低的价格承包得大片的无主良田。
就算是没有现钱,也可在与大梁王府签订了承包合同之后,先期获得土地,今后只需要用田地产出的作物抵帐即可,而且十年之内不收任何赋税,所有产出也全部由梁王府按照市场价格统一进行收购,十年内农场的效益所得更是全部归承包者所有。
土地改革以及移民政策一出,便立即得到了强烈的响应,无数因为
战乱失业无地的百姓蜂拥而上,跑来梁王府签订合同,然后拿着一纸文凭携老带幼举家奔赴各州,开始跑马圈地,开荒种田。
刚开始的时候,各州的官员还担心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会出乱子,便纷纷上书给王伦,请求暂缓移民。
但王伦却下旨言明移民之策绝不容改,各州所有官员必须全力配合,坚决执行,任何敢于反对移民,或是阳奉阴违,拖沓推诿,办事不力者,立即予以撤职法办。
初时尚有人抱有观望态度,但等王伦真的办了几个心里有鬼故意拖延的地方大员之后,其他各地便立即积极响应,开始大力推行移民以及土地改革政策。
其后王伦又多次下旨,要求各州官员要灵活掌握政策,不可一味呆板生硬地照搬政令条文,分给新来移民的土地必须是无主的荒地,不得与原住民争地,一定处理好新移民与土著原住民之间的关系,以防激发民变。
好在新归大梁的各州,本就地广人稀,有的是无主之地,虽有百万移民进入各州,却也没有丝毫人满为患之虑,只让王伦慨叹,这个时代的人口还是太少,边疆之地也仍是不够充实,看来今后还是要多多鼓励生育才是。
而几年下来之后,大农场政策的推行也是极为顺利,再加上由政务阁农渔处派出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在各州因地制宜地推广新型农作物的种植,以及由军事技术
转化而来的“机械化”耕作方式,使得各地农场多种作物的产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由此一众农场主得到了实惠,自然就更加地拥护新政,是以到现在各州的土地改革都已经是初见成效。
第二项是大力发展工商业,土地改革和移民政策的推行,虽然使得大批农民回归田地,但仍有很多流民滞留在各州的主要城市以及乡镇之中,这些人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对大梁的社会安定也是极大的隐患。
不过这些人也都有着很大的用处,现在大梁的工商业蓬勃发展,势头正盛,无论是工厂矿山、建房筑路,还是城镇服务,乃至是大农场的耕作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正好可以将这些人吸纳进去,逐步转化为初步具有现代模式雇佣关系的劳动力。
同时鼓励百姓自由经商,并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任何人不得歧视商人,工、农、兵、学、商社会各阶层人人平等,商人的孩子同样可以进入学校,与其他各行百姓子弟享有同等上学读书的权利,学成之后也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职业。
而随着土地改革和发展工商业两大政策的推行,大梁境内的社会层面上已经基本没有闲散人员,人人都动了起来,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奔忙,大梁的发展自然也是日新月异,欣欣向荣。
第三项是兴学助教推行科举,教育一直是大梁发展建
设的重中之重,王伦从来都是将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之前在东州王伦便交待过李清照要不遗余力地发展教育事业,二人在回关中的马车上更是日以继夜地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现在大梁各州都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各郡府县镇村都有大梁公立普通中小学校,府、县两级地方要设立高中,州、郡则都要建有大学,几年下来,大梁境内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都已经走进了校园,接受教育。
李清照鉴于大梁现在教育发展的形势,便在朝会上提出应该适时推行科举,为大梁选拔人才,汇聚精英。
李清照的议案一经提出,立即便得到了参会人员的全票赞同,王伦也当即拍板,后年便开科举士,时间就定在九月,举办大梁第一次全国大考,招募优秀人才进入大梁的政府机关,以及各行各业的用人之地。
同时王伦又提议成立翰林院,将在大考之中选拔出来的最为优秀的精英全部吸纳进翰林院中,作为大梁的人才储备库,等通过进一步审核之后,便委以重用。
而翰林院掌院的人选,王伦也早有定数,便是现在东州任职的桓逸,王伦很早便注意到了这个桓逸,在当年的潘金莲一案中就觉得桓逸是个可用之材,之后更是有意让桓逸在东州各地各部门轮流任职,以为历练。
此次王伦过境东州,又亲自接见了桓逸,当面进行考察,结果王伦
对桓逸的表现甚为认可,在这次的朝会之上,王伦便亲笔签发了调令,将桓逸调入梁王府内廷,执掌翰林院。
而后各部又汇报了海外通商、商会票号、旅游服务、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社会治安、文教卫生,以及房地产开发等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总之形势大好,百姓富裕,国库充盈,将来只会更好,王伦对此也是非常满意。
而后就是由李应代表明镜阁汇报纪律监察情况,虽然现在大梁上上下下各个方面的形势都是一片大好,但光明之下必有阴暗,总是有人不知死活,逆天而行。
在大多数人都在为大梁的发展建设竭诚效力,尽忠职守的时候,却也有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铤而走险,趁新政推行之机,以权谋私,中饱私囊。
而柴进早就已经发现了这种苗头,便带领明镜阁下大力气查处贪腐,几年之内共查出贪污腐化,行贿受贿,徇私枉法,坑害百姓的各级官员三万余人。
而对于这些腐败分子也全部按照大梁律法予以了重处,更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恶劣,社会影响特别严重的五百余人,被施以了极刑,以儆效尤。
王伦为此大为高兴,传令着重嘉奖明镜阁,并在朝会之上当堂颁下严令,国家兴盛,全在官员廉明,为国进忠尽力,百姓才会人人效仿,于国才有信心,国家也方能长盛不衰。
而枉顾国法者,心中
不存家国百姓,只谋一己之私,此等人渣便是国之大敌,便是与天下苍生为敌,似这类蠹虫,必要除之而后快,今后但有敢冒大不韪,以身试法者,定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https://www.weishukan.com/kan/89574/2837093.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