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曾国藩惨败天国投降苏曳
推荐阅读:塌房的我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足球:大器晚成,从莱斯特城开始 神话:灵性支配者 不许在阳间搞阴间操作! 恋爱在精神病院 大宣武圣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我在游戏里制造龙神号 我在两界当妖怪 我家徒弟太勤奋了
第252章 曾国藩惨败!天国投降苏曳!
京城皇宫。
叶赫那拉氏已经怀孕四个多月了,接下来就会逐渐显怀了。
届时,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在朝堂之上了。
这段时间她的医疗和护理,完全是靠苏曳的女军医的,她们以宫女的身份藏在宫中。
按照惯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两宫太后都需要让太医请脉的。
慈安太后那边照常进行,但是叶赫那拉氏这边,已经停了很久了。
当然,太医院的诊脉记录依旧是正常的。
太医被收买,或者说威胁住了。
不过,他尽管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大概也能猜得出来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真的有一种纸包不住火的感觉。
偏偏南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差。
曾国藩那边攻打伪天京城虽然艰难,但也大有突破,拿下天京城已经是时间的问题了。
而更不妙的是来自于河南那边的消息。
尽管肃顺、端华这边有主动隐瞒的意思,但招发逆伪遵王马融和,逆首苗沛霖的消息,还是一点点传来了。
最终,有一个秘密奏报传来,让人破防。
伪天王洪秀全,可能自杀身亡了。
那天晚上,端华、肃顺、载垣等人弹冠相庆,忍不住饮酒到半夜。
而叶赫那拉氏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召荣禄进京。
两个人进行了密谈,甚至把朱三娘都排除在外。
“荣禄,你还忠诚于我吗?”
荣禄叩首道:“奴才永远忠诚于太后娘娘。”
叶赫那拉氏道:“你的第三师一万多人,在天京兵站训练得如何?”
这段时间,荣禄的第三师,还有京城的守备师都在天津兵站回炉训练。
尤其是荣禄的第三师,之前的底子是天津新军,这一次在天津兵站,遭受了最严厉的回炉训练。
训练强度,甚至超过了之前的第四师,第五师。
荣禄道:“奴才亲自盯着,训练得非常惨烈,减员近一成。”
叶赫那拉氏道:“练死了?”
荣禄道:“确实死了一些,但大部分是受伤,或者承受不了这么严苛的训练,被清退了。”
叶赫那拉氏道:“好,练得越凶越好,战斗力最好能够到苏曳主力师的水准。”
接着,叶赫那拉氏道:“景寿那边,能够拉拢吗?”
荣禄道:“很难。”
叶赫那拉氏道:“如果,哀家说的是如果,这一局他们赢了。你率军回京,发动兵变,能赢吗?”
荣禄道:“奴才的第三师,加上张国梁的守备师,总共两万六千人,这是我们的总兵力。”
叶赫那拉氏道:“张国梁的守备师,哀家指挥不动,他是听从苏曳的,所以就只能假设一旦发生兵变,拥有绝对把握开战的只有伱的第三师。”
荣禄道:“而我们的敌人,就是僧王部,胜宝部,可能还有景寿部。”
按照叶赫那拉氏的计划。
就是苏曳在这一局败了,肃顺、端华这边进行清算反攻,八旗复辟。叶赫那拉氏不甘心失去权力,主动发生兵变。
驸马景寿表面上看是中立的,但其实是偏向于八旗的。
叶赫那拉氏道:“能打赢吗?”
