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第84章 大功告成!兵权到手!苏曳封官
推荐阅读:塌房的我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足球:大器晚成,从莱斯特城开始 神话:灵性支配者 不许在阳间搞阴间操作! 恋爱在精神病院 大宣武圣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我在游戏里制造龙神号 我在两界当妖怪 我家徒弟太勤奋了
第84章 大功告成!兵权到手!苏曳封官!
半刻钟后!
一管血注入到寿安公主体内。
皇帝也不由得充满了期待,望着寿安公主。
但是,整整等了一刻钟。
奇迹没有发生。
寿安公主依旧没有醒来,高烧也依旧没有退下去。
当然没有那么快,对于没有使用过青霉素的身体,虽然药效会更快一些,但至少也要一两个小时以上。
但对于皇帝而言,他内心终究还是失望了。
深深叹息一声。
“皇上……”王承贵轻轻喊了一声。
因为已经过了早朝的时间了,文武百官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
皇帝看了苏曳一眼,然后离开,朝着乾清宫而去。
…………………………………………
朝堂之上。
皇帝手中,军机处大臣手中,兵部诸位要员,户部诸位要员手中,都有一本东西。
《新建陆军兵略》。
这是苏曳写的兵书,整整三万字左右。
是根据袁世凯的那个兵书为基础,进行了多次完善而成的。
而袁世凯则是根据德国陆军军制和训练制度编写而成的。
在这个世界,这其实是最高水准的兵书了。
里面内容非常详细,兵员配置,各项纪律,详细练兵条幅法则等等,一应俱全。
至少苏曳自己是写不出来的,是负八妹和红旗插遍全球等人,完善了一遍又一遍,请教了专门的军事学院,查找了德国十九世纪陆军相关资料,最终编写而成的。
论水准,绝对独步世界。
不过在所有人眼中,这本兵书就是苏曳自己写的。
但……在这个朝堂,其实是明珠暗投。
这群人看不懂,也看不明白。
因为这和中国传统兵书太不一样。
甚至太过于颠覆性。
从军官制度,到军服,到军歌,到部队构成,全部都是不一样的。
军机处,兵部,户部,拿到这本兵书,也已经整整三天了。
讨论了一遍又一遍。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异想天开,天马行空,一厢情愿。
今天大朝会,就只议一件事情。
苏曳的新军,到底练不练。
“传苏曳。”
片刻后,苏曳上殿。
皇帝道:“今天要议的是大事,所有人也都知道了,苏曳想要练新军,那到底练不练?”
顿时,户部上书出列。
“皇上,臣反对!”
“根据这册兵书所言,一个正兵一个月饷银三两银子,头目五两,哨官二十两,领官一百两,统带三百两。”
“一个知县一个月才多少饷银,四两不到而已。一个八旗步兵,一个月才多少饷银,一两五钱而已!”
“苏曳阿哥,你的新军一个正兵的饷银和知县一样,是八旗步兵的两倍,你想要做什么?”
“按照这样算法,你编练两千新军,一年光饷银伱知道要多少钱吗?近二十万两!”
“再加上粮食,武器,军备,等等下来!”
“你这支新军需要投入至少一百万两。”
在场很多官员,都没有看过苏曳这本兵书,但听到户部尚书所言,也彻底惊呆了。
一百万两?
训练一支两千人的军队?
疯了吗?
当然没有疯,事实上苏曳这一册兵书里面,正兵和军官的饷银,已经比袁世凯小站练兵更低了。
但还是把满朝文武给惊到了。
但是,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
钱和粮!
先有这两件东西,再谈纪律,意志,思想等等。
没有这两样东西,什么都是空的。
之前苏曳也曾经想过,用嫂子的家当来练兵,但后来发现实在太天真了。
家里的二三十万两银子看着不少,但用来练兵,那实在是杯水车薪。
曾国藩的湘军从头到尾用了多少军费?整整几千万两。
而且,苏曳和曾国藩不一样。
他在京城,如果用自己的钱来练兵,你想要做什么?谋反吗?
兵部尚书出列。
“苏曳,你这兵书里面,整个组织编制,也全部颠覆。”
“你总共两千人,步兵一翼两营,每个营六百人。”
“炮兵两哨,重炮十二门,兵三百人,快炮二十门,兵三百人。”
“马队一营,四百八十人。”
“其余工兵,医兵,文案等等二百人。”
“总共两千五百人的军队,还分了这么多兵种,你撒胡椒面吗?”
