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进击的火锅
也许是季节的原因,也许是前阵子东市火锅节的群众基础,几家分店火锅都卖得格外好。
沈韶光趁热打铁,干脆仿效秋天的螃蟹月,弄了个“火锅月”,打出口号“天天吃,不重样”,并单做了个火锅菜单,数一数,果真有三十余种。
沈记火锅锅底样数多是真的,却也有噱头的成分在。
从前沈记就有七八种锅底,经典的奶汤锅、清汤锅,主打“鲜”味儿的海鲜锅、鱼头鱼骨锅,素的菌子锅、枸杞红枣桂圆锅之类,今年冬天,火锅家族又壮大了。
其中一大类别是养生锅。唐人颇重视养生,好采个药、练个丹的不知道有多少,便是普通人也爱吃个乌米饭,喝个黄芪粥之类。
乌米饭,又称青精饭,是把南烛叶子捣碎取汁,浸泡粳米,然后炊蒸而成——这浸泡炊蒸又有讲究,要“九浸九蒸九晒”。如此折腾出来的米粒,色黑而紧小,可煮食,亦可泡食,属于一种半方便食品。沈韶光吃过几次,觉得滋味并不见佳——但食疗,求的本也不是滋味,没看诗圣杜甫都说吗,“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沈韶光请郎中开了十来道适合大众的秋冬季食疗方子,其中有一道真还有南烛,为其可以强筋益气,固精驻颜,而冬天正适合补益。沈韶光本来担心加了南烛以后的汤底黑乌乌的,影响食欲,谁想大家对此接受良好。
有食客写诗说,“奶汤枸杞颜如玉,小鼎青精色如丹”,弄得跟美容产品广告似的。
除了这些食疗药膳锅底以外,作为一个穿越人士,作为一个从辣椒顶起火锅多半边天时代穿过来的穿越人士,不鼓捣出个辣味锅底来,实在意难平。
沈韶光与于三试了总有五六次,总算做出了适口的香辣锅底。
用芝麻油与鸡油把花椒、葱、姜爆香,加胡椒、豆蔻、桂皮等香料,略炸,然后加大量的食茱萸酱,并适量豉酱、醪糟和糖翻炒,随着热气升腾起来的是呛鼻子的浓郁的复合香辣味。
小跑堂一进厨房就打了个喷嚏,赶忙出去,而沈韶光和于三都装备齐全蒙着口罩——全是拜托阿圆缝的。他们把适才炒的底料加水熬煮,然后从细筛中滤过,再加滚烫的花椒油,便有了几分后世川渝麻辣锅的样子。
辣味实在是一种太神奇的味道,只要接触,不管它刺激的是口腔还是鼻粘膜,嘴里都会禁不住分泌出唾液来。
食茱萸的辣又不同于辣椒的辣,它没那么霸道,却又有自己的香味,并可以去腥去膻,实在很适合涮食羊肉和鱼虾。
因着火锅新菜单的事,沈记老店诸人,中午惯常试吃火锅。对这香辣锅,爱的爱死,不能吃的则到处找冷水漱口。
沈韶光是受过“魔鬼辣”摧残的,觉得这点辣味不算什么,吃着感觉还不错。于三公主这样的矫情人竟然是个能吃辣的,平时难得听他说个“好”字,这次的评价居然是个句子“还挺好的”,沈韶光几乎感动得流下泪来。阿圆照旧是“小娘子做得都好吃派”,虽然也喊辣,却吃了不少——然后下午就跑了好几趟厕所。
阿圆的经历让沈韶光专门在菜单上注明,“此辛香锅底,味道虽美,然刺激肠胃,诸君子慎选。”
谁想食客们不少都有“中二病”,这一句似乎起到了广告语的作用,店家既这么说,一定要尝尝……然后便有大老爷们儿红了眼睛。
沈记是顶贴心的,跑堂奉上香米粥,不说解除窘状,只言护利肠胃。
除了这些在锅底上做文章的,沈记又添了羊蝎子锅、酸菜白肉锅、鸡肉锅、鸽子肉锅等已经炖好了的锅子,骨酥肉烂,热气腾腾,可蘸料食用,亦可空口吃。秋冬本流行炖菜,这些炖菜锅子颇受一些保守食客的欢迎。
为了配合这三十天“天天吃,不重样”的口号,各分店门前的诗壁上都是漫画《火锅争先》——显然是受了相声《五官争功》的影响。
几个长脚带手的火锅围在一起。
一个“眉眼清秀”穿士子袍的火锅道:“吾汤清味鲜。”
一个长胡须穿道袍的火锅道:“食吾可益寿延年。”
一个圆墩墩笑眯眯的火锅道:“还是我等炖锅骨酥肉烂。”
一个着石榴裙有两分妖娆态的火锅:“食过我香辛锅的,再不看你们!”