荣禄道:“如果靠着奴才的第三师,打不赢。如果加上张国梁的守备师,大概有三四成的胜率。”
叶赫那拉氏皱眉,足足好一会儿道:“如果这一局输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荣禄想了一会儿道:“奴才觉得,太后娘娘应该南下去九江。”
“当然,奴才完全效忠于太后娘娘,只要您一声令下,我立刻率军进京。只要您一声令下,不管输赢,我立刻发动兵变。”
“但是站在太后娘娘的角度,这一局万一输了,我觉得您应该前往九江。”
“而奴才率军留在京城,未来苏相率军北伐,杀入京城的时候,我和他里应外合,帮助太后夺回大权。”
叶赫那拉氏道:“真到那个时候,只怕这个大权就不是哀家的了。”
顿时,荣禄沉默不言,接着他补了一句道:“而且奴才相信,苏相这一局未必会输。”
接着,叶赫那拉氏闭上眼睛道:“哀家再想想,再想想。”
这个时候的她,内心情绪是复杂的。
她下旨让苏曳率军回京,苏曳抗旨了。
而荣禄这边,则是完全服从她的任何意志,哪怕让他赴汤蹈火,也不迟疑。
…………………………
钟粹宫这边。
端华、肃顺、载垣、载龄等人大喜。
“恭喜太后,贺喜太后。”
“洪秀全死了,曾国藩拿下发逆伪天京城指日可待。马融和和苗沛霖降了,僧王和胜保收复河南失地,剿灭叛逆也就在眼前。”
“南北两局,都要大获全胜。”
“所以现在要防止对面狗急跳墙了,天津那边的急报,荣禄已经离开天津兵站了。”端华道。
慈安太后道:“这一局,她亲口认的,苏曳也是认的。”
端华道:“要以防万一,不可不防。”
慈安太后道:“就……就不能体面一些吗?苏曳就做的很体面啊。”
端华无奈,你这个小太后就是好哄。
之前苏曳屠杀八旗兵的时候,哪里体面了?
只不过现在他一副君子之争的样子,就把你骗住了。
端华道:“当然要体面,所以现在要为今后的局面谋划了。等僧王和胜保平了河南之乱后,立刻率军回京,到那个时候如果苏曳不请辞,那太后就要下旨了。”
慈安太后道:“下旨罢免他吗?”
端华道:“当然。”
肃顺道:“罢免他陆军大臣、总理大臣、议政大臣的职务,保留一个洋务大臣,就让他留在九江,专门搞洋务。”
端华道:“他不是口口声声说不能军阀化,所有的军队都要交给陆军部管理吗?所以他手中的兵权,也要交上来。至少太后应该下达这样的旨意。”
载垣道:“最最关键的是西边那位,应该如何处置。”
肃顺道:“太后娘娘,先帝可有给您密旨,关于西边那位太后的密旨?”
“没有。”慈安太后斩钉截铁道:“哀家说过了,你们别伤她。”
端华道:“奴才倒是有一个想法,就是先帝托梦,让西边那个太后去潭拓寺出家。”
潭拓寺,算是和皇家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寺庙了。
肃顺道:“苏曳屠杀八旗兵,先帝在地下难安,所以请西边太后出家祈福。”
当然这其实有点不太吉利,毕竟武则天也曾经被责罚出家过。
但是眼前这个母后皇太后心慈手软,不忍心杀人,只能先让西边太后出家了。
慈安太后道:“哀家,再想一想。”
……………………
河南的局面,看上去已经越来越明朗了。
马融和和苗沛霖谈妥了投降条件之后,很快就表现出了巨大的诚意。
表现就是僧王和胜保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般。
之前整个河南省,沦陷了两个半府,一个州,十几个城池。
而自从谈妥之后,这两家的军队几乎一触即溃,很多城池,几乎没有多大伤亡直接就收复了。
僧王和胜保这边,不断朝着京城发出捷报。
一日两捷,一日三捷。
短短几日,许州全部收复。
又过几日,整个汝宁府也几乎全部收复。
整个河南大股失地,也就剩下开封府了。
当然这也是最重要的,省城开封府。
端华的女婿崇绮,作为使者,再一次和苗沛霖、马融和谈判,希望他们能够为剿灭张宗禹部出力。
苗沛霖冷笑道:“怎么,这是信不着我们吗?”