“另外这是你设计的军服,这不就是西洋军服吗?你看我大清军服就这么碍眼吗?”
兵部尚书高举一幅画,上面就是苏曳画出来的新式军服。
从士兵到各级军官,样式都不一样。
满朝文武,一时间更加不能接受。
之前的军服穿了几百年了,也没见怎么着啊?
镶黄旗都统道:“那盔甲之类,也都不穿了呗?那怎么挡弓箭?“
苏曳道:“皇上,我已经量身定做了一身军服,请臣穿来,给皇上御览!”
“准!”
苏曳出去,来到偏殿。
换上了早就定制好的全新军服,依旧是德国陆军的高级将服!
当他穿着新式军服,带着军帽,出现在朝堂的时候。
所有人目光都有些直。
因为……真的非常威武。
真的非常好看。
苏曳本来就长得非常高大英俊,在这种笔挺军服的衬托下,更加显得英武不凡。
比起旧式军服,不知道好看到哪里去了。
但凡有一点点审美的,都要承认,这军服很好看。
而好看的军服,绝对能够激发士兵和军官的荣誉感,而且军容更加威武整齐。
满清旧军服,松松垮垮,算什么?
但还是那句话,太颠覆了,让满朝文武充满了不安。
“苏曳,你这是崇洋媚外,崇洋媚外。”
“我大清祖宗传下来的军服,就那么让你看不惯吗?”
瑞常道:“你难道不知道,西洋人对我们虎视眈眈吗?十几年前的那一场战争,忘记了?西洋人亡我之心不死,忘记了?”
苏曳道:“户部诸位大人,你们说我定的军饷太高。岂不闻有一句话,饷薄则众各怀私,丛生弊窦。饷厚则人无纷念,悉力从公。”
“你们口口声声说,新军一个正兵的饷银就超过七品知县。没错,一个知县一年的俸禄是四十五两,但是诸位扪心自问,一个知县一年真正的收入是多少?四千两?一万两?”
“千里做官,只为财!当一个官员只想着捞钱,还没有什么。但一个兵,不把他喂饱了,让他一门心思想要去赚钱,会是什么后果?诸位不比我清楚?”
“九门提督瑞常大人,您说我崇洋媚外,说西洋人对我们虎视眈眈。”
“对,一点没错!西洋人亡我之心不死。”
“但是十几年前的那一战,大家心中没有数吗?我们军队战斗力和英国军队差距有多大?”
“知道别人强,那就了解他们,超过他们,而不是躲在家里坐井观天”
户部尚书道:“苏曳,在你这兵书中,还要向西洋购买新式洋枪,新式洋炮,你知道花多少钱吗?”
苏曳道:“部堂大人是真不知道,还是在装糊涂?湘军为什么能打,就是因为他们都在购买西洋的新式武器,现在就连发逆都在大规模购买洋枪洋炮了。”
瑞常怒道:“苏曳,你放肆,你放肆!我大清就是靠弓箭骑射夺取天下,你竟敢将祖宗技法贬得一无是处?”
苏曳怒道:“要论弓箭,满朝文武谁比得过我?整个八旗谁比得过我苏曳?”
“谁?站出来!”
“你们口口声声崇尚祖宗之法,结果你们的骑术呢?你们的射术呢?一塌糊涂!”
“真是天大的笑话,不会骑马,不会射箭的人,天天高呼祖宗骑射。”
“要论崇尚祖宗之法,有谁比得过我?”
“文试科举,我第一,谁能比得过我?”
“武试科举,我也是第一,谁比得过我?”
“这些都是祖宗之法,有谁比得过我?”
“我这个弓箭第一,骑射第一的人,都不用弓箭了,都说要用洋枪了。”
“你们口口声声祖宗技法,那我倒是要问问,反贼洪人离刺杀皇上的时候,为何要用洋枪,而不用弓箭?”
“但整个天下都用洋枪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
神机营统领冷道:“苏曳阿哥,你口口声声洋枪洋枪,我才是玩洋枪的祖宗,我们也有西洋先进的火枪,也不知道你洋枪射术如何?就在这里胡吹大气?你玩得转洋枪洋炮?这些东西你买来之后,会用吗?”
苏曳道:“神机营将,我问你我弓箭射术如何?”
神机营统领道:“本将问的是洋枪射术,不是弓箭射术。”
苏曳道:“我弓箭射术,八旗无敌。而我的枪法,天下无敌!”