明明是锅子模样,却有须有眉,神情栩栩,唐人何曾见过这种广告画,谁见了都捧腹。
特别是东市分店,其诗壁长而宽,沈韶光为了画它,费了不少工夫。工夫不白用,有不少看了画儿进来的,进来便问,“来个那可益寿延年的!”又或者“要那个再不看其他的香辛锅。”
沈韶光偶尔听见,颇为自得。
东市酒肆开业时间短,人流大而杂,她盯在这里的时候居多。
在这里,颇碰到几位故人,比如禁军中那位花二十两银子买了酸梅汤方子的校尉。他与另几个大汉一同进来,虽都是便服,但看其身形步态,也知这几人当都是禁军中人。
沈韶光迎上前去打个招呼,那校尉一怔,也想起她来,再想到这“沈记”的名字,原来当初摆摊儿的小娘子已经在东市开了大酒肆!
几个禁军中为首的那个看看沈韶光,又看这校尉。
校尉轻声道:“这便是那卖我们乌梅饮的小娘子。”
为首的笑了,“小娘子熬得好乌梅饮子,这两年我们兄弟熬过酷夏全靠它。”
那校尉与她道,“这是吴将军。”
沈韶光忙对这将军福一福,客气回去。因着这点渊源,沈记赠了几道菜,也算再续善缘。
沈韶光还见到了宰相李悦。
那是个休沐日,太阳颇好,已经过了饭点儿了,老相公带着两个奴仆溜达进来。
沈韶光本在柜后与管事说话,抬眼见他,忙笑着迎上去,“相公万福。”
李悦想起自己叹息老迈,这小娘子改口叫“郎君”来,不由得笑道:“不用看那沈记招牌,只看外面墙壁上的画儿,便能猜到是崇贤坊沈记的小娘子。”
沈韶光赶忙拍一下,“相公目光如炬。”
李悦虚点她两下,笑起来。
李悦没选雅座,只在二楼靠护栏的高桌旁坐下,沈韶光亲自招待,给他捧上饮子,推荐他尝尝养生锅里的参芪锅。
李悦点头,“可。”
涮品也全按沈韶光推荐的来,估计在朝堂上是个能听得进去别人意见的宰相。
李悦凭栏,颇有兴味儿地看下面两个杂戏人演戏弄。
其中一个抱怨自己写诗做文章写不好,另一个道:“二郎,你可曾听说过‘以形补形’?”
“这某知道,譬如伤了腿脚,便吃些羊腿豕脚之类补筋骨。”
“便是如此,你胸中少墨水,亦可依样补来。”
那“二郎”做惊骇状:“那墨水如何吃得?”
“你去沈记酒肆吃他们的南烛锅子啊,其色如墨,又香又补。说不得你日日吃来,今科便中了呢。”
李悦笑起来,楼下食客也是一片笑声,还有起哄喊跑堂的,“今科若真中了,必来你们这里还愿。”
过完年便是礼部试,后面还有吏部铨选,士子们尽集于京城,又多住在旁边的崇仁坊,起哄的想来便是今科士子。
难得这般应情应景又逗趣,李悦觉得,这戏弄里的词八成是那促狭的小娘子编的。
沈韶光带着跑堂端上锅子菜品来,亲自帮着点火锅。
“小娘子店里好戏弄,上次看到这么好的,还是去岁圣人的夏至宴上。”
沈韶光弯起眉眼笑道,“小店闹着玩儿的,如何敢跟宫里的比呢?”
李悦见她那言不由衷、带着点得意的小女儿家样子,越发笑起来。
又说两句戏弄的事,沈韶光帮着烫上酒才退下。
李悦竟有两分怅然若失,突然想起自己早夭的女儿来,阿畅若长大,应该比眼前的小娘子还要大些,也可以陪着老父喝一杯了……
关于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与李相公说自己身世的事,沈韶光颇为犹豫,又有些尴尬——李相公是父亲生前的好友,自己嫁给林晏,要在京城官绅家眷圈子里面混,不与李相相认不合适,但从前一直没说……
再见到林晏时,沈韶光与他商量。林晏笑着摸摸她的头,顺手取下发髻上的簪子,沈韶光满头青丝都散落下来。
沈韶光做出恶狠狠的模样:“那日我醉了,是不是你把我头发扯开的?”
林晏笑道:“李相公是通透洒脱之人,岂会在意你这点小小的隐瞒?那日你见他,他才从山南西道回来,也不过休了那一半日,又忙了。元正大朝会得他主理。我们还是元正的时候去他家里拜望吧,你不好开口,我来说。”
沈韶光想了想,“算了,还是我自己说吧。”
林晏想了想,点头,“也好。”
林晏又抬头摸一下她鬓边的发,阿荠的头发真好,滑滑的,丝缎一般。
隔着小桌案,沈韶光凑近他,“哎,林少尹,你回头也去尝尝我们的南烛锅子吧?”
林晏笑道:“怎么?嫌我腹内没有墨水?”
沈韶光趴在小案上一脸促狭:“你单知道那南烛锅子能补墨水,不知道它还有别的功用吗?”
林晏耳边有些烫,医书上说,南烛可“入肾添精”……看着她近在眼前的红唇,林晏抿抿嘴。
“我是说你最近太忙,面色不佳,应该吃一些补补,使君颜色好嘛。”沈韶光坐正,若有所指地笑问,“少尹想到哪里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食茱萸我是真没吃过,炒制过程参考网上川渝辣椒火锅制作过程,看个乐儿吧,别较真儿。
青精饭我也没吃过,南烛(乌饭树)功效来自百度百科。
(https://www.weishukan.com/kan/94112/4343038.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