崇绮道:“没有的事,没有的事。”
苗沛霖道:“马大人,这就是信不着我们。僧王和胜保大人手中七万大军,张宗禹充其量也就是四五万人而已,难道你们还打不下来吗?”
马融和道:“这是逼我们张宗禹开战,彻底翻脸是吗?”
崇绮道:“真不是这样,僧王和胜大人的军队虽然多,但毕竟还要占领这么多失地,能够用来攻城的军队确实不多。”
河南匪患太严重了,尤其是这些被叛军占领过的州府,不派兵驻守还真不行。
你敢撤军,那边随便一股土匪就敢冲进城劫掠,就敢占领县城。
这短短时间内收复了十几个县,胜保的军队一下子几乎全部派出去了。
“行!”苗沛霖道:“我们答应了,我的军队立刻开拔到开封附近,和你们一起攻打开封城,一起剿灭张宗禹。”
马融和道:“那我也同意了。”
崇绮道:“多谢两位大人,这是将来的开封攻城图,两位大人的兵马部署方位所在,可有意见?”
苗沛霖接过之后,冷笑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们愿意服从僧王和胜保大人的部署。”
……………………
接下来,苗沛霖部的四五万大军开赴去了开封城的东边,马融和部的几万大军开赴到开封城的西边。
按照胜保的命令,苗沛霖和马融和要诈取开封城。
二人以帮助张宗禹守城的名义,想要各自派遣两万大军进入开封。
但是,张宗禹非常客气地拒绝了。
苗沛霖顿时大骂,你张宗禹什么意思?你个小辈,我们帮你守城,你还不愿意?
张宗禹道,两位叔父兵多将广,而且之前占领了汝宁府,许州大片地方,为何这么短短两个月,就先后沦陷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已经暗讽两人可能投降。
苗沛霖和马融和大怒。
张宗禹确实算是小辈,之前赖文光和陈得才在的时候,是完全能够镇得住张宗禹的。
毕竟捻军名义上也是效忠太平天国的,尤其是听从陈玉成的命令。
现在赖文光和陈得才率军南下支援天京,河南的三股叛军,就谁也不服谁了。
诈城失败后,马融和和苗沛霖也不愿意主动开战,就派人去僧格林沁和胜保处,邀请两人派军前来攻打开封。
收到二人的密信后,胜保破口大骂。
贼军就是贼军,就只想要保住自己的军队,不愿意火中取栗。
接下来,僧格林沁和胜保就面临一个选择。
要不要派兵去攻打开封?
现在这个架势,想要让马融和和苗沛霖出大力去攻打开封城是不可能的。
而胜保则是坚决认为,应该率军和马融和、苗沛霖联手攻打开封城。
因为他们和南边的曾国藩书信来往很多,知道苏曳在天京战场已经蠢蠢欲动了。
早日拿下开封城,早日赢得这一局。
僧格林沁和都兴阿、傅奇进行最后的商议。
“万一,是个陷阱呢?”都兴阿道:“马融和和苗沛霖,万一是假投降呢?”
“现在开封城区域,可是足足有十几万军队,一旦我们的军队去攻打开封,很可能被这十几万大军包围在中间。”
这种疑惑,一直都在。
历史上,僧格林沁就是被捻军引诱,孤军深入,陷入重围,导致惨死。
僧格林沁道:“你觉得马融和、苗沛霖假投降的概率,有多大?”
都兴阿沉默了一会儿道:“倒是很小。”
“马融和此人,早有投降之意。而苗沛霖,早就降过了,他一心只想着保住自己的军队,只想着荣华富贵,没有可能跟着发逆和捻匪一条路走到黑。”
“杭州大败之后,发逆大势已去了,麾下鸟兽散才是正常的。”
僧格林沁道:“那你觉得,马融和和苗沛霖投降苏曳的可能性大吗?”