“别说你整个神机营,就算整个天下,也找不到几人能与我匹敌的,要不你试试?你神机营中,要是能找出半个枪法比得上我的,我立刻去祖宗守陵,而不是在这里和你胡吹大气。”
“不管洋枪还是洋炮,整个大清没有几人能超过我!你若能找出来,明日就去校场比试,别说赢过我,十局哪怕能赢我一局,我便去给祖宗守陵,再不出仕!”
被苏曳当堂指着鼻子痛骂,这位神机营统领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但,真的不敢和苏曳赌。
正黄旗都统冷道:“苏曳,你不是自己能耐吗?为何还要请普鲁士教官?你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苏曳道:“那是因为我任何一方面的水平,都超过这些普鲁士教官,我能压住他们。”
“我需要把我会的先教给他们,再扩散下去。归根结底是学习我的东西,那些教官只是工具,只有他们能领悟我教的东西。我也想要在大清境内找教官,但我培养他们至少两年,时不我待!”
正黄旗都统道:“苏曳,你把自己说的如此之强,那在南方战场,为何屡战屡败,还临战脱逃?”
苏曳道:“都统大人,你的正黄旗军,应该是八旗最强吧?”
正黄旗都统道:“那是自然。”
苏曳道:“空口无凭,不需要一年,我训练的新军,一千人打你一万人,还能将你打得大败,如何?”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苏曳,你太嚣张了。
京营正黄旗,乃是八旗第一强军。
你敢说自己以一敌十?
苏曳朝着皇帝道:“皇上,臣愿立军令状,一年之内,臣练新军,若不能以一敌十,击败八旗任何一营,臣摘去所有顶戴,不再为官。”
户部尚书道:“你一句军令状轻飘飘的,你这完全是纸上谈兵,若练出来的新军不堪一战,就算摘去你的顶戴,就算把你流放宁古塔,又能如何?花掉的国帑还能回来吗?”
苏曳道:“那就再加一条,我练出来的新军,若不能成为京师第一强军,那就将我抄家,所抄家产,赔付军费。”
这话一出,所有人纷纷摇头。
千里做官只为财,你做官却要把自己做得倾家荡产?
那也真是奇葩。
至此,满朝辩论完毕。
该正式表态了。
“臣反对!”
“臣反对!”
“臣反对!”
军机大臣之外,除了瑞麟,全部出列反对。
八旗都统,全部反对。
六部堂官除了瑞麟之外,全部反对。
九卿除了田雨公之外,全部反对。
光禄寺卿倭仁想了一会儿,也出列道:“臣觉得苏曳应该大用,但编练新军一事,臣反对!”
他是保守派,对于苏曳本人,他很喜欢。
但对于苏曳提出的新军,他本能地排斥。
惠亲王绵愉犹豫片刻,出列道:“臣反对。”
这个表态,比较致命。
因为在所有人看来,苏曳的靠山是崇恩和瑞麟,而这两人算是惠亲王一党。
所以看上去,惠亲王算是苏曳最大靠山。
但此时连他的反对了。
然后,所有目光望向了皇帝,等待他的最终裁决。
皇帝望向苏曳的目光充满了愧疚,正要开口。
而这个时候,太监增禄飞奔而入。
“皇上大喜,皇上大喜,寿安公主醒来了,烧也退了!”
皇帝一听,几乎不敢置信。
然后,他直接离开龙椅,朝着后宫方向而去。
……………………………………
苏曳输血之后,一个多小时,药效就已经起了。
她的烧就已经退了。
两个小时后,她就醒来了。
在场所有太医震惊不已,真的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苏曳的血,竟然如此神奇吗?
莫非真的是祥瑞吗?
增禄要去给皇帝报喜,但当时朝堂辩论正酣,他就没有打断苏曳的发挥。
等到皇帝要开口的时候,增禄觉得不妙,赶紧向皇帝报喜。
皇帝进入。
果然看到寿安公主醒来了,顿时完全不敢置信。
几个太医跪下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真是奇迹啊!”
“苏曳阿哥的祥瑞之血进入公主体内之后不久,她的烧就退了,臣等依旧不敢肯定。”
“如今臣敢肯定,寿安公主暂时已经没有性命之危了。”
“这等奇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
皇帝心中狂喜,自己最亲的人,终于活下来了。
顿时,皇帝道:“关于苏曳祥瑞之血一事,不得外传,违者斩!”
所有人叩首:“遵旨。”
寿安公主只觉得奇妙,此时体内流的,竟然有苏曳的血。
而且,他的血竟然真的将她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第一次,是苏曳救了她。
第二次,还是苏曳救了她。
这……是何等缘分?