都兴阿道:“苗沛霖不可能,他一心只想要保住自己的军队,只想着做军阀。而苏曳一门心思要裁军,投降苏曳,根本保不住军队。”
僧格林沁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反正还有时间,本王再做权衡。”
都兴阿道:“确实还有时间,南边伪天京战场,曾国藩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
…………………………
天京战场。
这一日,大战继续进行。
依旧无比惨烈。
但是可以感知到,李世贤部、李秀成部、黄文金部、谭绍光部表现得非常顽强。
甚至,比起昨日还要凶悍。
而陈玉成部负责天京城东边突出部的整个战场,抵抗则是要弱得多了。
而苏曳那边,军队依旧源源不断从丹阳和常州出发了。
赵烈文道:“大帅,李秀成和李世贤等部,今天表现太反常了,说不定这几日他们和苏曳就有大动作了。”
“大帅,您这边可以派人去制止苏曳进兵吗?”
曾国藩摇头。
这如何可能?苏曳可是陆军部大臣,议政大臣。
他想要出兵,谁能阻挡?
一天的激战结束了,夕阳西下。
李续宾部,罗泽南部五万大军,已经完成了集结,左臂上帮着红布。
等着约定晚上九点半的到来。
营房之内,两个人静静坐着。
一根接着一根抽烟。
两个人的内心,充满了不安。
当然,这不是因为觉察到了什么。而是遇到大事之前,一种正常反应。
一直以来,湘军和太平军之间的战斗,都没有玄而又玄的计谋。
湘军就是结硬寨,打呆仗。
而太平军这边,最常用的套路就是佯败,假装丢盔弃甲,把金银珠宝洒满一地,一边逃一边洒,湘军在后面一直追,然后孤军深入,被围而歼之。
真的是屡试不爽,屡屡奏效。
计谋越简单,越容易成功。
按说这一次,湘军也应该如同历史上的那样,结硬寨打呆仗。
但是,赖文光和陈得才的几万大军就要从北边杀过来了。
最最关键的是,苏曳军队就在边上虎视眈眈。
留给湘军的时间不多了。
李续宾忍不住道:“老师,您说陈玉成投降,会不会是一个陷阱啊?”
罗泽南道:“陈玉成是投降我们好,还是投降苏曳好?”
李续宾道:“对,陈玉成和石达开和苏曳仇深如海。”
罗泽南道:“倒是谈不上仇深如海,主要是陈玉成年轻气盛,目中无人。几次关键时刻,他把苏曳得罪得太狠了。”
“几年之前,苏曳率军北上,陈玉成和石达开撕毁契约,去攻打丹阳、无锡和常州,引得苏曳震怒。”
“不久之前,苏曳军改关键期,洋人在长江口和苏曳舰队对峙,俄国人又杀入了黑龙江,苏曳在中枢危机四伏,又是陈玉成和石达开撕毁契约,一具拿下整个江苏南部。”
“就算如此,苏曳也还打算容忍他,劝说他不要进攻浙江,因为那是苏曳的核心地盘,结果石达开和陈玉成不管不顾,杀入了浙江,彻底把苏曳得罪到底,没有回头路了。”
“石达开这个伪君子,被俘之后肯定是想要投降的,但凡苏曳愿意给半点台阶,石达开也就降了,但终究他还是死了。”
“陈玉成此人,性情如火,他和苏曳完全是水火不容了。”
李续宾点头道:“对,苏曳连石达开都容不下,更容不下陈玉成。”
两个人倒仿佛是给对方打气了。
面对这个局面,任何人都担心这是不是一个陷阱。
但那又如何?难道担心是陷阱,就不进入了?
之前太平军如此拙劣的佯败战术,都能奏效,何况这一次?
距离九点半,越来越近了。
两人停止了抽烟。
最后几分钟,两人几乎都是端着怀表看。
还有五分钟。
“我去放个水。”
“我也去。”
今天晚上,两人一根接着一根烟地抽,已经满嘴泡了,为了浇灭火气,又一杯茶接着一杯茶喝。
酣畅淋漓地放水。
九点半,时间到了。
但是,天京城东边的朝阳门,还是没有开。
李续宾和罗泽南对视,怎么回事?
难道,陈玉成那边又反复了吗?
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的焦灼。
不知道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五分钟之后,朝阳门缓缓地开启了。
这个时候,李续宾和罗泽南反而能够理解,这五分钟大概是陈玉成内心最后的挣扎。
他何等骄傲之人,是万万不想投降的,但最终还是做出了选择。
接下来,该他们做出选择了。
要不要派兵进入?
但是,曾国藩那边的命令已经下了,也容不得他们抉择。
“进城!”
随着一声令下。
第一支军队,趁着夜色,进入了朝阳门,仅仅只有三千人。
进入之后,一片平静。
没有发现什么。
朝阳门内,一片寂静。
这里是明故宫遗址,更像是一个瓮城,一个典型的突出部。
接着,第二支军队进入。
依旧没有什么。
先进城的两支军队,立刻占领各处要害位置。
但是等到第三支军队进城的时候,仿佛惊动了天京城其他部分的军队,而且可能不是陈玉成的军队,因为东华门内已经出现了一些骚动了。
“两位大人,我们快要被识破了,东华门内的天京城发逆军队,发生了一些骚动。”
顿时间,李续宾和罗泽南大声下令道:“全军入城。”
随着他一声令下,剩余的几万大军,潮水一般涌入了朝阳门。
不久之后,两人的五万大军,都已经进入了。
“不好,清妖进城了,清妖进城了。”
东华门内,发出一阵阵高呼。
罗泽南和李续宾听到后,更加大喜,你们到现在才发现,是不是太晚了啊。
五万人密密麻麻,拥挤在狭窄的东华门内。
这里整个明故宫遗址,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阵地。
到处都是沟壑,到处都是地堡。
正常情形下,哪怕攻破了东华门,也要在里面打阵地战,不知道伤亡多少。
陈玉成果然是真投降,直接把里面完整的阵地全部让出来了。
而东华门内,无数的太平军开始被惊动,直接就要杀过来了。
罗泽南和李续宾下令,赶紧占领各处军事阵地,占领各处壕沟,准备作战。
顿时,他麾下的几万大军用最快速度,进入太平军开凿出来的阵地之内。
然后……
东华门之内的躁动,仿佛停了。
之前潮水一般要涌出来的太平军,一时间停止了动作。
然后。
东华门城墙之上,出现了一团火光。
用望远镜一看,陈玉成站在城头之上,右手臂上系着红布。
李续宾和罗泽南一愕,你……你这是做什么?
你不是应该藏在黑暗之中的吗?
忽然,陈玉成朝着两人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接着,他直接扯掉了右手臂上的红布。
他身边无数的士兵,也扯掉了右手臂的红布。
李续宾和罗泽南开始颤抖。
怎么了?怎么了?
就算这样,我们也完全占领了你们的阵地啊。
什么味道?什么味道?
什么声音?
是引线的味道?
埋了火药?!
不可能,不可能。
火药极不稳定,我们进入阵地后,都先用火烤过的。而且找了几十条狗嗅过,火药味很容易嗅出来啊,哪怕隔着一层土也能嗅出。
寻找了上百个点,用火焰烤过。
但是,下一秒钟。
“轰轰轰轰……”
惊天动地的爆炸。
一连串地引爆。
爆炸的不是黑火药,而是TNT。
这种炸药,远远超过了湘军所有人的认知。
威力足足是黑火药的五倍。
“轰轰轰轰……”
无比凶猛的爆炸,继续不断。
整个天京城,震耳欲聋,地动山摇。
就眼睁睁看着,无数的湘军被炸飞,炸得支离破碎。
用不着罗泽南和李续宾的命令,剩下的湘军拼命地逃窜,拼命地想要从阵地和壕沟里面冲出来。
但是,来不及了。
这是恐怖的屠杀。
罗泽南和李续宾拼命地往外跑。
为什么?为什么?