所以,虽然虚弱,但寿安公主心情激荡。
她望着皇帝,道:“皇上,臣也不知道苏曳想要做什么,但肯定是想要做大事。我是女流之辈,什么也不懂。但我只懂得一件事,他是宗室,自家兄弟啊。”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只要别是太大代价,那为何不让他试一试呢?万一成了呢?”
皇帝一愕。
对啊!
试一试怎么了?
大不了就是一百万两银子而已啊。
这个数字虽然多,但是大清每年国库收入几千万两,这一百万两也不是拿不出来啊。
失败了,大不了也就是损失一百万两。
可是,万一成了呢?
那收获,又何止百万?
江南大营,江北大营那边,这些年消耗何止千万?
可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颠覆了啊。
反对声太多了。
而且苏曳其实从未真正掌军过,这一切还真就是纸上谈兵。
如果失败了,损失的就不仅仅是百万银子。
还有名誉啊。
见到寿安公主充满期切的目光,皇帝点头道:“四姐,你放心,朕会斟酌。”
然后,皇帝和寿安公主说了几句话后,继续返回乾清宫。
因为所有人都等待他的决定。
这件事不能再拖了,今天一定要有决议。
……………………………………
等回到乾清宫的时候。
皇帝发现气氛不对,因为朝堂内多了一个人。
一个信使。
全场气氛压抑。
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几乎成为他心理阴影。
皇帝道:“怎……怎么了?”
信使道:“湖广总督官文急报,曾国藩胡林翼攻打武昌失败,伤亡惨重。”
输了,又输了!
咸丰皇帝站在原地,痛苦地闭上眼睛。
他脑子里面不由得响起苏曳的话。
从今之后,臣只想让皇上听到捷报,再不听到战败之报。
试一试?
要不然试一试?
皇帝脑子里面,做着无比激烈的挣扎。
左边所有的理智告诉他,苏曳这是纸上谈兵。
他之前在南方屡战屡败,临战脱逃啊。
赵括纸上谈兵,马谡街亭之败,历历在目。
右边强烈的情绪冲动告诉他,试一试,试一试。
苏曳的祥瑞之血,刚刚救活了四姐。
苏曳文举乡试第一名,武举乡试第一名。
就让他试一试呀?
他是宗室啊,真正的自己人。
就算失败,也就是百万两银子而已。
万一成功了呢?万一成功了呢?
全场静寂,所有人都盯着皇帝。
增禄都快要急哭了。
此时全场最支持苏曳的,就是他了。
因为他是太监,非常纯粹,就希望看到大英雄,他不像文武百官思考得那么多,权衡那么多利弊。
那天武举乡试的一幕,他永远不会忘记。
作为伴伴,增禄最了解皇帝了,此时就差一点点了。
就差一点点。
而这个时候,太医院的一名太医,朝着他挥了挥手。
增禄望去询问的一眼。
对方用力地点了点头。
增禄再一次狂奔而入。
“皇上大喜,皇上大喜。”
“太医院刚刚诊脉,丽嫔娘娘,已经怀有龙种。”
皇帝听闻,再一次大喜。
今天有一个很坏的消息,南方战败。
两个好消息,寿安公主活过来了,丽嫔怀有龙种。
这是不是意味着什么?
这个喜讯不是非常大,但对于已经处于平衡的天平,稍稍一点点砝码,就会改变方向。
皇帝一步一步,走回到龙椅上。
仿佛每走一步,都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足足好一会儿后,皇帝道:“苏曳要编练新军一事,朕……决定,试一试!”
这话一出。
众多臣子纷纷出列。
“皇上三思啊!”
“苏曳纸上谈兵,请皇上三思啊。”
“若新军练得不堪,不止损失国帑,反而成为天下笑柄啊。”
“如此颠覆祖宗之法,甚是不妥啊!”
皇帝举起手,阻止了所有人的声音。
“新军若成,收获何止百万?”
“新军若不成,那也至少趟过这条路子。”
“拟旨,册封苏曳为新军督办,兼御前侍卫,兼兵部郎中!”
顿时间,无数羡慕妒忌的目光朝着苏曳望去。
三个官职,跨越文武?
这圣眷,是不是太浓了?
苏曳上前,行礼:“臣,谢主隆恩。”
…………………………
注:第一更送上,下一更依旧晚上七点左右。急需月票,恩公赐给我好吗?谢谢大家了。
(本章完)
(https://www.weishukan.com/kan/97366/2837503.html)
1秒记住唯书阁:www.weishuk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weishukan.com