陈玉成,你为什么这样做?
“轰轰轰轰……”
背后一阵恐怖的爆炸,直接把李续宾和罗泽南的的身体炸飞了出去。
……………………
与此同时,紫金山上。
曾国藩拿着望远镜,看着朝阳门内的一切。
当惊天动地爆炸声响的时候,他整个身体猛地一颤。
遍体冰凉,满心绝望。
中计了,中计了!
然后,就陷入了麻木。
“不可能,不可能……”
“已经派了人提前侦查了,还带了几十条狗进去,如果有火药,早就闻出来了,早就闻出来了啊……”
火药的味道很刺鼻的,因为里面有硫磺,哪怕埋在土里面也能嗅出来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
天地安静下来,剧烈的爆炸声停止了。
然后,就是一阵阵厮杀声。
东华门内的太平军杀出来了,陈玉成亲自率领本部大军杀出来了。
剩下没有死的湘军,面临着无数太平军的围剿。
赵烈文颤抖道:“大帅,要不要派兵去救援?”
救援?怎么救援?
就算如此,曾国荃、鲍超还是率领军队冲到朝阳门外,接应逃出来的湘军。
但是,惊人的爆炸使得无数的废墟,直接堵住了朝阳门。
里面的湘军就算想要逃,也出不来。
唯有从城墙上直接往下跳。
曾国藩一动不动,望着里面发生的一切。
足足好一会儿,他猛地转身望向赵烈文,嘶声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赵烈文直接跪下道:“大帅,学生不知道,学生不知道啊。”
“但是,学生和陈玉成谈的时候,他……他确实没有破绽啊。”
曾国藩死死盯着赵烈文。
但是,招降陈玉成是他曾国藩亲自进行的啊。
就这样,厮杀声一直响到了半夜,然后安静了下来。
进入朝阳门的五万湘军,近乎全军覆灭,惨烈之极。
……………………
次日!
双方士气发生逆转。
太平军士气如虹,而湘军士气凋零。
昨夜,直接葬送了四万多主力。
而且,这还是湘军最最精锐的一部分。
罗泽南死了!
李续宾命大,被拼死救了出来,但是也断了两条腿。
接着!
两日之后,又一个噩耗传来。
发逆伪王赖文光和陈得才,率军南下,正式攻破了漕运总督衙门所在地淮安。
夺取了漕运衙门剩下所有的船只。
又几日之后,赖文光和陈得才部从扬州方向杀来,绕过了扬州,攻占了瓜洲,攻占了浦口,攻占了江浦。
至此!
双方的兵力发生了逆转。
湘军和绿营加起来,大约还有十五六万。
而太平军加上赖文光和陈得才部,有十六七万大军。
于是,曾国藩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
是继续打下去?
还是撤军?
赖文光和陈得才部,早不来,晚不来。
偏偏在陈玉成诈降,让湘军损失惨重后五天后,赶到了江北战场。
还能不能打下来?
按照道理,就算打不下来,也应该继续围困天京城,让僧格林沁和胜保那边获胜。
只要他不撤军,僧格林沁和胜保那边先收复了河南失地,苏曳也输掉了中枢之战。
但是……
太平军好像不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
接下来,太平军开始了疯狂的反攻,完全不要命一般地往外杀。
而赖文光和陈得才,也从江北方向不断往南杀。
双方拼命地打消耗战,仿佛完全不顾伤亡了。
“大帅,不能这样打下去了。”李续宜道:“这样打下去,我们湘军就完了。”
曾国藩道:“拖住局面,等河南那边,僧格林沁和胜保赢。”
李续宜道:“大帅,我们继续打下去,是在帮苏曳啊。”
曾国藩一愕。
彭玉麟道:“对,涤生,我们这样打下去,确实是在帮助苏曳。”
“这几年来,苏曳不断收服了发逆高层之心。但是他不可能收复所有发逆士兵。”
“现在李秀成、李世贤带着军队拼命和我们冲杀,这样不但消耗我们的军队,还消耗发逆的军队。”
“军队是我们的命根子,没有了军队,我们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发逆的军队越少,对苏曳未来就越有利啊。否则剩下十几万大军,苏曳根本就无法安置。”
“现在我们双方军力相当,发逆高层一心想投苏曳,所以不会绝望的,所以会跟我们拼杀到最后的。”
“我们的军队,不能拼完在这里啊。”
“而且最关键的是,发逆高层有很多人想要投降苏曳,但也有很多人不愿意投降苏曳啊。如果现在李秀成、林启荣等人,把不愿意投降苏曳的军队派出来和我们厮杀,我们岂不是帮助苏曳消灭隐患吗?”
曾国藩一言不发,进入书房内。
他一个人呆在书房里面许久。
之前发生的一切,就仿佛有一双大手操纵着一切。
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啊。
为了拿下伪天京城,他付出了多少代价啊。
几万军队。
不计其数的粮食,弹药,金银。
现在竟然要放弃吗?
但不放弃,难道把军队拼光在这里吗?
自己之所以孤注一掷来攻打天京城,很大程度上不就是因为陈玉成的投降吗?
结果,这是有毒的诱饵。
不但没有投降,反而葬送了自己五万嫡系精锐。
罢罢罢!
他们说得对,保住军队,就保住了一切。
若是不军队都在这里拼光了,就算让肃顺和端华赢了又怎么样?
没有军队,什么都没有了。
几个时辰后,曾国藩从书房里面出来,缓缓道:“撤军,如何?”
因为,湘军不是他一个人的,他需要个几个巨头商量。
但是剩下的几个巨头,仿佛就在等他这句话了。
“撤军,撤军!”
……………………
次日之后。
湘军开始和天京高层进行接触。
和平撤军。
天京内部的高层,同意了。
然后,湘军大部开始撤退。
一部分,撤往扬州。
一部分,乘船直接撤退到湖北。
十几万大军,整整撤了好几天,才撤退得干干净净。
全部撤退完毕后。
赖文光和陈得才部,率军进入了天京城。
然后,苏曳、王有龄、马新贻、袁甲三、徐有壬的军队,才开始朝着天京城逼近。
加上水师,大约七万大军。
再一次把天京包围。
只不过,这一次的包围是很宽松的,双方距离超过了千米。
显得很从容。
等到曾国藩的湘军全部撤退完毕,等到赖文光和陈得才部进入天京城,他才进兵。
甚至,任由太平军重新占领了外围的堡垒,尤其是紫金山的天保城。
因为,湘军是和太平军直接交接,而不是和苏曳交接的。
……………………
天京城内!
几乎进行了剧烈的争论。
确实如同曾国藩等人的预料,有人想要投降苏曳,但有人不愿意。
四比六。
四成高层,愿意投降。
六成人,不愿意投降。
这六成天国高层,要拥立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成为新天王,继续天国大业。
尤其是赖文光和陈得才。
这次他们几千里南下救援天京,功劳甚大,而且他们手中有六万多大军,话语权很大。
“现在我们手中有十几万大军,而且外围堡垒在手,苏曳只有六七万人,我们未必打不赢。”
“况且,现在苏曳和清廷高层正在决裂,很可能爆发内战。”
“所以表面上,我们天国大业仿佛已经穷途末路,但却可能是最好时机。”
“我们只要坚守天京,等着清妖高层内战分裂便是。”
而后,赖文光道:“忠王,勤王,我知道你们都想要投苏曳。”
“那也很简单,直接内讧,把我们杀光了,你们就可以投降苏曳了。”
这个时候,林启荣几乎想要说,大家举手表决。
但是,李秀成直接按住了他。
这个时候,林启荣、曾天养、李秀成、李世贤等人,是坚决要投降苏曳。
赖文光,陈德才,林绍章,黄文金,谭绍光等人,是想要立洪天贵福为新天王,继续天国大业的。
而洪仁发,洪仁达等人,尽管被苏曳圈养了很久,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但是,他们内心深处,是想要继续维持天国大业的。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投降之后,以他们的才能,肯能继续维持高位了。
林启荣内心激昂,想要慷慨陈词。
李世贤也想要冲出来,说服大家投降苏曳。
他们内心仿佛有一团火,他们内心知道这条路才是正确的。
但是,李秀成伸手抓住了两人,制止了二人。
然后,他目光望向了陈玉成道:“英王,您觉得呢。”
陈玉成道:“我和忠王保持一致。”
李秀成道:“遵王,扶王,天王离开得很突然,所以他最后也没有留下什么旨意。”
赖文光道:“对,我们这等人无权决定什么。只能遵新天王。”
“请太子登基。”
“请太子登基。”
赖文光等大部分人齐声高呼。
李秀成道:“好,我们同意,请太子登基。”
林启荣、曾天养等人望着李秀成良久,然后也躬身拜下。
…………………………………………
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
历史上的他,算是最苦命的人之一。
登上大位之后,几乎没有过一天好日子,最后被清廷凌迟处死。
他仅仅还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次日,在盛大的仪式中。
太平天国诸王,拥洪天贵福为新天王。
在高台之上,他捧着玉玺。
上面,加刻了真主二字。
他内心充满了不安和惶恐,目光在人群中搜寻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心中最重要的亲人,姑姑。
但是找了好一圈,都没有找到。
“天王,天王……”旁边人低声呼道。
然后,洪天贵福将手中的玉玺高高举起。
顿时,天国的无数官员整整齐齐跪下叩首,山呼万岁。
“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山呼万岁之声,响彻整个天京。
就连外面的苏曳,也隐约听得见。
旁边的沈宝儿轻轻依偎在他怀中道:“这样一来,这个孩子以后就危险了。”
是啊。
登基过的人,下场都不太好。
会成为清廷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接着,沈宝儿道:“但是,夫君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别人容不下,夫君却容得下。”
苏曳道:“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沈宝儿道:“夫君还送了很多糖果,画册给他。”
……………………………………
次日!
登基后的新天王,在天王府召开了第一次朝会。
天国所有的高层,全部都到场了。
因为要商议大事。
天国以后应该怎么办?
是突围,还是大战。
未来天国应该朝哪里发展?
往东南,还是往西北方向,赖文光觉得应该往西北。
洪天贵福坐在王位上,又朝人群中望去,寻找熟悉的姑姑身影。
这一次,他找到了,洪人离朝着他温柔地点了点头。
然后,洪天贵福朝着忠王李秀成望去。
李秀成也温和地朝着他点了点头。
最后,洪天贵福朝着母亲赖莲英望去,对方也温柔而又坚定地朝他点了点头。
这几个人,都是小小年纪的他最信任的几个人,仿佛给了洪天贵福一种强大的力量。
此时,赖文光正要上奏。
但是,洪天贵福却站了起来,缓缓道:“你们既然遵朕为天王,那么是不是服从朕的一切旨意?”
赖文光一愕道:“当然。”
陈得才道:“对,我们服从天王的一切旨意。”
李秀成,陈玉成,林启荣等所有人纷纷拜下道:“我们服从天王旨意。”
洪天贵福道:“那好,朕唯一的旨意就是请所有将士放下武器,正式向苏曳大人投降!”
……………………………………
注:最后几天,恩公月票榜助我一臂之力吧,糕点顿首叩谢!
(本章完)
(https://www.weishukan.com/kan/97366/2837328.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